APP下载

论基层党校法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实践课程的构建

2022-01-01中共修水县委党校张婷

区域治理 2021年26期
关键词:法学党校党员干部

中共修水县委党校 张婷

随着我国政治和经济大环境的不断变化,党校法治教育也随之改革,但也呈现出一定的问题,进而影响法治教育水平的提升。对此,党校要在依法治国战略部署背景下,加强对法治教育的重视,的适应新时代党和国家发展现况,本文重点论述了基层党校法治教育实践课程构建的原则和模块,也对当前现存问题进行了充分分析,进一步找出法治教育的实效路径。

一、基层党校法治教育课程的构建

(一)构建的基本原则

1.明确目标

基层党校进行法治教育时,应构建法治教育课程目标,提升学生实践课程体系,注意培养学员法治观念。

2.阶梯提升

在新形式下,对基层干部能力的要求是多层次的,不仅要了解理论、规则,时刻要求进步,还要支持理论知识的应用,因此基层党校法治教育课程的构建具有阶梯性。

3.完善系统

整合原则要求课程具有多样、有序、渐进和紧密联系等性质,法学课程的界定应考虑学科特点,通过基础课程构建,达到循序渐进、逐步发展的学习目的。

(二)实践课程模块的构建

实践课程主要以基础技能入手,深入到实操,实操包括实践认知和实况模拟,以及训练等。

1.基础技能模块

主要以理论知识与法治精神为主,法治精神以法治信仰、素养、人格等为主;理论知识主要以法律语言、法律风险、法律条例等为主。

2.实践认知模块

重点包括案件审理过程观察、法庭音像处理,以及法学知识学习等,了解法学的本质和特点,形成对法律的基本认识。

3.实践仿真模块

它的主要内容有法学专业考试、法律公益项目、模拟仲裁、法庭诉讼、可疑案件评估等实践课程,旨在提高受训者的能力,充分运用法律知识,用实际知识解决工作和生活问题。

二、基层党校法学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受训学员基础不一

1.学历层次高低不一

基层党校的学员既有正规院校毕业的专科、本科生、研究生,也有接受在职教育或其它学历教育的党员干部。

2.年龄结构分布不均

60、70、80、90后都有,党员的年龄结构层跨度较大,00后党员也逐年增多。

3.工作领域涉及面广

基层党校学员来源范围广,涉及的工作领域也多,包括卫生、农业和教育系统、也包括办公室和街道、公安、检察等人员,不同工种角度、责任不同,故经验、思维和处理方式必然不同,因而基层党校法治教育存在一定的难度。

(二)考核方式笼统单一,考核结果重视不足

就培训过程中学员的表现而言,基层党校大多涉及理论学习、党性心理训练等方面的统一评价方法,难以突出理论成果,难以调动学员的学习积极性。在基层党校评估方法缺乏约束力和严肃性,使得对党员和管理人员的法律思想和方法重视不够,评价结果的应用也几乎是空白,这种审查选择的框架不够全面,不能适应依法治国时代的要求。

(三)深化教学改革不够,法学教育课教学方式创新较少

在党员干部法律培训方面,党校十分重视对党员干部的法治教育,采取专题性教学、实践性教学、个案研究等方法,特别是结构性讨论的方式为法学教育课程创造了积极的条件,但在课程中很少采用这种方法,传统的教学创造性差,适用性低,不利于整体教学。

三、基层党校法治教育课程构建的策略

(一)突出“三大建设”,适应法治理念培训新常态

基层党校定期组织的新课程,要结合基层实际,通过开设一系列法治专题课程,加强党员法治理念,如《加强宪法实施与控制》《提高司法公信力》等。首先,组织特色课程。期次,提高党员干部能力,在科学研究中,教学指导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质的转换”,重点是将法治教育成果以案例形式进行教学,举办专题研讨会,通过理论依据和实践运用相结合,以交流学习的形式参与到基层法治教育当中。最后,以基层干部作为建设为重点,以培养法治精神、法治信仰为核心,强化法治作风,利用制度规范法治行为。

(二)借助“三个结合,促进法治理念培训规范化

第一,依法治校与创新结合,此结合遵循了立法与决策相结合规律,法律具有较强的权威性,需要以创新性理念来实现法律的运用,这不仅保障了法律尊严,更满足了依法治国的理念。

第二,依法治校与“德”结合,“德”所代表的是作风、是素养,更是品质,以“德”为法治教育根本,不仅实现了基层党校对法治信仰的重视,同时也维护了法治尊严与权威,形成廉洁、诚信的教学氛围,做到以德治校。

第三,依法治校与“综合能力”结合,法律法规为基层党校法治教育课程中最根本的学习内容,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政治素质,通过党员干部的学习,可以让党员运用法律知识,更新自身的法治观念。基层党校应将其作为最重要的阵地和渠道,在教材、课堂中推广法治理论和法律知识,推进素质教育和培训资源开发。

(三)依托“三个提升”,加强法治理念培训制度化

一是提高宣传质量,法治理念是辅助基层党校法治教育的有效因素,是保障党员树立正确工作态度、行为,学习更深法治知识和实践的精神力量,同时也是党员工作的重要方向。

二是提升培训质量,树立法治品牌。品牌是代表、方向、也是典型示范,在此基础上,仍有很多工作要做。强化党的法制建设,范围广、难度大、内容多、任务重,要通过项目工作的试点和项目运作,归纳出一般的法律法规,项目工作更有利于优化法律培训的内容,以此项目为起点,最终形成国家、地区、各级法律人才和党员干部法律培训的典型代表,如果遇到法律问题,将更有利于提升党员干部的法治思维,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是提升人才质量,集聚法治力量。首先提升人才及队伍综合水平,其次加入法律发言人,提高队伍的法治性。与此同时,要进一步完善政府法律顾问小组结构,不断提高党员的法律服务能力。另外,我们将不断开拓创新思路和措施,注重整合社团、组织力量,推进立法,建立兼职执法教育队伍,提高党员干部的法治教育效果。

(四)细化建设举措,探寻党员干部法学教育培训工作的开展路径

(1)合理设置法学课程。基层党校法治教学内容要结合党员自身的特点,设置相应的法学课程。例如:开设法学理论、廉政教育等课程,提高党员的法治意识。

(2)适当增加法学课程时间。从党校的特点来看,为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对干部进行法治教育的课程应该进行适当的增加,从而提升基层党员自身的法治意识。

(3)教学方法的创新。在教学方法上要注意灵活运用案例教学法,另外,在教学中,不能为了实现服务于内容的形式而强加统一,不能因为内容的形式而影响内容本身,要做到教学内容的统一性,才能实现党员法治教学的有效性。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强化法学师资队伍建设,引进创新人才,因此,公安、检察、司法等部门要加强律师队伍建设,通过培养专职律师队伍,使法治教师在公安、检察等领域的培训工作顺利开展。

深入开展党校法治教育培训,是今后各级党政机关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核心和重点,要立足于现有制度和党的教育培训体系,把党校法治教育培训与政治民主、法治建设有机结合,通过完善党校法治教育培训,推进法治教育相结合,从而使基层党校法学教育顺利地进行,同时这在基层党校中的建设也尤其重要。

猜你喜欢

法学党校党员干部
党员干部新书架
晋源区委党校:历经四年寻访 赓续红色血脉
《南大法学》征稿启事
《南大法学》征稿启事
《南大法学》征稿启事
《南大法学》征稿启事
党员干部要“心强身壮”
人大党员干部要当好“四个表率”
党员干部怎样用好微信群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中共党校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