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大公共卫生防控体制机制建设的对策建议
——以泰安市为例

2022-01-01中共泰安市委党校王继冬

区域治理 2021年26期
关键词:泰安市储备公共卫生

中共泰安市委党校 王继冬

一、泰安市重大疫情公共卫生防控体制机制建设现状

泰安市各级部门和单位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的决策部署,积极而稳妥地推进疫情严格防治防控和经济社会有序全面协调发展。

一是组织领导高度重视,实行联防联控机制。二是相关部门严密排查,实施闭环管理。三是集中资源,开展集中救治。四是完善机制,提升防治能力。五是增加人员储备,突出专业化队伍建设。六是加大投入力度,打牢坚实的基础。通过各级的共同努力,泰安市疫情防控效果明显。

二、泰安市重大疫情防控工作中面临的问题

泰安市疫情防控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但是仍然面临着许多具体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主要有四个方面:

(一)重大疫情和疾病预防控制体系还需进一步完善

现在疾控机构职能相对弱化,其职能主要是在技术指导方面,而在行政管理权力上还相对缺乏。医防之间紧密地结合、连续开展服务的模式以及机制有待于进一步完善。疾控机构人员严重不足尤其是技术专业人才相对匮乏,疾控队伍梯队建设还不尽合理,年龄结构老化的情况比较严重,特别是基层疾控力量还比较薄弱。

(二)重大疫情医疗救治体系尚需进一步加强

泰安市医疗机构传染防治医院普遍存在房屋老旧、空间不足、床位不够等实际困难及问题,还无法满足处置重大疫情的救治需求。同时,基层的卫生机构特别是乡镇一级的卫生机构在医疗的服务水平及能力等方面也不足。

(三)医疗应急物资储备能力有待加强

疫情暴发初期,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医用口罩等物资储备普遍不足。采购困难、供应困难、保障困难的问题明显突出,致使一段时间内防控物资供应也十分紧张,防控的水平、能力以及经验等方面都不够充足。

(四)重大疾病医保及救助制度亟待健全和完善

当遇到突发性传染性疾病时政府有明确的财政补助规定,但在实际操作中却缺少相关政策文件的支持。对于补助范围的划定,无症状感染者的费用政策列入留观人员范围尚需要进一步的明晰,用于核酸实验室改建和扩建以及购置核酸检测设备等各方面的资金也存在比较大的缺口。

三、推进泰安重大疫情公共卫生防控体制机制建设的对策

泰安作为旅游城市,人口密度高,流动性大,疫情防控工作尤为突出。建立和完善重大疫情公共卫生防控体制机制能更好地保障社会公共卫生安全和人民的生命安全,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也关系着泰安市的发展。

(一)健全重大疫情应急指挥机制,不断提升公共卫生应急决策的水平和能力

要建立符合泰安实际的、高效运转的领导指挥体系,健全全市上下各级能够联合预防、联合控制,能够积极应对处置危机的机制,切实能够比较精准地、有效地、全面地解决好疫情防护。

1.细化公共卫生应急预案体系

制定完善的疫情应急预案、应急处置方案及医疗救治工作方案,健全应对预案体系,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实地演练和应急处置评估等具体工作。

2.建立完善应急指挥决策体系

进一步完善公共卫生决策与防控协调机制和疫情应急机制,建立集中、高效的领导指挥体系。要突出重点,构建起区域能够紧密协调配合、及时有效联合预防、联合控制的风险预警系统。

3.巩固重大疫情联防联控机制

要根据疫情的不同性质、规模和危害扩散情况,明确各部门、单位的工作职责。完善联席会议机制,压实各个成员单位的职责,不断提升基层的疫情防治控制能力,完善好联防联控机制,建立网格化特别是能够覆盖到社区、村等基层单位的防控机制,强化区域性的防控合作,建立完善高效的联动工作机制。

4.加强公共卫生信息化建设

要在政府的主导下,依托国家卫生信息平台,建立以传染病和食源性疾病监测、管理和分析为主要内容的疾病控制信息系统,与国家卫生信息平台和医疗机构进行实时数据交换,并且积极与国家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国家食品安全中心监测系统等相关系统进行及时准确的数据交换和信息资源共享。

(二)改革疾病预防控制体系,不断提高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专业能力和水平

要不断加大对市、县、乡三级公共卫生事业的投入,改善好基层基础条件,积极有序推进疾控机构体制改革,组织实施疾控机构标准化建设项目,强化预警、检验、检测、调查等职责,使疾控机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

1.明确机构框架和功能定位

强化体系的规划和设计,全面提高疾病预防系统的功能定位。要充分发挥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作用,做好情报信息收集、综合研究判断、决策咨询、监测预警、疾病预防以及卫生检查检测等方面的工作。整合市、区两级的实验室资源,打造好泰安区域性公共卫生检测检验中心并发挥好其积极作用。

2.加强疾控机构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要积极推进各级疾控机构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按照相应编制数量、专业层次等配足专业人员,保证疾控机构满编、满员而且能够高效率地运转,彻底解决人力不足的实际困难。改革基层疾控机构选人用人制度,加强人员配备,提高疾病预防控制能力和水平。健全和落实好执业人员一系列的激励政策和优惠政策,不断加大对专业化优秀人才的培养和使用力度。

3.推进医防结合

加强医防结合,充分发挥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和基层医疗卫生单位的积极作用。建立分工能够有效协作配合、优势能够互相补充、信息能够互相沟通共享的大疾控工作体系。确立临床医生医防并重的行为,完善网络报送系统的正常运行。

4.加大对疫病预防的科学研究

加强对重大的以及具有新发和突发性质的传染疾病科学技术的攻关,全面地推进疾病预防控制科学技术和研究成果的转化。要逐步增加科研经费预算,鼓励申请研究项目、提高科研创新的能力,不断加快推进泰安市重点学科和优秀的专业的人才队伍建设。

(三)强化救治体系建设,提高重大疾病救治能力

要优化泰安市、县、乡镇三级医疗资源科学合理地布局,全力加强和促进泰安市区域内的公立医院传染性疾病的救治水平。进一步优化完善重大疫情有效救治体系,建立健全重大疫情救治工作机制。加强重大流行病特别是危重医学等泰安市紧缺、急需的专业学科建设,构建起定位明确、深度融合的应急医疗救治体系。

1.加强重大疫情、重大传染性疾病救治基地和隔离中心建设

进一步加快泰安市传染病医院改扩建,加强县市区传染病科建设,要积极超前地做好临时性的扩充收治床位准备。

2.健全传染病救治机制

要采取有力措施,推进分层级的、分区域的应急医疗救护治疗体系建设。要重点加强基层医疗机构诊疗、防护、隔离的能力和水平,提高日常医疗用品储备以备急需。

3.提高传染病救治管理水平

加强重大传染病高效快速检测能力建设,加强科学评估和预测,按照所需的标准统筹进行布局,进一步完善好应急处置预案。要注重强化实时监测以及提前预警,不断提高面对重大急性传染病的应急处置能力和水平,完善医疗、卫生机构合作监测工作机制。

4.提升中医药应急救治能力

积极推动泰安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建立中西医联合救治会诊制度,要将在治疗工作中如何运用中医药取得的先进经验及时进行总结并加以推广,促使中医药传统医术和优秀成果深度进行公共卫生事件的科学防治。

(四)完善医疗保险救助体系,提高重大疾病救治能力

充分认识医疗保险制度在基本民生保障制度中的重要作用,加强重大疾病及时有效救治的资金保障和资金支持。

1.逐步深化医保支付制度

要统筹安排、统一规划基本医保基金及公共卫生服务资金,持续不断加大支付的比例,切实做到有效的衔接。

2.完善医保患者重大疫情医保制度

按照统一要求,安排部署相关工作,以扩大医保目录的范围,把符合规定的药品和服务项目费用,按照相关规定放在医保基金中进行支付。加快落实将参保人员核酸检测的各项费用列入医保基金的支付范围,减少核酸检测的相关费用。

3.完善好全市范围内应急医疗的救助制度

逐步建立以病人为中心的应急医疗救助工作体制机制,不断完善医保基金因应急进行预付、先行进行垫付和在后期及时进行追加的机制,建立和完善好全市各级医疗机构先期进行救治、后期进行结算的良性机制。切实落实好各项便民优惠政策,进一步完善异地就医以及即时进行结算的便民利民制度。

(五)持续完善物资保障制度,进一步健全物资保障体系

按照集中进行管理、高效节约利用、统一进行调拨、平时搞好服务、灾时突出应急、采购储备结合的原则,完善工作机制和应急处置预案。

1.加强资金保障

进一步加大公共卫生体系财政预算投入力度,努力提高公共卫生机构的保障水平和能力。

2.增强物资储备

要切实加大政府对应急物资储备工作力度,将市级应急物资储备作为全市应急物资储备的中心,为县市区物资储备提供有力的支撑,同时两级物资储备要互为补充,尤其要建立以重点医疗物资生产企业产能储备为雄厚基础的应急物资储备坚强保障体系。

3.强化产能储备

立足泰安全市的产业实际,强化产能方面的储备,培植扶持并做强本地企业,推进医疗器材及物资企业不断壮大发展,建立市级层面应急保障物资生产企业联盟。要建立或储备必要的医疗卫生应急物资生产线,并进行动态优化调整,为做好防疫抗疫提供强大的物质保障。

四、结语

不断完善公共卫生防控体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体系和危机处理能力,是各级相关部门工作的重中之重。泰安市在重大疫情公共卫生防控中取得的成绩,与重大疫情公共卫生防控体制机制建设密切相关。构建重大疫情公共卫生防控体制机制有利于更好的应对重大疫情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

猜你喜欢

泰安市储备公共卫生
振兴乡村经济“互联网+”模式的可行性研究——以泰安市为例
广西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一流学科建设成效
释放钾肥储备正当时
北风催眠曲
再见,雪姑娘
哈医大公共卫生学院供暖系统整改方案
国家储备林:为未来储备绿色宝藏
山东省泰安市检察院依法对蔡希有涉嫌受贿案提起公诉
外汇储备去哪儿了
公共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