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的运行机制
——以L村H书院为例

2022-01-01河南大学朱妮娜

区域治理 2021年26期
关键词:书院集体村民

河南大学 朱妮娜

一、问题提出

乡村振兴的基本战略是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需要在乡村地区实现产业振兴的基本目标,并致力于实现共同富裕的伟大目标而奋斗。三农问题需要够与乡村振兴的基本战略实现有效对接,并充分运用农村社会组织等多种政治手段,进一步提升乡村治理问题的能力。尤其在比较复杂的市场经济体制中,农村地区的劣势非常明显,人力资源和产业资源之间的整合效果不佳,影响到农村地区的整体和谐稳定状态。农村社会组织的建立过程也比较艰难,相关部门也需要从社会治理的独特视角开展乡村振兴工作,才能够快速解决区域内乡村产生的各项问题,并致力于提升乡村人民群众的思想意识层次。

在学术界,很多研究人员关注农村地区的组织领袖作用,忽略了农村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层面产生的影响,由于农村地区之间的差距普遍比较明显,相关研究成果缺乏普遍意义。而乡村多样化的社会组织作为组织农民的平台,能够将分散的农民组织化,具有多样性和普遍性意义,是应对农村问题以及促进乡村治理和实现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之一。但此领域的研究还存在以下不足:首先,学术界少有去探索处于发展过程中的农村社会组织,更多聚焦点在城市中社会组织,后者正是农村发展所要研究意义所在。其次,现有文献缺少社会组织如何参与乡村治理的研究。基于上述思考,笔者结合对三门峡市J镇地区的田野调查笔记,对L村农村社会组织展开动态过程分析和组织间的比较分析,继而回答农民的组织化对乡村振兴具有什么影响?多样化的农村社会组织的功能有何差异?以及农村社会组织的建构路径和存在困境等问题,充分分析农村社会组织的发展经验,为乡村振兴提供卓有成效的对策以及丰富的研究案例。

二、J镇L村农村社会组织个案与组织建构

(一)公共性的缺失:弘农书院成立的背景

本文选取的对象L村,位于灵宝市西部J镇,L村下辖3个自然村,共有462户、1780人,人均耕地约1.8亩,

L村的地理条件比较特殊,耕地面积相对比较少,交通运输条件不佳,村集体中的各家各户收入不均等,存在非常严重的劳动力外流现象,影响到村民的自主管理思维意识和具体的管理监督行为。L村是比较典型的空心村,主要面临着以下困境,干扰到社会公共管理工作的实施进展:

(1)L村内部各家各户的人力资源流失情况比较严重,学历知识水平参差不齐,对村集体的自主管理意识并不强,也很少参与到集体活动之中,但是普遍存在一些医疗和教育致贫等问题,从而严重影响到L村的集体化管理工作进展。

(2)L村中的村干部和各个组织成员并不能深刻意识到当前民众普遍存在的主流思想意识问题,还会干扰到自治组织的正常活动参与效果。集体活动或者组织结构的失衡状态,还会严重影响乡村层面上的社会治理缺失问题。L村此类空心村还会存在一些贫富差距问题,影响到本地治安环境的建立和维护工作进展。L村的村集体成员并不能及时找到社会治理问题的源头,从而影响到村民参与到公共治理工作的积极性。

(二)弘农书院重拾传统文化:构建村落治理主体

在2012年,何教授回到故乡L村,村、她作为倡议者,促成L村委会、J镇民间12乡贤、江苏某公司、中国人民大学乡村建设中心、中国农业大学农民问题研究所五个单位共同发起成立了H书院,其性质是一个以“弘扬中华文化、探索农民合作与城乡合作”为宗旨的非营利性民间社团组织。书院成立至今已经经历了8年的发展。

1.培养农民的合作意识——组建文艺队

组建文艺队、形成村庄的文化活力。弘农书院发起人及成员花了半年时间,协助L村组建了村里的秧歌队、腰鼓队和盘鼓队,其中,秧歌舞和腰鼓舞是本地民俗特色,盘鼓舞则是外来表演形式,何老师专门从盘鼓舞发源地K市在请一位盘古舞老师,带着该舞队的30多位成员练了一个多月,茶余饭后就集中到村头空地里排练成为当时村里的热潮,最后这支独具特色的地方男子盘鼓队影响力最大,代表当地参加本市一年一度的元宵节文化表演。弘农书院还协助村里成立了弘农剧社,把L村和周边村子的家庭故事编成戏剧、小品和唱段在小秦岭山脚下的村庄里演出。当乡村中的艺术文化氛围变得浓郁之后,很多村民也会意识到集体活动和公共组织形式的重要内涵。

2.推广传统孝亲文化——给婆婆洗脚

其次就是推广“孝亲文化”。该村子的主要留守人群是老人、妇女、小孩,谈村里出现的一些家庭关系问题。2014年,弘农书院举办了热闹的周年庆典,周年庆的第一个节目便是罗家村村民给自己的婆婆、父母洗脚,并公开分享了自己在学习优秀传统文化过程中得到的体验和感悟。在开展此项集体活动的过程中,还能够进一步拉近家庭成员之间的距离,有利于构建和谐的家庭集体氛围。在此活动开展期间,乡村氛围也有所改善,也有一些公益人员为老年人进行护理服务以及慰问活动等。通过这些活动,孝亲文化在村里流行开来,家家开始孝顺老人,尊老爱幼,良好的乡风家德建立起来,村里的邻里关系、家庭关系更和谐了。

3.村里的“农民银行”——资金互助

H书院成立之始,由书院的理事成员联合当地精英成立了H合作社,该合作社以资金互助为起步,社员借款主要用于种养植、商业经营、家庭生活等,在开展资金互助方面,截止到2020年,合作社由初始的40户发展到186户,资金总量约300万元,累计借款社员200余人,借款金额累计超过1000万,目前实现利润50多万。在资金互助的基础上,合作社也相继开展了其他资金项目,如生产生活用品统购、产业发展、农产品统销、便民服务等,合作社已由村里开到了县里,让其资金服务辐射到更多的地区。

4.把农民当研究生来教——人才培养

弘农书院多次组织当地村委、农民精英、合作社骨干、下乡大学生等外出学习,远赴日本、山西蒲韩、汝州等地学习交流,参观生态种植园、学习生态种植技术等。回到自己的村庄自己创业。这些乡村发展的带头人在生态农业上的探索的道路上遇到很多困难,其中如资金、技术等诸多问题,但是由于绿色无公害产品有一定的市场,销路很好,能够产出更多经济效益。此外,此项举措还能够有效带动其他民众进行模仿,从而提升了每家每户的经济收入比重,有效缓解了贫困的现状。

三、分析与延展

在研究和实践农村社会组织和乡村振兴之间的作用机制过程中,本文将充分运用社会资本等理论思想,进一步探讨和分析农村社会组织的具体应用方向以及乡村振兴助力效果。社会资本是社会组织结构中的基本要素,能够将社会中的各项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为管理目标提供强有力的资源支持,还能够降低投资风险,期望得到一定比例的产出效果。对于农村地区而言,引入社会资本的相关理论概念,还能够进一步拓展和延伸社会组织的建构规律。在乡村振兴之路中,将社会组织的引领性作用与社会资本理念相结合,进一步优化乡村产业和社会治理体系。

(一)组建村庄社会网络,增强群体间信任感

在乡村地区,社会资本概念的引进机制,也能够体现在构建社会网络的层面之上,还能够将农村社会组织结构进行丰富和拓展,并积极构建乡村集体和个人之间的强关联体系,构建良好的信任渠道。那么,本案例中的弘农书院是如何加强村民间的互动呢?首先,村民是自愿加入组织,自带的对组织和成员的天然信任。村民出于对何慧丽本村知识分子以及当地精英的信任,自愿加入该组织。第二,积极引导、邀请村民参与组织活动。弘农书院从村民喜闻乐见的文艺队入手,组建村民开展文艺活动,通过多方面、多时长的互动与合作,打破村民之间的隔阂,达到组织间信任度、默契度的提高。同时,提倡村民参与到弘农书院日常维护和治理中,增强村民的主体意识。第三,社会组织还需要集中加强农村地区群众的整体文化素养,对主流社会价值观的渗透和升华,能够将原有的群众素质实现稳步提升。通过强化社会组织成员的文化素养,还能够影响到集体与个人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协调效果。

(二)建立组织内部的文化凝聚力

组织内部的凝聚力来源于共同的文化倾向。弘农书院所在的L村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这里是仰韶文化的发源地,老子骑牛出关书写《道德经》的地方,至今当地还保留着“骂社火”请山神的民俗活动,同吃一方水同住一片地的L村村民有着共同的文化信仰,但是近来的经济发展打破了原本的完整的文化体系。弘农书院重拾传统文化,组织祭祀山神,重建寺庙,朗诵古经,发展传统文化;同时,又基于家庭伦理、以家族、邻里关系组织村民,基于此建立的组织凝聚力非常强、整合度非常高,形成高信任度的内部凝聚力。

(三)为组织成员做好的志愿主义服务

对于农村地区的社会组织成员而言,志愿主义服务目标主要集中在团结等层面上,还能够将社会集体中的关键连接因素进行创新整合,实现更加精准的人文主义建设目标。在创新乡村振兴之路中,社会组织成员需要将技术、文化、经济、政治等多项关键元素进行有效管理,才能够进一步增强乡村地区的群众凝聚力,还能够影响返乡务工人员的参与热情。对于L村居民而言,弘农书院不仅是宣扬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阵地,还是凝聚村集体力量的主要渠道。社会组织成员也需要定期提升自身文化素养,更专注于服务乡村居民,并为居民们献计献策,让乡村环境变得更舒适宜居。

四、展望与总结

本文对农村社会组织的主体——弘农书院的运作机制进行了讨论,并从其成立、发展、活动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社会资本是通过由村民群体间互信、组织内部的文化凝聚力、和为组织成员做好的志愿主义服务从而建立起一套互信机制,调节着地方治理,进而实现社会组织嵌入当地村落参与乡村治理的运作机制。对于农村地区而言,引入社会资本的相关理论概念,还能够进一步拓展和延伸社会组织的建构规律。在乡村振兴之路中,将社会组织的引领性作用与社会资本理念相结合,进一步优化乡村产业和社会治理体系。对于农村地区的社会组织成员而言,志愿主义服务目标主要集中在团结等层面上,还能够将社会集体中的关键连接因素进行创新整合,实现更加精准的人文主义建设目标。

猜你喜欢

书院集体村民
科学种植提升村民幸福指数
我为集体献一计
盏盏路灯照亮村民“幸福路”
朵云书院黄岩店
定点帮扶让村民过上美好生活
张存海:带领村民过上好日子
江南书院
宁波大爱书院样板间
《江阴介居书院成立祝词》
警犬集体过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