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馆高质量发展和服务精准供给的行与思
——以济南市文化馆积极探索服务转型为例

2022-01-01济南市文化馆孟迎霞

区域治理 2021年26期
关键词:济南市文化馆高质量

济南市文化馆 孟迎霞

促进公共文化高质量发展,是推进新时代公共文化转型的必然举措。2021年3月,国家文化旅游多部门联合下发文件,对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的高质量发展提出指导性意见。这个文件从制度的顶层设计出发,为推进我国“十四五”时期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政策依据,明确了行动方向。切实保障公共文化服务的精准供给,是履行政府公共文化服务职能、保障和维护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根本举措。①近几年,济南市文化馆秉承新发展理念,创新文化服务新模式,探索构建公共文化发展新格局,不断推进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向纵深发展。

一、济南市文化馆积极探索服务转型的具体做法

(一)从满足基本文化需求向满足多样化需求转变,增强服务供给的多样性

以公众文化需求为导向,激发发展活力。坚持有开放才有服务,常年坚持免费开放。加强文化馆基础硬件设施,有效提高专业服务能力,充分发挥作为公共文化阵地应有的作用。作为国家试点单位推进“法人治理结构”改革。通过以评促建,抓好阵地服务,全方位、深层次提高文化馆服务质量。

以人民为中心,将文化惠民送到百姓身边。连续多年组织了公益性艺术培训,“新市民课堂”已经成为济南市著名文化惠民品牌;“冬春文化惠民演出”“走进新农村”“文化志愿服务小分队”等活动,将服务延伸到贫困地区,将艺术类培训触角延伸到留守老人、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

以推进城市和乡村融合发展为抓手,落实乡村文化振兴战略,制定了“文化暖心”专项行动方案,推动全市城乡各类群众文化活动提质提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接地气,着力繁荣发展农村公共文化。

以群众满意度为目标,深耕阵地服务和打造群众文化品牌。艺术类公益性培训、活动团体公益辅导、外来务工人员才艺比赛、“海右”文艺讲堂、“曲山艺海”周周演以及曲艺大赛等系列活动,已经成为每年群众翘首期盼的文化大餐,并逐渐发展成为在社会上具有影响力的文化品牌。

(二)从基本服务向优质服务提供转变,让公共文化保持旺盛生命力

创新服务形式,策划济南街头艺人展演。已有首批100余名街头艺人取得了“街头艺术表演证”。济南街头艺人展演,不仅是对传统群众文化服务的一次创新,同时也是将社会力量引入公共文化服务的一次有益尝试。目前已组织了3次街头艺人展演和直播,群众反应热烈,媒体好评如潮,一场表演点击量达40余万人次。

提高群众满意度,以群众为主体打造文化辅导员队伍。为提高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满意度,建立稳定的基层辅导队伍,济南市文化馆通过举办骨干培训班、才艺展演等方式,在全市范围内征集选拔文化辅导员。这支泉城文化辅导员队伍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通过加以培训和指导,逐渐成为文化活动的组织者和策划者,有效激发了群众参与文化的热情,同时大大提高了群众自主创作能力,为提高群众对文化生活的满意度打下了坚实基础。

让群众成为活动主角,开展“五个大家”品牌创建。努力构建新的活动平台,先后开展了新创优秀作品“大家创”、爱国歌曲“大家唱”、云端曲艺“大家演”、济南战疫摄影“大家拍”等“五个大家”系列活动,做到群众文化深入群众,扎根群众。

构建“云展示”平台,推动群众文化活动网络直播。2020年,根据疫情防控需要,利用“国家文化云”平台,打造了系列云上文化活动,包括“劳动者之歌”2020年外来务工人员才艺比赛、曲艺大赛等系列“云端”群众文化活动10余项,800余万人次进行了线上浏览和观看,500余万人次参与投票。采取利用网络平台和阵地相结合的形式举办公益艺术类培训、基层示范(辅导)点成果展演。把线上艺术教学作为数字文化时代文化馆工作的着力点,组织各专业教师准备慕课录制工作,全力推动艺术普及。拍摄制作了面塑、硬笔(软笔)书法、声乐、摄影、中国画(山水以及花鸟)、舞蹈等16门课程,共160节课时。让市民群众足不出户即可享受优质的文化生活,同时公益慕课也成为疫情特殊时期文化馆数字文化服务的新亮点。

(三)从标准化供给向个性化提供转变,增强服务方式的针对性

济南市外来务工人员“劳动者之歌”才艺大赛,自2015年至2021年连续7年持续举办,为外来务工人员(农民工)搭建起了一个属于他们的艺术平台,也使一大批有艺术才能的人脱颖而出。还专门成立了农民工艺术团,这在济南市是首创,吸纳有专长的外来务工人员和农民工加入。同时专门聘请专家和文化馆专业馆员对他们进行培训和指导,进一步提升了他们的专业艺术水平,并把农民工艺术团成员变成走进乡村的文艺活动的主体,增强了他们的价值感与参与感。截至目前,共计5000余人参加了比赛活动。

周末“曲山艺海星乐汇”演出活动已连续推进5年,每周日上午在固定时间、固定地点进行,累计演出近200场,包括相声、大鼓、琴书、单弦、快书、快板、民乐等多个曲艺及姊妹艺术门类。不仅为泉城市民带来欢声笑语,同时领略了传统文化的艺术魅力。

“周末音乐家”独立音乐人展演,此项活动于2021年刚刚正式启动,旨在为济南市的独立音乐人提供一个专业提升、交流展示、实现价值的艺术平台,致力于打造泉城青年人音乐融合中心,推动济南音乐人原创音乐发展,让文化馆成为青年人实现梦想的基地。这是济南市文化馆充分发挥、利用文化馆阵地和资源优势,组织策划的又一个文化惠民品牌,一步增强了泉城济南的艺术气息和城市魅力,提升了文化济南的城市影响力。

二、“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文化馆如何进一步做好服务精准供给

(一)文化馆高质量发展,暨是国家文化政策要求,也是文化馆的职业使命

在新时代下,更好推动全民艺术普及和优秀文化传承,更好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②,是当下文化馆迈出高质量发展步伐的基本要求。今年国家出台的《关于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更是突出“品质、均衡、开放、融合”发展理念,对如何推进“高质量”指明了方向。

(二)品质发展,以期回应人民改善精神生活的新期待

一直以来,在群众文化需求和公共服务供给之间,仍然存在着结构性矛盾。随着社会整体发展水平的提高,人民要求改善精神生活品质的愿望愈加强烈。这就要求文化单位和文化工作者加快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努力提供更多、更优质的公共文化产品及服务。③济南市文化馆立足馆内阵地,大力开展公益性文化惠民品牌活动,获得了广泛好评。坚持把人民满意作为创作、生产优秀群众文艺作品的宗旨,以“艺术精湛、思想精深、制作精良”为准绳,铸就一批形式多样、独具魅力的具有济南地方特色的文化精品和群众文化品牌。

(三)均衡发展,以期更好补齐文化发展短板弱项

近年来,济南市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有了长足进步,文化惠民工程更加向基层倾斜和推进。但与市区相比,经济落后的乡镇、较偏远的乡村这个层面公共文化服务现状仍有不少差距。这就需要统筹推进,采取“政府主导、社会参与、重心下移、共建共享”方式,充分考虑覆盖范围、服务半径,加强数字文化传播,硬件、软件建设齐头并进。应进一步打造多层次广覆盖的总分馆体系,通过文化下乡、实地指导、非遗助力、数字化平台等方式,将优质文化资源有条不紊地向基层倾斜。完善制度建设,确立保障机制,突破政策制约,制定规范文件,解决发展瓶颈。

(四)开放发展,以期更好地为广大群众提供便捷高效服务

目前,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成为推动文化服务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精准对接群众需求、全面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的时代要求。依托数字技术,在提升线下服务能力的同时,创新推动网络与文化馆服务相融合,建立数字化文化馆,让人民群众在数字时代与时俱进地享受到丰富高效、手段多样的公共文化服务,突破空间和时间的制约。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后,济南市文化馆策划推出了“线上”服务,多样化的文化内容和服务受到群众的广泛认可,做到了“闭馆不闭服务”。诚然,根据数字化文化馆的发展要求,还应建立相应的云平台,拓展资源,实现文化服务“菜单式、点单式、预约式”供给;加大艺术慕课等数字文化资源建设,进一步带动全民艺术普及;推广群众文化活动高清网络直播,推动济南市特色数字文化资源库建设,使济南市优秀文化“活”起来。

(五)融合发展,以期不断挖掘群众文化活动的丰富内涵。

文化馆作为群众最贴心的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应不断创作优秀的、具有广泛生命力的公共文化产品,创新文化输出和文化服务形式,以满足老百姓旺盛的文化需求。探索并完善公共文化的生产和服务机制,改进财政补贴方式,加大与新媒体融合力度,吸引不同文化需求和文化层次的群体参与,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与时俱进。

注释

①《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精准供给研究》。

②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出台了《关于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③《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上)》。

猜你喜欢

济南市文化馆高质量
你好,猫婆婆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济南市秋季节庆花卉种类调查与应用研究
寻访呈贡非物质遗产文化馆
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
章堰文化馆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
大爱有光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民俗文化艺术馆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