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开展小学数学趣味生活教学的策略

2021-12-31郑东梅

科学咨询 2021年5期
关键词:趣味数学知识数学

郑东梅

(广东省珠海市金湾区第一小学 广东珠海 519045)

数学不仅具有抽象性、逻辑性和严密性的特点,同样具有较强的实践性。通过小学数学的学习,能够有效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探究能力和生活实践能力。在新课改实行和推广的今天,数学知识的教授不再以理论知识为主,更注重对学生的综合全面教育。而趣味生活化教学课堂的构建,对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促进学生数学意识、学习习惯的养成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小学趣味生活数学教学的意义

(一)锻炼提升学生实践能力

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目的,就是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提升自身的生活技能和经验。但由于小学生自身能力限制,难以将数学知识融入实际生活,缺乏将理论知识转化到生活实践的能力[1]。而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渗透生活元素,能有效将生活融入数学课堂,锻炼和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生活课堂的构建还可以增加小学数学课堂的趣味性,丰富教学内容,锻炼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推动学生综合全面发展。

(二)提高数学教学效率

数学学科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和逻辑性,而小学本身的认识、理解能力较为薄弱,难以对教师教授的理论知识形成深刻的认识,导致大部分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基础薄弱。所以,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尝试构建生活化课堂,深挖教材中的生活元素,引导学生借助自身生活经验,降低理解难度,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学习积极性。此举还可以提升学生的时间利用率,让学生有更加充裕的时间学习新知识,复习旧知识,促进学生数学意识和能力的发展。

(三)降低数学难度提升思维

数学知识的学习,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分析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但大部分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时候会感觉到吃力,从而形成厌学的心理和情绪。另外,数学课堂的单一性、乏味性,和小学生天性好动、好奇的心理并不相符。所以,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地做好实际和理论的融合渗透,加强生活和知识之间的联系,如此,学生的兴趣、思维自然能得到最大程度的提升。

(四)锻炼学生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国家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小学生是祖国建设和发展的接班人,对其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能从为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提供必要的创新型、高素质人才带来保障。而数学和生活的结合,既是一种创新意识的渗透,也是提升课堂趣味的重要途径。

二、开展小学趣味生活数学教学的策略

(一)结合生活游戏,提升课堂趣味

在小学阶段,想要提升课堂趣味性、生活性,需要从实际情况出发,结合学生规律特点,积极开展教学活动[2]。游戏是学生最喜欢一种活动方式,因此,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开展数学游戏活动,将数学中抽象、晦涩、难懂的知识和内容,以游戏的方式进行教授。通过这种方法不仅能使数学知识变得更加直观、生动和有趣,还能够低学生学习知识的难度,促进学生的理解和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自由、愉快、和谐的氛围中获得数学素养的提升。不过,在设计和开展游戏活动的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如此才能在保证提升课堂趣味的同时,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和效果。

例如,教授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小数乘整数”的时候,教师可以在班级中组织开展“我是购物小能手”的数学小游戏。教师说:“小朋友都喝过旺仔牛奶吗?假如一瓶旺仔牛奶1.5元,那么,老师想要买5瓶旺仔牛奶需要花费多少钱啊?大家一起来算一下,看看谁算得最快。”

(二)结合生活案例,激发学生兴趣

在新时期背景下,教师要不断创新教学手段和模式,主动积极调研学生存在的问题,及时转变教学思想,将小学数学课堂中存在的问题转化为有利于教学活动开展的条件[3]。趣味教学法是一种新颖的教学手段,通过趣味元素的渗透,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参与性,转变学生学习态度,充分调动学生的内在动力。生活案例在教学中的融入,能让学生在生活现象中学习数学知识,能降低数学的“知识性质”,增强数学的“生活性质”,让学生在体验生活、增长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热情。

例如,教授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时,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教师可以让学生带一些生活中常见的正方体和长方体,如魔方、骰子,砖头、鞋盒、牙膏盒、课本、药盒等,便于学生进行辨识和区分。课堂上教师设计看一看、摸一摸、数一数等活动,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正方体和长方体的含义,为学生后续知识的学习打好基础。

(三)借助信息技术,降低知识理解难度

数学知识的学习,一方面需要学生对教材中的知识和内容进行记忆和理解,另一方面要融入生活环境中的内容,增强生活和课堂之间的联系。在传统教学中,数学知识的教授往往是采用一言堂的教学模式,教师只负责知识的教授,学生只负责知识的学习。教师缺乏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尊重和认知,加深了师生矛盾[4]。因此,为了让小学数学教学向生活化、趣味化的方向发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应用一些现代化教学技术,如信息技术,将数学教材中抽象、复杂、逻辑性强的知识,以更加生动、形象、生活化的方式展示出来,从而让学生可以通过眼、手、脑等多个途径去学习,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降低学习难度,提升学生兴趣。

例如,教授六年级下册人教版数学“正比例和反比例”这部分知识的时候,为了增强学生对正比例和反比例的理解,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制作视频课件,通过视频的播放帮助学生发现正比例和反比例的特点和区别,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和积极性。在传统教学中,教师通常都会采用口述和练习题的方式,帮助学生掌握这部分知识。但这种方式不仅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也不符合学生的发展规律,直接导致学生数学兴趣低下、数学意识不高等问题的出现。而应用多媒体技术,一方面可以用动画的形式将正反比例展示出来,另一方面可以丰富小学数学教学内容,丰富学生的见识,开拓学生思维,为学生数学意识和思维的形成提供了强大的助力。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师在开展小学趣味生活数学教学活动的时候,应当结合学生的实际学情以及教材知识大纲和结构,深入剖析生活中的数学元素,提升小学数学课堂的趣味性和生活性,让学生在寓教于乐的氛围中获得思维、智慧、经验的快速增长,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趣味数学知识数学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午睡的趣味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妙趣横生的趣味创意
趣味型男
让你HOLD不住的趣味创意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