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谈网络生活中真相与谬误的甄别

2021-12-31许成奥

科学咨询 2021年5期
关键词:小轿车网民信息

许成奥

(东南大学机械学院 江苏南京 211189)

网络是时代发展的产物,它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实现了信息的快速传播,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特别是在移动互联网出现之后,即使人们出门在外,也可以利用手机接收消息。但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网络也是如此。在匿名的网络环境下,部分人随意宣泄自己的情感,传递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往往并非真实可靠,很可能会给其他人带来极大的误导,甚至是丑化整个社会,为社会造成极大的困扰。因此,在应用网络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学会甄别网络中的真相与谬误,正确面对网络中的信息。

一、网络虚假信息产生的原因

通常来说,虚假信息都带有一定的目的性,如为了获得利益,为了获得关注等[1]。这些虚假信息的出现让网民形成了错误认知,为社会带来了极其不利的影响。具体来说,网络虚假信息产生的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人们负面情绪的发泄

有些人在生活中对最自己的现状十分不满,他们对某件事情或某个人的情绪无处发泄,而网络就成了他们发泄的主要渠道。在网络中,他们可以随意将自己的主观感受表达出来,并通过虚假内容或夸大的情节进行表述,希望以此得到所谓的“正义”。然而,他们所讲述的内容很容易引起大量有相似经历的人的共鸣,虚假信息也就随之被快速扩散。

2020年4月8日,某新闻媒体报道了《上市公司高管被指性侵养女四年,警方立案》的消息,爆料人称,烟台某上市公司高管自2016年起性侵14岁的养女,公安部门已经立案调查。此报道一出激起了网络中大量的讨论,网民无不表示愤慨,并要求严惩涉案高管。而警方调查后发现,实情并非如此……

(二)追逐名利刻意炒作

一些虚假信息的出现是因为发布者希望通过更多的关注获得名和利而特意制造的假象[2]。特别是在自媒体出现之后,这些虚假的新闻更是随处可见。他们为了吸引更多人的眼球,会特别选择能够激起共鸣、引发讨论的话题。也正是因为如此,当前网络中的假新闻越来越多。

2020年7月,一自媒体账号在某视频平台发布了一则短视频,题为“女孩知道自己考上清华大学后给捡瓶子的父亲跪下大哭”。视频发布之后,部分网友被女孩的孝心和两人生活的不易所感动,也有网友质疑该视频表演痕迹过重。之后,发布者承认该视频是策划摆拍的“段子”。视频发布平台方认为视频违规,下架该作品,并对账号限流十天。

(三)网络中存在管理漏洞

网络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巨大的平台,在该平台中,每个人都是平等的,不会被身份地位所限制,不存在“敢怒不敢言”的情况。也正是因为如此,在网络中许多人使用文字任意发表自己的言论,且不被限制,这也就给网络信息的管理者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四)缺失网络道德感

道德感的缺失是出现网络虚假信息的最根本原因,如果互联网的使用者在使用过程中存在较高的道德意识,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自然不会出现虚假信息。特别是在网络这样开放的背景下,道德感对规范人们行为有着更加突出的作用。

二、提升甄别网络信息能力的策略

网络的出现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如何甄别网络中的信息,让它们更好地为我们服务是每个人都需要学习和拥有的能力。

(一)加强网络信息管理

面对汹涌澎湃的网络信息大潮,相关社会和机构必须加强对网络信息的控制与管理,尽可能过滤掉虚假、错误的信息,减少人们接触到虚假信息的机会,以此确保网民在获得丰富网络信息的同时提升信息质量。

同时,政府部门的有效引导也是提高网民信息辨别能力的有效途径。第一,政府部门要坚持正确的信息导向,在出现虚假信息之后应第一时间通过公告的形式作出澄清或警示,加强对信息的监管力度,避免错误信息的危害。第二,要加强对主流价值信息的宣传,让高质量信息和正能量的意识占据网络信息的主要地位。第三,引导社会团体和相关机构尽可能发布具有主流价值的信息,包括正能量的信息和资讯等。第四,要及时取缔发布虚假信息的网站,从根本上避免虚假信息的产生与传播。

(二)提高人们的网络素养

网民是网络信息传递的主体,除了要加强网络信息管理,更要关注每一个人的网络素养,从根本上解决虚假信息的传递问题。具体来说,每个人在网络信息传递过程中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提高自身辨别能力

我们在浏览网络信息的过程中必须头脑清晰地看待每一个问题,对事情的真假也应该有一定的认识能力,产生自己的判断,不能对所有内容都深信不疑。在朋友圈、微博、微信群中看到其他人转发的信息之后,首先要冷静看待信息中所描述的内容,然后再对信息进行分析和判断。

2.避免盲目从众心理

从众心理是大多数人都会出现的一个心理状态,即当大多数人都在某一观点趋向一致时,我们就会认为这件事情的真相就是大家所描述的样子。即使在一开始自己并不认同这件事情,也会因为大家的观点对自己表示否定[3]。但是,大多数人的观点并不能代表真理。2018年10月28日,重庆一辆公交车在与小轿车相撞后坠入长江,在官方还没有调查结果的时候,网络中许多人就开始对小轿车司机进行谩骂甚至是人肉,认为这件事情都是因为女司机穿高跟鞋所致。然后,通过对事情的调查发现,小轿车的司机在路上是正常行驶,而公交车则是突然穿越中心实线,这一切都是因为公交司机厌世情绪导致。在这件事中,一些人可能是出于好心,希望让更多人警醒,杜绝开车穿高跟鞋的情况,但是造成的结果并不好,小轿车司机受到了本不该受到的谩骂和指责。在这件事情中,如果每个人都能有自己的判断,不被其他人影响,或是耐心等待官方处理结果,必然就会减少对小轿车司机心理上的伤害。

3.自觉遵守网络规则

与现实生活相同,虽然网络为人们提供了更加开放的平台,但也有着相应的规则。这些规则维护着正常的网络秩序,更是维护着社会的和谐[4]。我们每一个人在网络环境中都必须自觉遵守这些网络中的规则,不随意散播虚假或负面信息,恶意挑起是非,要成为遵守网络规则的良好网民。

三、结束语

网络环境下,人们所展示出的往往都是更加多样化的自己,相对于真实的生活来说,网络环境可能会更加复杂。作为互联网的使用者,我们必须在能够辨别判断信息真假的同时自觉维护网络环境,杜绝为了自己利益刻意搬弄是非、发布虚假新闻的情况,营造出良好的网络氛围,以积极阳光的状态去面对网络生活,建设更加美好的网络世界。

猜你喜欢

小轿车网民信息
订阅信息
突发公共事件中的网民心理与风险沟通
幸运
展会信息
接连碰刮三部小轿车都是豆浆惹的祸
有感“网民节”
2.9亿
首届网民节遭遇“尴尬”
健康信息
健康信息(九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