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微视频的应用策略分析

2021-12-31王青达

科学咨询 2021年5期
关键词:利用微信息技术能力

王青达

(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青少年活动中心 浙江杭州 310000)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与改革,教育事业对小学信息技术教师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要求教师根据生活实际,结合学生特性,不断调整与优化教学模式,提高教师的个人教学能力,将先进的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应用到课堂中,利用数字化资源建设,设计新颖、有趣的教学内容,特别是要加强微视频的应用,让学生对信息技术保持高涨的兴趣,提高学生的信息核心素养,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一、微视频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微视频是一种新颖的教学形式,拍摄方式多种多样,具有简便的特点,涉及内容丰富多彩,有浓厚的趣味性。将微视频应用于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能为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注入新鲜元素,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信息技术素养的提升[1]。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小学教学中,信息技术课程虽然不是主科,但在信息技术发展迅速的时代,学习信息技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有的学生对本学科的兴趣并不浓厚。对此,教师要利用微视频吸引学生目光,在课前为学生放映和教学内容相关的微视频,让学生分散的注意力重新投入课堂,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学习效率。

(二)提高学生自学能力

小学生没有良好的约束力,自学能力较差,整体学习成绩不理想。利用微视频教学手段,提炼教学中重要的知识点,提高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可帮助学生梳理知识脉络,学生可利用课下时间反复观看微视频,进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帮助学生理解课程重难点知识

教师将信息技术教学中的重难点经过加工与处理制作成微视频,让学生进行反复学习,在视频中加入情境问题,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些重难点知识,更加深入地掌握相关技能,将复杂的知识变成简单的情境问题,化繁为简,可减轻学生学习压力。

二、微视频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一)利用微视频技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在传统的信息技术课堂中,教师经常采用口述式的教学方式,为学生机械化地传授相关理论知识,师生缺少互动,这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借助微视频,将微视频和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有效融合,通过边播放视频边讲解的教学手段,可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与兴趣,将学生分散的注意力集中起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比如,学习“聆听美妙的乐曲”这部分知识时,教师可充分利用微视频的教学优势,为学生播放相关视频,通过视频展示音乐的神奇魅力,让学生明白信息技术和音乐也有很大的联系,通过生动有趣的微视频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基本的音乐素养,让学生在生动形象的学习环境中增强对信息技术的理解,掌握相应的技能。通过微视频的教学,加上教师的课堂演示,提高学生对乐曲的了解。

(二)利用微视频技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在目前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经常使用先讲解后训练的教学手段,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这种教学模式已经和实践有了脱节。为了加强学生的实践训练,可在学生掌握了理论知识后,利用微视频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实际的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教师可利用微视频将教材中的重难点知识通过图像或视频的方式展现出来,实现理论和实践的有效融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2]。

比如,学习“精彩屏保设计”这部分知识时,教师为学生播放微视频,让学生通过观看了解屏幕保护的作用,在视频的帮助下,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制作简单的屏幕保护,学会屏幕保护的安装,通过添加文本、图片、声音等方式,为屏保设置动画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实践能力。在微视频的帮助下,实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利用微视频技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是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而在传统的信息技术教学中更重视教师的讲解,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能得到良好的体现,这不利于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现阶段,教师可利用微视频教学手段,将信息知识内容融合到微视频中,在视频中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与分析,通过独立思考或合作的方式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作为新课学习资源,实现“翻转课堂”

教师结合教材内容制作丰富有趣的微视频,为学生布置学习任务,将微视频分享到网络,学生利用课下时间通过网络平台自主学习信息技术,按照教师布置的教学任务,做好相关练习,利用自测,提高学习效率。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时及时向教师请教,做好反馈工作,教师进行总结与整理,将问题带入课堂重新讲解,这样的教学更有针对性[3]。

(五)作为课堂引导资源,创设有趣的情境

微视频立体、动态,涉及内容广泛,包括丰富的信息资源,比传统教学资源更具优势,教师可充分利用微视频为学生创建有趣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掌握信息技术要点,了解信息技术的价值,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比如,学习“回顾多彩生活”这部分知识时,教师可为学生播放微视频“我的多彩生活”,将自己的照片进行加工制作成微视频,为学生创设情境,学生会被视频内容吸引,进而充分体验到生活的丰富多彩,此举可促进学生热爱生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信息技术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改变,它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学生身边处处存在信息技术,教师要善于观察生活,利用手机与DV录制拍摄成微视频,记录相关变化,经过加工和润色,使其变成学生的学习资源。

(六)作为自主学习资源,实现分层教学

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微视频是高效的教学手段,能够更好地实施分层教学。小学生因信息技术基础水平不同,理解能力不同,学生之间存在差异。另外,有的学生家庭环境优越,从小就接触过信息技术,有的学生家境贫寒,对信息技术没有了解与接触,在学习时会比较困难。针对这种现象,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可利用微视频,将信息技术中的知识点进行总结提炼,将知识进行梳理与归纳,加工制作成不同层次的微视频,为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库。如针对信息技术水平高超的学生,考虑合理的课堂拓展;针对信息技术水平较差的学生,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模式反复学习,利用微视频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此举能很好地实现个性化学习,满足所有学生的学习需要[4]。

比如,学习“校园环境调查报告”这部分知识时,教师可对本节课的知识进行总结与归纳,制作成微视频,针对信息技术学习速度较慢的学生,让学生熟练运用word撰写校园环境卫生问题的研究报告,并发送电子邮件,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针对信息技术学习进度较快的学生,教师可为其布置复杂的任务,让学生通过观看微视频,对撰写的文档进行美化,旨在给学生一个想象与创造的空间,还可以适当进行课外拓展延伸,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三、结束语

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教师可将微视频引入实际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结合教学目标及学生实际学习状况,进行合理设计,灵活应用微视频,加强微视频的应用,促进自身专业化成长,提高自身教学水平,提高学生学习专注度。并且,将微视频引入实际教学,学生可登录网络学习平台,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及时和教师交流,通过课上下的有效结合,解决教学重难点知识,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利用微信息技术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利用微课实现课前与课上、自主与点拨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案例研究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利用微课丰富学生习作内容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利用微课打造高效识字课堂
浅谈同学们如何利用微课来进行学习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