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2.0背景下初中地理教学探究

2021-12-31杨顺眉

科学咨询 2021年5期
关键词:工业微课素养

杨顺眉

(福建省永安三中 福建三明 366000)

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5G等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下,教育活动被注入新的活力与生机。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灵活运用,为教师的授课和学生的学习带来了极大便利,引入多样化的信息技术手段,可以使学生接受更多学习资源、不断提升综合素养。在开展地理教学活动期间,教师要加强对信息技术教学手段的学习,并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情况,制定多样化授课方案,使学生的地理学习焕发新的色彩[1]。

一、初中地理教育信息化的优势作用

(一)有助于提升学生地理核心素养

信息技术2.0背景下的初中地理教学,能打破传统教育的局限性,突破教材和课内教学活动的形式,不断拓宽学生的知识获取途径,转而获得更多学习资源。同时,现代化信息设备的图像展示功能还可以促使学生更好地读图、识图、记图,引入的视频资源还可以使学生获得更加直观的地理知识,不断扩充自己的文化储备。在此过程中,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等地理核心素养会得到有效提升与发展[2]。

(二)有助于营造良好地理学习氛围

在传统的初中地理教学活动中,教师大多以教材为依托,根据课内所提供的知识对学生进行讲解,整个过程多以教师为主,学生处于相对被动的地位,课上活动期间师生互动不足时,课堂氛围会变得枯燥乏味,学生的记忆能力、理解能力也难以得到有效提升。在信息技术2.0大背景下开展教育活动,能使教师运用电子白板、微课等现代化设备,为学生营造生动的教学情境,还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展开思考探究,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从而使其感受地理学习的乐趣,不断提升自己的表达能力、交流能力和思维能力。

(三)有助于丰富地理教育活动形式

以往的地理授课活动,主阵地大多是课堂,学生只能在有限的时间内与老师、同学进行互动交流,知识的传递也是单向为主。新时期下,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进步,教师可以组织开展多样化的学习探究活动,帮助学生实现地理综合能力的有效提高。比如,在课前,教师可以积极引导学生通过微课开展预习,在课上,可以借助VR技术为学生营造真实的地理实景,还可以采用大数据技术,分析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并制定具有实效性的地理教育活动方案,使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进而全面提升其学习能力[3]。

二、信息技术2.0背景下初中地理教学策略

(一)灵活运用微课,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信息技术2.0大背景下的授课活动,不局限于课内,教可以师灵活采用多样的教学手段,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平台,在此教育模式下,教师更关注学生的自我成长,着重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比如,在课前,教师可以根据课内知识,制作出精美的微课,引导学生观看学习,使学生通过教师的点拨,建立与新知识的联系,产生对课内所学内容的熟悉感,并运用自主阅读、自主思考等多种形式,解决一些基础问题。教师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时间,他们的思维能力、理解能力等综合素养均会得到提升与发展,在课上,也可以更好地与教师展开配合交流,并对难度更大的问题进行深入探究,进而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效果。

比如,学习“辽阔的疆域”这部分内容时,在课前,教师可以着眼于本课的知识点,并运用信息设备制作出精美的微课,使学生通过阅读地图,了解我国的地理概况,体会我国地域广阔的特点和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并分析我国地域辽阔的优缺点。学生在自主学习期间获得对相关内容的把握,会更好地促进自身综合能力的提升与发展。

(二)丰富教学途径,增强学生文化修养

信息技术2.0的发展,使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授课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以往的教学活动多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主要源于教师,但课内时间毕竟有限,在有限的时间内对学生进行文化传输,可能会存在对知识点的讲解不够深入等问题,导致学生的地理素养难以得到有效提升。对此,教师可以充分发挥信息技术2.0的教育优势,使学生积极拓展知识获取途径,比如开展线上学习、阅读地理电子书籍、开展地理知识论坛活动等,以便学生在多样化的学习活动中,加强对地理知识的吸收,进而实现自身文化素养的有效提升[4]。

比如,学习“中国的自然环境”这一章节时,教材中提供的知识内容有限,是为了使学生通过知识点拨,养成良好的地理思维。为了丰富学生的文化储备、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电子信息设备,自主搜集网络中的相关学习资源。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通过多样化学习APP,完成对课内问题的交流探讨,以此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其能在网络化环境下感受地理知识的多样化。此外,教师还可以积极组织建立QQ群、微信群等交流平台,并结合具体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开展预习、复习活动,加深学生对地理问题的把握与认知,进而提高其核心素养。

(三)整合地理资源,全面提升学生地理认知

在信息技术2.0的教育大背景下,要想促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教师首先要看到信息技术的优势作用。同时,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信息化素养,积极学习并使用多样化信息技术,并在备课期间,根据教学内容,结合信息化手段,做好资源整合工作,使学生能够获得更全面的认知。在这样的教育模式下,也可以使教师不断提升和发展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例如,“中国的经济发展——工业”这部分内容,课本从工业的地位、工业的发展、工业的分布和蓬勃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四个方面介绍了我国的工业。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工业的理解,上课前通过互联网找永安本土上市工业品牌——永林蓝豹木地板的生产视频,用视频导入,并以相关讨论贯穿整堂课的重点知识。在学习工业的分布特点时,先用希沃课件展示我国人口、地形、铁路、矿产资源等分布图,设置情境:作为投资者的你会将企业布局在哪里?为什么?进而由学生归纳出影响工业布局和发展的主要因素有交通、劳动力、资源、市场等。然后展出我国四大工业基地分布图及每个工业基地的详细图,分小组探究四大工业基地的位置特征及其发展的有利和不利条件。通过直观清晰的读图、识图、析图,加深学生对我国工业分布的认知,学会用图文资料分析影响工业分布的主要因素。制作课件时,教师还可以通过希沃的思维导图绘制功能,为学生系统构建本节内容的思维导图,使学生的记忆过程更加清晰,帮助学生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三、结束语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综上所述,在开展初中地理教学活动期间,教师要保持与时俱进的理念,积极学习现代化信息技术的使用方法,并看到信息技术2.0的教育优势作用,为学生营造更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能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下积极吸收地理学科知识,进而提升自身综合素养。

猜你喜欢

工业微课素养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导入微课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掌握4大工业元素,一秒变工业风!
工业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