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小学体育教学中融入素质拓展训练的有效途径

2021-12-31

科学咨询 2021年5期
关键词:身体素质素质运动

华 君

(广东省江门市江华小学 广东江门 529000)

素质拓展训练是一种以提高心理素质为主要目的,兼具体能与实践的综合素质教育,以运动为依托,以培训为方式,以感悟为目的,能有效激发学生的个人潜能,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与团队协作能力,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融入素质拓展训练,能让学生能够感受到体育运动的魅力,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

一、小学体育教学中融入素质拓展训练的意义

(一)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素质拓展训练虽然与传统教学方法的作用相同,却有更多优势,在开展素质拓展训练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体验大量的运动项目,如定向赛跑等,能够保证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还能在运动的过程中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激发学生自身潜力,让学生克服心理上的恐惧,促进学生生理与心理的全面健康发展[1]。

(二)丰富体育教学内容

在传统的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在开展教学时受到场地与体育运动器材的限制,在选择运动项目时有一定的局限性,能够选择的空间有限,导致小学阶段学生体育运动项目较少,影响了学生的积极性,将素质拓展训练融入小学体育教学,教师能将素质拓展训练项目搬到体育课堂上,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

二、小学体育教学中融入素质拓展训练的方法

(一)借助信息技术,营造良好运动环境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现在的教学已经与信息技术密不可分,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教学有更多的可能性,在融入素质拓展训练的过程中,借助信息技术将课堂学习的项目内容展示给学生,能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让呈现出的动作更加形象与直观,教师还可以通过控制播放速度来引导学生全面观察动作的发力点与难点,同时,在素质拓展训练过程中,借助信息技术为学生的素质拓展训练增加前置情境,能带给学生更强的沉浸感,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兴趣,可更好地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2]。例如,组织学生进行“环环相扣”的素质拓展训练时,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前置情境:公主被巫婆施了魔法陷入了沉睡,国王派出了几个勇者小队来拯救公主,每个小队都拿着一个能够唤醒公主的魔法环,魔法环只能通过‘环环相扣’的方法传递,最快唤醒公主的将会获得国王的奖励。以此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随后教师借助信息技术为学生展示“环环相扣”的玩儿法,结合多媒体为学生介绍重点与难点,如何掌握动作要领等,让学生迅速掌握动作要领,随后教师将学生分组,引导学生进行项目,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运动环境与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参与运动,快速掌握动作要领,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

(二)选择教学内容,满足学生运动需求

将素质拓展训练融入小学体育教学,教师需要意识到,将素质拓展训练项目全部搬到小学体育课堂是不现实的,部分训练项目对学生来说难度过大,且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不能让小学生进行尝试,想要更好地发挥素质拓展训练的教学效果,教师还要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结合小学阶段学生的生理与心理特点为学生选择项目,同时,素质拓展训练根据培养目标也分为磨练个人意志与团队精神培养两个方向。在开展教学前,教师需要确认侧重的方向,并对训练项目进行选择,这样能更好地满足学生学习与发展的需求,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例如,小学4-6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各项动作的基本要领,对新事物有更强的接受能力,在为学生选择素质拓展训练项目时,教师可以选择具有一定难度且能培养学生各项素质的项目,让学生在训练中逐步提升自己,在这种情况下,首先杜绝攀岩、标枪等难度较大且具有一定危险性的项目。若是教师以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意识与能力为主要目标,就可以选择“风火轮”“两人三足”等兼具趣味性与团队协作能力的项目,让学生在运动中不断突破自我,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

(三)开展分层教学,明确学生运动需求

将素质拓展训练融入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需要意识到,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不同学生之间运动能力、运动表现等有较大的差别,加上现在学生肥胖率逐渐攀升,较胖的学生与较瘦的学生在体育运动中有更大的差距,若是教师为学生制定统一的运动目标,势必会出现部分学生达不到目标或者运动量不足的情况,影响学生自身的发展。对此,教师应当重视体育分层教学的开展,在明确学生个体运动需求的基础上开展体育教学,让学生得到充分锻炼,同时完成教师制定的运动目标,构成体育课堂的正反馈循环。例如,在课堂上,教师组织学生参与“袋鼠跳”运动项目,这个运动本身是一项团队运动,为了满足学生自身运动的需求,开展分层教学,教师将其拆分为个体运动,让学生套上袋子从起点跳到终点,记录学生到达的时间,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为学生设立不同的时间目标,让学生朝着自己的目标进行训练与前进,通过努力达到自己的目标,从而在运动中获得成就感与正反馈,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

(四)实施训练评价,建立学生运动自信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融入素质拓展训练,在完成拓展训练后,教师也要重视课堂评论环节,评论环节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不仅能加强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沟通,还能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身,查漏补缺,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教师要避免将学生的运动成绩作为评价的唯一标准,要丰富评价方式,借助评价帮助学生建立运动的信心,使学生能够主动运动,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3]。例如,教师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参与“封锁线训练”项目,在进行运动评价时,教师先对学生的综合表现进行评价,评价学生在运动中的表现,以及在课堂上取得的进步,在评价时本着鼓励与理解的原则,帮助学生建立自信,随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自评与学生互评、小组评价等,让学生能够正确、全面地认识自身,改正自身在课堂表现中的不足,教师还可以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在这一次课堂运动中最大的优点,让学生意识到自身的长处,培养学生的运动自信,调动学生的运动积极性,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

三、结束语

小学阶段是学生打基础的阶段,在这一阶段,学校的引导非常重要,甚至能够影响学生未来的发展,将素质拓展训练融入小学体育教学,对增强学生体能、提升学生心理素质、培养学生思维等都有着积极意义。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深入探索素质拓展训练融入教学的方法,对学生进行积极正向的引导,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智力、体力等,促进学生更加全面健康地成长与发展。

猜你喜欢

身体素质素质运动
工艺美术教育审美素质的培养
锻炼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身体素质对篮球技战术发挥的影响
足球专项身体素质练习与足球技能学习成效的相关性研究
不正经运动范
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用好“变”的态度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
疯狂的运动
素质开发完全图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