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21-12-31许华彤

科学咨询 2021年5期
关键词:教学法创设课文

许华彤

(广东省湛江市第二十九小学 广东湛江 524000)

小学阶段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时期,也是打好学习基础的关键阶段。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选择科学合理且富有趣味性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打好基础,促进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采用情境教学法展开教学,已经逐渐成为当下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教学方式,所取得的教学成效也深受广大教师的认可。

一、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语文是一门重要的基础性学科,对学生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的提高以及思维能力的开发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在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仍然会出现学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主要就是因为教师的教学内容和形式不具有较强的吸引力,长时间下去,会让学生逐渐失去对语文知识学习和探索的积极性,从而极大地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想要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就需要教师对小学生的真实想法进行及时的了解和掌握,并在这一基础上对教学形式进行积极创新。

情境教学法是新时期下产生的一种教学效果比较明显的新型教学方式,这种方法的应用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使他们更好地认识到学习语文的乐趣。应用情境教学法,需要教师将教材内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结合起来,增加师生、生生之间的有效互动,鼓励学生在教师所创设的教学情境中进行交流、探讨,让他们共同对作者的真实想法或写作意图进行深入探究[1]。在具体实践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进一步了解学生的真实学习情况,并做出教学内容和进度的调整,让学生在良好的学习环境中将自己的认知和情感结合起来,从而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加深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二、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创设实物教学情境

可以说,小学是学生认知发展的启蒙阶段,尤其是对中高年级的小学生来说,他们的大脑中已经逐渐形成了初步的运算结构,其思维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而在这一阶段,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与他们生活中对具体实物的认知是不可分割开来的,否则会制约学生想象力的进一步发展[2]。因此,语文教师在展开情境教学时,应该注重实物课堂情境的创建,可以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创设实物情境,或者让学生对实物的特点进行观察、描述、分析和研究,然后再由教师作总结性的补充,从而收获较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例如,教学《落花生》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应用情境教学法展开教学,组织学生先对课本内容进行预习,并根据课文内容对实物进行观察,从而有效加深学生对花生更深层次的认知。在课堂上,教师准备好落花生供学生进行多方面的观察,并鼓励他们将自己的观察结果分享出来,如从内心方面:花生外表一般,但默默为人们付出,内心极美;从外观方面:花生长得像阿拉伯数字8等。然后让学生将自己的观察结果记录下来,并与课文内容进行比较,学习和了解作者的写作角度及写作手法,随后教师引导学生了解和明确花生所体现的品格,从而感悟文章的中心思想,让教学内容得到深化。

(二)创设表演教学情境

创设表演教学情境主要是希望学生可以通过对人物角色的扮演,对人物有一个更加深入的印象和理解,因此,教师可以根据教学任务和目标,适当地组织学生进行课文中的角色扮演活动,或有必要,教师还可以根据课文中故事情节的发展,适当合理地增加一些必要角色,从而有效提高学生在课堂学习活动中的参与感。只有学生与人物角色真正融合时,才能让他们切实体会到角色的内心活动或情感,从而与角色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相关知识。在学生表演的过程中,教师还应该及时关注每一位学生的表现及相关细节,并对他们进行内容理解的考核。

例如,教学《将相和》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文章内容进行预习,对课文中的人际关系、故事情节、背景知识等有一个大概的掌握,然后组织学生进行角色人物扮演活动,让他们真正融入课堂学习。教师引导学生针对将相之间的“和与不和”为线索,对文章核心进行探索,引导他们在扮演中对人物形象、个性特点等进行思考分析,比如,让几名学生自由选择蔺相如、廉颇、秦王等角色进行扮演,教师为他们准备好“台词”,让孩子们可以通过语言表述来揣摩人物心理,对完璧归赵的故事情节有一个整体性的了解和把握;或者考虑到表演的场景相对较多这种情况,教师可以选择一个比较精彩、典型的片段让学生表演,从而让教学更高效[3]。这样,学生通过表演主动感受人物情感和特点,对文章线索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可促进他们学习蔺相如和廉颇身上的良好品质,也能一定程度上渗透德育教育。

(三)创设问题教学情境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问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能更好地实现学生、教师、教材三方面的对话。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并结合课文向学生提出问题,通过一些具有递进性的问题提高学生对答案的探索欲,引导学生主动对文章内容进行探索,从而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样,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如果能够掌握学习语文的方法,就能无形之中让他们对问题的思考、分析能力得到有效训练,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例如,教学《圆明园的毁灭》这篇课文时,教师需要根据文章内容设计一些具有层次性的问题,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对问题和文章进行探索,从而让他们在问题教学的情境中学习并掌握相关语文知识。教师可以设置以下问题:课文中,有哪些段落介绍了圆明园曾经的辉煌?又有哪些段落写了圆明园的毁灭?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语说一说圆明园的布局有什么特点。课文中最后提到“凡是”“统统”“任意”等字眼,你能从这些词语中体会到什么?你对于是否需要重建圆明园的态度或观点是什么?并说出理由。然后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问题进行交流讨论[4]。如此,学生就会在求知欲的驱动下,逐渐让自己融入课堂教学,这能极大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提高语文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

三、结束语

总之,运用情境教学法展开小学语文教学的方式方法还有很多,需要语文教师不断探索和创新,丰富教学形式和内容,从而更好地为学生展开情境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猜你喜欢

教学法创设课文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背课文的小偷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高中数学实践教学法的创新策略探讨
“简约数学”创设简约课堂
背课文
“假弱”教学法你用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