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开展生活化教学的实践研究

2021-12-31张庆军

科学咨询 2021年5期
关键词:数学知识教学方式生活化

张庆军

(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鲁巷小学一分校 湖北武汉 430070)

随着现代教育制度的深化改革,素质教育越来越受到教育行业及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对小学数学教学也有了新的要求,即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要做到生活化。但纵观我国小学数学教学现状不难发现,学生学习兴致不高,甚至厌倦数学这门学科,学习成绩不佳,教学效果不是很理想。其主要原因还是教学方式和理念存在一定的问题,没有真正把数学教学与生活相结合,使学生学起来感觉枯燥无味。对此,本文主要从分析小学数学教学现状,以及开展生活化教学的实践策略[1]。

一、我国小学数学教学现状

(一)数学教学中缺乏生活化目标

传统数学教学模式下,教师只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总是以分数定能力。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本身缺乏生活化教学目标,没有给予学生数学学习生活化的目标导向,不能通过数学生活化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思考以及逻辑思维等能力,使学生不能真正把数学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甚至使学生产生“数学无用论”的错误思想。小学阶段是学生教育的启蒙阶段,更是学生认识世界、体验生活的初级阶段,小学数学更是以后学好数理化的基础课程,只有从小夯实基础,才能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游刃有余。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把数学教学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努力开展生活化教学,使生活化教学不再是一种口号。

(二)数学教学与实际生活相分离

在新课改的要求下,数学教学生活化被逐渐应用到课堂上,然而有些教师在运用这一理念时,并没有深入理解教学生活化的真正内涵,还是停留在表面,使数学教学与实际生活出现分离的现象。导致这一现象的最根本原因还是教师重成绩轻生活,虽然教师有生活化教学理念,但是没有改变教学方法,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一味地注重理论知识教学,坚持以分数来定学生的能力。另外,教师即使努力执行生活化教学,切身实际行动,但由于缺乏相关的教学经验,还是达不到教学生活化的效果,使数学教学与实际生活不能有机结合在一起[2]。

(三)数学生活化教学方式单一

由于小学生的身心发育状况不一,存在个体差异,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及吸收能力不尽相同。课堂上教师大多采用一对多的教学模式,有的学生在短时间内就能接受、吸收并消化新知识;而有的学生接受新知识的能力比较弱,甚至跟不上教师讲课的进度。其中,教师的教学方式单一是造成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数学学科本身就枯燥无味,加上教师教学方式的单一,学生学习起来就更加缺乏兴趣,不能开发学生的想象力。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游戏化教学、多媒体教学、情景化教学等已经在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但许多教师并没有真正发挥它们的使用价值,没有真正把这些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应用到课堂中,使学生不能多方面感知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3]。

二、小学数学课堂中开展生活化教学的实践策略

(一)树立生活化教学观念

教师是教育的主导者与引导者,是学生学习生涯中的引路人。小学生的年龄比较小,可塑性较高,对事物的认识能力、判断能力和学习方法等都需要教师给予正确的引导。因此,教师首先应该树立正确的教学观,新课改要求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教师在进行生活化教学时要有意识地摆脱传统模式下应试教育的思维,努力把数学知识与生活相结合,教师也要把这种生活化教学观念灌输给学生,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其在生活中探索数学知识,使数学更好地服务生活[4]。例如,教学三年级上册“测量”时,教师要有意识地把这节课的内容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从学生的身边寻找数学素材。可以让学生测量生活中的物体,如课本、书桌、铅笔的长度等,也可以测量学生的身高、胳膊、腿的长度等,并记录下来。这种看似简单的生活素材,却能很好地与教学内容结合起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数学对生活有重要作用,从而爱上数学。

(二)合理开发与应用数学教材

小学数学教材是教师组织教学的重要载体和依托,教材是学生学习的精华。新课改背景下,教材更注重学生的心理特点,旨在让学生在愉快的体验中学习;教材也更重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精选现实生活中的素材,让学生深刻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另外,教材有很大的开放性和弹性,给教师与学生留出了开发、选择和拓展的空间,更好地做到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并善于挖掘教材中与学生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的素材,拉近教材与实际生活的距离,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例如,学习四年级上册的“条形统计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统计班里小朋友穿衣服的颜色,然后绘制条形图。让学生把身边的事情通过数学知识来描绘,能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条形统计图的意义。在条形图的基础上,教师可以适当延伸出柱状图和饼状图,让学生有所了解,对于学习上精力富裕的学生,教师可引导其进行课后拓展学习。

(三)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

数学虽然源于生活,但具有抽象性。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选取典型、学生所熟悉的生活素材,使学生更加形象地理解数学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比如,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教学的应用,通过微课的形式,把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通过简短、精悍又富有情景化的内容,形象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能让学生高效学到数学知识,体会到数学知识与我们生活的紧密联系。例如,教学四年级上册的“亿有多大”时,这一节主要是让学生学习、认知较大的数字。教师可以制作关于生活中较大数字的微课视频,通过多维化、立体化的方式向学生展现生活中的事物。比如一个人有多少根头发,大脑有多少个神经元等,也可以结合其他生活知识,讲解恐龙距今多少年、牛郎织女星相距多远、银河系有多大等。通过微课的形式,将生活化的视频生动地展示出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数学课堂变得更有活力。

三、结束语

总之,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对学生学好数学、提高数学素养有重要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把数学问题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无处不在,感受数学的魅力。学生能够熟练、灵活地把数学知识学以致用,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不仅能锻炼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还能使学生明白学习数学的目的,从而更加热爱数学。

猜你喜欢

数学知识教学方式生活化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优化教学方式 提升初中语文教学质量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灵活采用教学方式 提升语文教学效率
以“问题化教学”为导向 有效转变物理教学方式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