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史料实证素养培养策略研究

2021-12-31刘建生

科学咨询 2021年5期
关键词:充分利用史料高中历史

刘建生

(宁夏中卫市职业技术学校 宁夏中卫 755000)

实证是历史学习中必须具备的历史学习意识,因此史料实证的教学也是历史教学中的重难点,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跟随新课改的步伐,增强学生分析、研究、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一、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素养的必要性

中国一向注重历史经验的总结,之所以学习历史也是为了研究历史的振兴,了解历史规律,在历史中总结经验。史料实证可为学生学习历史,加深对历史的理解起到良好的铺垫作用,保证学生在历史资料准备的前提下学习历史,研究历史,从而进行分析总结,提高学生的历史责任感。

二、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素养的策略

(一)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素养

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多媒体教学设备涌入课堂,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化设备,改革传统的历史教学模式[1],利用PPT课件将史料以视频、音频的形式直观呈现在学生面前,或者运用微课的形式,复原再现历史事件,促进学生形成史证意识,从而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

例如,关于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这部分内容,教材围绕十四世纪到十六世纪欧洲人物精神发展的这个主题,将文艺复合和宗教改革放在一起,讲述两大运动对当时世界的政治和文化造成的影响。教师首先在大屏幕上投放当时希腊的群雕《拉奥孔》,展现出当时工匠修复的这座雕塑,询问学生“同学们,你们看到这座雕塑会觉得震惊吗?我觉得一定不会。但是当时,意大利人感到十分不可思议,那他们为什么震惊?我们需要结合自己之前所学的知识,想一想当时那个特定的时代背景下,文艺复兴为什么会发生。”教师在引入这一节的内容时,引导学生运用史料实证,考虑文艺复兴发起的原因,之后再播放文艺复兴前,欧洲社会所处的基督教神学统治下人们的生活,从侧面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的素养。

(二)充分利用问题教学法,吸引学生史料实证的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教师要学会在课上合理运用提问的技巧,充分利用问题教学法,将历史课程的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结合,为学生设置悬念,以此激发学生的史料实证兴趣,吸引学生通过自己行动搜集史料,找寻问题的答案[2]。

例如,讲解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这一章节时,第一课“顺乎世界之潮流”,首先要让学生了解近代思想先驱者学习西方的思想,知道先驱者所面临的困境。那么,教师可开篇提出这样的问题,“针对这一章节的题目,同学们想一下鸦片战争前后至二十世纪出这一段时间,所谓的世界潮流指的是什么?当时中国的社会背景又是怎样的呢?同学们自己搜集一些当时西方的技术以及制度等,将中西方的历史资料进行对比,找出问题的答案。”教师在提出这样的问题之后,首先为学生设立疑问,引导学生针对问题答案收集有关的史料,让学生结合自己收集的史料思考问题,从而认识到当时清朝的腐朽,加之西方的侵略,国人受到经世致用思想的影响,涌现出一大批近代思想先驱者,如林则徐、魏源等,教师再具体讲解相关的历史知识,通过问题教学法,为学生设下悬念,激发学生史料实证的兴趣。

(三)充分利用历史高考试题,提升学生运用史料实证的能力

学生能够灵活运用自己所知的史料,能够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从而重现真实的历史是近年来高考试题所要求的学生需要具备的历史能力之一[3]。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史料分析在高考的历史试卷中比重不断上升,充分体现了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素养的重要性,因此,教师在讲课时,可以充分利用历年高考试题,提升学生运用史料实证的能力。

例如,2018年全国高考文综二卷35题:20世纪60-70年代,法国、联邦德国和意大利北部原本落后的农村迅速实现了机械化,数百万农民成了相对富裕的农场主,这一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备选答案中的四项都涉及了相关概念,诸如马歇尔计划、西欧一体化、福利社会、布雷顿森林体系。每一个概念的含义及相关史料的掌握都是这个题目的关键,教师便可以引导学生灵活运用史料解决问题。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史料认证素养,在很大程度上能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及研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在历史学习中自主地思考、筛选出正确的史料,可提高学生的历史认知能力,提升学生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使学生领略到历史学科的魅力。

猜你喜欢

充分利用史料高中历史
谈高中历史教学情境的创设
图像史料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吕振羽史料学理论与实践
五代墓志所见辽代史料考
史料整理:认识中国武术的一条路径
高中历史自主探究教学的实践探索
史料二则
遵循记忆规律 提升高中历史学习效率
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 充分利用妇女之家做好妇联家庭儿童工作
试论小学数学教学中对错误资源的有效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