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初中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策略

2021-12-31陈安华

科学咨询 2021年5期
关键词:荣誉感德育工作德育

陈安华

(重庆市武隆区长坝中学校 重庆 408500)

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深化改革,德育工作的重要性越来越突显,初中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最为关键的时期之一。班主任是整个班级的领导者,除了要做好日常教学工作,还要做好班级各项事务的管理工作。班主任是在校期间和学生接触最多的教师,故承担了德育工作的主要责任。据此,本文从初中班主任的角度出发,着重探讨了在德育工作中实施激励策略的有效方法,以期提高德育质量,推动学生全面、健康发展[1]。

一、初中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实施激励策略的意义

德育是初中班主任的一项重要工作。强硬地传授德育知识的教育模式,会阻碍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学生只能被动接受教师传授的德育知识,这样的教学方式容易让学生对德育知识的学习产生抵触情绪,德育质量也无法得到保障。激励策略在德育工作中的应用,能够减轻班主任的负担。初中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落实激励策略,能有效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观念都会有明显的提升,学生也可以明确今后在学习中遇到问题时的正确处理方法。并且,通过激励策略,能树立学生的自信心,无论是学生的思想还是综合素质,都能得到进一步提升。激励策略的落实,能促进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高效完成,在今后的德育工作中,教师要注重激励策略的运用,从而进一步提升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质量[2][3]。

二、初中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有效实施激励策略的措施

(一)尊重学生,主动与学生沟通交流

班主任是学生学习的榜样,在开展德育的过程中,班主任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学习观念,这样才能实现提高学生思想素质的目标。初中班主任在进行德育工作和管理班级的过程中,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其遇到的问题,主动与学生沟通交流,给予学生充分的尊重,实现对学生的激励。不仅如此,班主任在与学生交谈的过程中,要充分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兴趣爱好,并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选取适合的德育方式,实现对学生的激励,让学生的德育素养得到一定的提升[4]。

(二)积极转变自身德育理念

作为开展德育的主体,初中班主任应该意识到,要想提高德育质量,需要及时转变观念,这样才能保证德育工作有序进行。班主任认识到德育的重要性以后,要强化学生的德育意识,并为学生提供更多表达的机会。对于学生所面临的困难,教师要尽力帮助解决,并根据学生的表现及德育意识的形成情况,给予学生适当的鼓励和表扬,这样能有效实现对学生的激励,学生的德育素养也会因此得到一定的提升,班主任在收获良好德育效果的同时,也能促进学生健康成长[5]。

(三)强化班集体荣誉感,产生激励作用

个别初中班主任在实施德育的过程中,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都存在一定的缺陷,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德育的实施。激励策略是最有效的教育方式之一,能够实现对学生的情感触动,有助于提高德育工作的质量。初中班主任可以通过强化班集体荣誉感,产生激励作用。为此,班主任在日常教学中要注重培养成绩和品行都能获得全校师生认可的学生,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带动全班同学共同进步。初中班主任还可以引导班级学生参加学校组织的评比活动,并要求学生做到争先创优。不论是课堂纪律还是卫生评比,班主任都要全身心付出,这样不但能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良好的道德品质,还能够借班集体的荣誉感对班级全体学生产生激励作用,使德育得到有效落实,学生得到全面发展[6]。

(四)给予学生适当的奖励

要想更好地落实德育工作,离不开完善的奖惩制度,奖惩制度是否完善会直接影响激励策略的使用成效,但需要注意的是,奖励要适度,否则会失去效用。在德育工作中,班主任要采取激励策略进行德育教育,将奖励措施渗透到德育教育的方方面面,充分发挥出激励策略的作用。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初中阶段是开展德育最关键的时期,班主任除了要注重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更要注重德育的有效落实。在德育工作中采取激励策略,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德育质量和效果,促进初中生更好地发展。

猜你喜欢

荣誉感德育工作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这是我们要的集体荣誉感吗
Heart to Heart with the CPC与党同心
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浅谈班级集体建设与集体荣誉感的培养
班主任如何做好德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