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园园本课程审议的实践与思考
——以《尚美》园本课程研究为例

2021-12-31施维平

好家长 2021年10期
关键词:尚美园本课程内容

文 施维平

幼儿园课程审议是幼儿园课程开发的重要环节,也是幼儿园课程问题得以解决、课程决策得以形成的过程。南京师范大学虞永平教授曾对幼儿园课程审议的意义、内涵、作用、类型和模式,提出了本土性的理性诠释。他指出:“幼儿园课程审议以幼儿园课程的实施及建设为目的,也就是对幼儿园课程的实施过程及相关情境进行深入考察、讨论和分析,以便对相关的内容、策略等做出选择。”幼儿园教师是课程审议的主体。我园以《尚美》园本课程研究为抓手,让课程更加以幼儿发展为本,更加适合幼儿需要,同时实现教师之间的互利共享,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一、课程前审议——着眼建构,多元对话

课程实施前的“前审议”,重在确立计划、实施方案并进行全方位的建构。教师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实施前的集体审议:主题名称与实施时间的确立;目标的确定(关注班幼儿年龄段特点);内容的选择(课程内容与目标的关联性;课程内容与幼儿兴趣、发展水平、发展需要的关联性;课程内容对幼儿身心发展、情感态度、认知能力等方面的价值;课程内容与幼儿已有经验、水平及发展可能性问题的适应关系等);实施方案设计(主要讨论课程实施的组织脉络以及各环节中的转化关系,教育策略等);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通过集体“前审议”,教师完成框架建构,为班本化课程实施奠定基础。

以大班《探秘秋天》为例,在背景分析的基础上,教师将目标设立为:体验自我成长的美(调查记录、合作交流、解决问题、获得经验);发现自然生态的美(感受、表达):感受社会文化的美(了解关系、实践获得)。教师根据目标对课程内容有针对性地进行选择、筛选与重组,形成课程网络框架,为课程实施服务。

二、课程中审议——优化活动,追随发展

课程实施是一个动态化的过程,教师在进行“中审议”过程中把更多的焦点放在追随幼儿、关注幼儿的兴趣、各种经验与行为表现上,通过班内审议和平行班审议两种形式,教师相互提供建议、问题和解决途径,给予启发、支持和帮助,促进课程实施。

(一)班内审议

班级是幼儿一日生活的主要场所,幼儿园课程的研究和实践都应以班级为基点,在班级生态中孕育和生长。

班内的审议内容主要包含:分析班内幼儿的已有经验、兴趣和发展需要;分析班内可利用的资源;讨论哪些内容更适合本班幼儿,哪些需要替代、补充;讨论实施过程中需要投放的材料以及对不同层次的幼儿如何提供不同的帮助;发现幼儿的兴趣点生成项目活动等。

班内的课程审议,教师用“发展性”的眼光去审议,做到在原有的预设基础上进行适当的整合与超越,满足幼儿的真正需要与兴趣,使各个班级的课程兼具共性与个性,使《尚美》园本课程有着更为生动、具体、个性化的演绎方式。

(二)平行班审议

平行班审议主要包括分享自己实施过程中的心得和好的做法,提出遇到的问题和困惑,探讨环境创设、活动中的调整策略等。以大班《自信的中国人》为例,教师针对课程实施的情况,讨论如何随着主题的推进提供新的区域游戏材料?如何在一日活动中有机整合各种有利因素?如何挖掘家长教育资源?哪些内容不切合幼儿的实际?需要做怎样的修改和调整?有的班级结合“京剧脸谱”美术活动,在美工区提供京剧脸谱供幼儿欣赏,同时提供轮廓图让幼儿设计装饰;有的班级根据“悦读”园本特色,在班级各个区域提供各种关于风景民俗的图书供幼儿翻阅,为他们提供学习支架;还有班级在组织中秋节活动时,充分利用家长资源,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家长助教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平行班审议中,教师进一步明晰问题,并通过同伴援助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师的经验由点滴、零碎逐渐趋向成熟、系统,最终达成共识,真正发挥了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共同进步的作用。

三、课程后审议——反思积淀,提升智慧

一个主题活动完成后,我园要求每个班必须有一个“回头看”的环节,即课程后审议。目的是将教师个体有价值的经验与同伴分享,论证的是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一种实践、一种策略及其成效的价值。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将着力点放在反思目标的达成、幼儿的能力发展与教师自身的教育行为等方面。例如,游戏是否成为幼儿主要的学习方式;幼儿是否在生生互动、师幼互动中主动探索、积极实践,亲历体验的过程,从而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否采用积极的态度、策略去有效地满足幼儿的需要,从而推动幼儿更深层次的探索等。

以中班《凝聚秋天的美》为例,在三周的活动中,教师都以幼儿的兴趣为出发点、以幼儿为主体开展系列活动,各个活动都是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但是在审议时,有的教师对“参观水果店”这个环节提出了改进建议,认为体验生活走进自然,虽然符合教育生活化的特点,但水果店平时生活中耳熟能详,不如调整为参观农场,那里资源更为丰富。不仅可以让幼儿现场感受秋收的景象,开阔眼界,积累经验,还可以得到全面的锻炼,有利于活动的开展。

从教师的反思与交流中可以发现,教师的课程意识明显增强,注重将视线回归到幼儿身上,幼儿个体兴趣和需要得到了充分的尊重和满足,获得了更好的发展。同时,教师通过“后审议”引发反思,教师的个体探索与经验转化成共有的经验,形成了新思想、新策略,以及更为丰富的实践性学识,提升了团队的教育智慧,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猜你喜欢

尚美园本课程内容
基于“课程内容六要素”的绘本文本解读路径探析
日本中学家政课中的劳动教育——基于“技术·家庭”课程内容分析
实施精准园本培训 建强培优教师队伍
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的现状及改进方法
析课程内容 谋教学佳策——“数的认识”模块知识的教学思考
关于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现状的研究
求真 向善 尚美
试论尚美引领下小学体育课堂的教学实践
起底园本课程实施中的“碎片化”现象
苦涩的蜜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