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催游戏精神生根 助课程建设发芽

2021-12-31宋晓娟

好家长 2021年10期
关键词:情境探究游戏

文 宋晓娟

当今幼儿教育存在两个核心,一个是游戏,另一个是课程。只有实行游戏课程化,才能把游戏和课程有效结合。我园生长课程建设倡导将探究活动与游戏活动巧妙融合,让幼儿在游戏中得到学习与发展。

在实施游戏课程化过程中,教师引导幼儿自主参与社会情境活动,开展一些有趣味的问题探究,并在模拟场景中将探究与想象转化为游戏行为,使教学情境自然地融于游戏情境中,沿着自我探究的走向发展游戏。

一、实景探究,以生活实践为“游戏源泉”

大自然、大社会,都可以作为幼儿游戏的出发点,都可以让幼儿深入其中探究。因为,生活本身就是一种实践,一种参与,一种体验。

(一)自发生成,自主探究,亲历感受

幼儿对自主生成、自主探究的游戏充满兴趣,愿意调动全部的智慧探究、研究、发现、尝试。同时,不同年龄的幼儿有着不同的生活经历,有着各自感兴趣的生活中的事物,从而引发不同的探究主题。

小班:生活范围相对狭窄,有强烈的模仿欲,漂亮的糖果、好吃的点心、香香的牛奶等都吸引着幼儿,“糖果屋”“点心屋”“牛奶屋”“汽车”等探究主题由此生发。

中班:生活范围逐渐扩大,幼儿已经不再满足于模仿家庭生活,渴望参与到社会生活中,“农贸市场”“超市”“美发厅”等引起幼儿强烈的好奇。

大班:随着交往范围的扩大和成人有意识地引导,幼儿的足迹遍布社会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逐步敏锐的观察能力和探究欲使幼儿不再满足于感受,更愿意进一步探究,愿意用自己的方式将所见所闻展示出来。在“童装店”里对服装进行测量、设计、买卖,对衣服吊牌上的信息进行探究等活动自然生成。于是,“童装店”“影楼”“书店”“地铁”等都成为幼儿一探究竟的游戏主题。

当然这些主题,并不固定在某一个年龄段,或是某一个时期。有些主题会随幼儿的兴趣逐渐消退,而有些主题在经过一段时间后,幼儿仍有兴趣,从而生成更多有趣的问题,游戏就可以继续延伸。

例如,“汽车”主题游戏,可以一直从小班到大班,不断拓展和探究。

(二)问题探究,同步游戏,引申新题

游戏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探究与幼儿的游戏同步进行,会以幼儿生活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为契机,不断引申出新的活动内容。

在游戏过程中,不时产生需要解决的问题,不断出现有冲突的情境,游戏的开展过程就是幼儿解决生活中问题的过程。幼儿在解决问题中综合地运用了调查、观察、讨论和记录,通过游戏积累生活经验,学习社会交往,适应社会生活。

例如,“超市”游戏,首先,幼儿会提出什么地方有超市、超市里有哪些东西、超市到底是一个什么地方、为什么会有超市等一系列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就是实景参观、集体调查、分类统计等;接着,幼儿又会提出新问题,如在自己的班级中开超市需要什么、超市里有哪些工作人员、怎样让他人知道有这样一个超市等,而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就是幼儿通过创意制作、讨论分工等方法来解决;最后,幼儿还会生成出更多问题,如超市有外卖吗、超市有新品种如何宣传等。

总之,这些活动都是幼儿在真实的生活环境,或是与教师、同伴、家长一起构建的模拟游戏环境中进行的。无论是在哪个游戏阶段,幼儿的探究都贯穿整个游戏的始终,是一个动手、动脑、动口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二、师幼同构,以动态生长为“游戏蓝图”

游戏内容对于幼儿来说,不是预设好的、固定的、静态的,更不是一幅事先勾勒好的、广而试之的一个“游戏蓝图”,而是多变的、丰富的、不断生成的。它引导幼儿置身于丰富多变的教育情境中,让幼儿在真实的或者一个模拟的社会情境中去探索。

(一)共同参与,不断调整,动态生长

如果说游戏目标是一幅“蓝图”,它不是由教师单独绘就的,而是由教师和幼儿共同在丰富的现实生活中不断绘就。游戏也是由教师和幼儿共同建构、共同参与。游戏的整个过程随着教师和幼儿的互动不断生发,从而不断产生新的活动内容和形式。

例如,中班“农贸市场”游戏,不同的班级构成不同的游戏:有的班级从参观调查菜场入手,着重关注构建农贸市场的框架;有的班级关注需要购买什么品种、每个品种的菜需要多少数量等。

(二)弹性探究,不断拓展,全程实践

教师给予幼儿最大限度的探究空间,让每个探究主题的广度和深度,都可以随幼儿的兴趣水平而变得有弹性。幼儿在这个富有弹性的探究天地里全程参与,如材料的收集、环境的创设、规则的制定、内容的拓展等。游戏不局限于每天的固定时间,可以拓展到一日生活中。

三、多元整合,以自主发展为“内在动力”

(一)游戏形式的“多元”

游戏形式是多元的,既有幼儿自主的游戏活动,也有小组、团体、亲子的探究活动。

例如,“茶社游戏”中,幼儿自主收集材料,记录所见所闻,然后分小组研究并制作“茶社”里的桌子、茶具……最后,家长也参与进来。

(二)游戏内容的“多元”

多元显现既包含家庭、幼儿园、社会的活动,又整合了领域、项目等。探究活动与幼儿活动融为一体,游戏的材料、规则、交往行为都是通过幼儿的探究而来。幼儿又通过游戏不断地生发出新的探究内容。“茶社游戏”就整合了多个领域(见表)。

(三)幼儿发展的“多元”

幼儿在游戏中获得的发展是多元的。在活动中,幼儿将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有机整合与迁移,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以运用。幼儿会通过一些有意义的活动,如制作与包装、设计价目表、广告宣传、物品买卖、角色分工等,自然地将自己在数学、艺术、交往等方面获得的认知经验进行一个巩固和拓展,不断地寻找问题解决策略。

游戏蕴藏着深远的教育价值,蕴藏着丰富的教育契机,潜藏着坚实的生长扶梯。师幼双方能在游戏中学会探究的方法,享受探究的过程,体验探究的乐趣。让教师一起从游戏出发,寻找生长点,催游戏精神生根,助课程建设发芽,让幼儿在轻松愉快、丰富多彩的游戏中,获得个性和能力的发展。

猜你喜欢

情境探究游戏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情境新颖的概率问题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类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爆笑游戏
第八章直接逃出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