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寻劳动之源 觅生长之乐
——以小班“小兔的菜园”微主题活动为例

2021-12-31

好家长 2021年10期
关键词:小白小兔萝卜

文 顾 甜

《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指出:“支持幼儿在接触自然、生活事物和现象中积累有益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教育的契机蕴藏在幼儿生活中,当发现幼儿对小兔产生浓厚兴趣时,教师决定支持幼儿进一步去体验、探究。班级自然角的一只白兔、一只黑兔引起了幼儿的注意,幼儿和两只小兔的故事就在一天天相处中延伸开来。刚开始,幼儿从家里带来食物喂小兔,几天后幼儿的兴趣便减弱。这时,幼儿园种植园发出了招募通告,教师提议给小兔种一些食物,幼儿的积极性一下子被调动起来。

一、探索——萝卜发芽的秘密

《指南》在社会领域目标中指出:“幼儿自己的事情尽量放手让他自己做,即使做得不够好,也应鼓励并给予一定的指导,让他在做是中树立自尊和自信。”对幼儿来说,真实的探索操作是更感兴趣的学习方式,小菜园里种萝卜的故事就此产生。

10 月中旬,幼儿第一次播下了萝卜籽,经过半个多月的浇水观察,发现萝卜几乎没有发芽。有的幼儿说:“我爷爷种过萝卜,我去问一问就知道了。”于是,幼儿回家后向爷爷奶奶请教。原来天气冷了,没有及时保暖,所以萝卜没有成功发芽,现在这个气温可以尝试把小萝卜移植种下去。

11 月初,幼儿带来了小萝卜苗进行移植。这是幼儿第一次挖坑种菜,即使把萝卜苗挨在一起种,教师也尽可能地放手让幼儿实践,只有幼儿真正自己做了,才会有最真实的体验与感受。3 天后,幼儿却发现萝卜苗叶子蔫了、黄了。幼儿又去求助家长,原来移植小萝卜需要把叶子剪掉,这样就可以把更多的营养给小萝卜,小萝卜才可以成活。

教师和幼儿一起回顾梳理两次种萝卜的经验,接下来该怎么办呢?教师把问题抛给了幼儿。幼儿说:“我们再种一次。”这次,幼儿知道了播种的时候要给种子保暖,在教室里找到了美工区的桌布给种子保暖。第三次播种后,幼儿每天去萝卜地掀开桌布观察。一周后,幼儿欣喜地发现萝卜终于发芽了。

虽然错过了种植萝卜的最佳时机,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幼儿通过讨论、操作、探索、合作、观察等方式,主动获得新经验,真实动手动脑地解决问题,这才是幼儿在活动中应当获取的。

二、感悟——“小白”生命的逝去

《指南》在社会领域目标中指出:“支持幼儿在接触自然、生活事物和现象中积累有益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知。”例如,和幼儿一起通过户外活动、参观考察、种植和饲养活动,感知生物的多样性和独特性,以及生长发育、繁殖和死亡的过程。一天,幼儿去给小兔子喂食,突然发现“小白”不动了。幼儿围了过来,一起喊“小白”起床,但是“小白”依然不动。小班幼儿对于生命的逝去是模糊的,幼儿以为它只是生病了,治好了以后还会回来。为了帮助幼儿了解生命的逝去,教师组织幼儿一起阅读绘本故事《我永远爱你》《天堂的问候》。生命逝去是自然规律,虽然永远看不到“小白”了,但是可以把思念留在心里。

幼儿一致决定为“小白”举行一个简单的告别仪式,就在小木屋旁边的桃树下。幼儿挖了一个坑,让“小白”安详地躺在里面,埋好土以后,幼儿围着土堆静静地低着头,嘴里轻轻说着:“‘小白’,我们永远爱你,我们会想你的。”

这一段对于生命的认知是真实的、真挚的、感动的。幼儿每天给“小白”喂食,和它聊天,看着它玩耍,为它种菜,感情就在一天天生根发芽。所以,当再也看不到“小白”的时候,幼儿对它的思念就油然而生,这是任何书本都替代不了的情感教育。

三、实践——照顾“小黑”的计划

幼儿的学习是主动建构的,教师需要发现幼儿的已有经验,发现幼儿主动学习与实践的内部因素,发现幼儿是如何建构对事物的认识和理解。为了保护“小黑”平安过冬,幼儿回家后和家人进行了讨论,制定了更好地照顾“小黑”的计划。例如,注意“小黑”的饮食、让“小黑”暖和一点、陪它一起玩等。第二天,几个幼儿带来布、旧衣服、旧毯子给“小黑”保暖,但是这些材料还不够,幼儿又在幼儿园里寻找保暖材料。在木工坊,墨墨看到了一块大木板,动手改造成小兔的小木屋,并在小木屋里铺上小毯子。“小黑”的“家”搭建好了,幼儿兴奋地说:“这样,‘小黑’就可以过一个温暖的冬天啦。”

到了星期五,幼儿又开始担心双休日没有人照顾“小黑”。优优凭着丰富的照料经验获得一次机会,原本早上会赖床的她竟早早地起来了,她说:“我要喂‘小黑’吃早餐了。”当家人想要去喂“小黑”的时候,她马上过来制止,并且告诉家人:“不能喂太多,兔子会吃撑的。”她还时不时陪“小黑”聊天、玩耍;担心“小黑”晚上会冷,又给它垫了一条旧毯子;和家人一起清理兔笼……家长在《双休认养日记》中这样写着。

劳动实践不等同于教育,但教育与劳动实践可能在经历同一个过程。正是因为幼儿的喜爱之情,在改造“小黑”的“家”,写认养日记,幼儿分享以及和家长交流中,教师感受到幼儿非常关心“小黑”,主动为“小黑”创造更舒适的活动环境,并且能够积极地运用劳动实践去照顾“小黑”,用适当的方式爱护“小黑”。在一幕幕照顾“小黑”的劳动实践中,创造性思维和动手能力随之发展。

四、体验——相伴玩耍的乐趣

教师通过观察了解幼儿的成长过程,通过对幼儿行为和语言的解读,进一步理解幼儿的发展情况和需求,根据需求从而提供相应的支持。在接下来的照料中,教师观察到幼儿在和“小黑”聊天的时候,非常想让“小黑”出来和大家一起玩。但幼儿也担心小兔可能会到处跑,走丢了怎么办呢?幼儿在小菜园讨论后,决定让小兔在旁边一个没有水的小池子里玩,做个“围墙”挡住小兔。于是,教师提议幼儿在幼儿园里找一些可以做“围墙”的材料,生发了一次和“小黑”一起玩的活动。

幼儿找到了大型塑料玩具,一起用塑料玩具在小池子边上围了一圈。“围墙”搭好以后,幼儿把“小黑”从“家”里请了出来。有的幼儿给“小黑”喂食物,有的幼儿陪它聊天,有的幼儿给它摘菜,还有的幼儿给它加固“围墙”。正是因为幼儿、小兔和种植园亲密接触,对这些事物是熟悉的、有感情的,所以幼儿会发自内心地喜欢这样的活动,每个幼儿都非常投入。

真实的教育要注重幼儿主动探究、解决问题、动手操作的能力以及发散思维等方面,幼儿通过自主选择、自己动手、自己探索,从而真切地感受动植物的生长变化和动植物生命的存在。

猜你喜欢

小白小兔萝卜
“咯咯哒”
小白找朋友
萝卜蹲
买萝卜
帮小兔逃跑
骄傲的小兔
万能的小白
“大鸡蛋”变身
小兔看病
种萝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