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种植区的深度学习:从泥土里“长”出来的课程

2021-12-31朱秋勤

好家长 2021年10期
关键词:种植园向日葵幼儿园

文 朱秋勤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幼儿甚至是乡镇幼儿都很难接触到种植活动。种植作物是一个需要辛苦劳作、精心培育的过程,其中的动手操作、观察发现、管理记录都是幼儿获得科学探究能力和精神的有力途径。为了给幼儿创造一个自然种植的环境,教师利用幼儿园空地开辟了种植园地,将种植活动深入到幼儿生活中去,找到适合园本、适合幼儿的种植模式。幼儿全程参与种植园地的开发、植物的选择,并通过亲自动手种植,观察记录植物生长状态、照顾植物成长等获得喜悦和成就感,让种植园地成为幼儿的“活教材”。

一、课程背景:这到底是不是向日葵

案例:一次,悦悦捧着一束花来到教室里,其中有一朵花是“向日葵”。幼儿对这朵“很像向日葵的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津津说:“这个不是向日葵,向日葵是有籽的,这个没有。”兰兰连连摇头:“不是的,不是的,妈妈说了,这个就是向日葵。”最后,幼儿留下了疑问:这朵花,长得像向日葵,但是又没有葵花籽,那到底是不是真的向日葵呢?

为了帮助幼儿解开“谜团”,教师带领幼儿一起找资料,并通过家园互动环节,让家长带领孩子通过看图书、上网查找等途径了解。最后,师幼发现向日葵的品种有很多,有多头向日葵、单头向日葵等,还有一些向日葵是观赏型的,被花店用来装饰成花束。既然幼儿对向日葵产生了兴趣,那么种植园地就种植向日葵。教师选择了三种向日葵进行了种植:观赏型的玩具熊向日葵(不会结籽)、多头向日葵(会结籽),单头向日葵(会结籽)。

教师只有抓住幼儿的兴趣,才能激发幼儿参与的热情和维持兴趣的持续性。为此,教师以幼儿的“谜团”为生成依据,把种植作物定位向日葵,这不仅来源于幼儿生活,也满足了幼儿的认知需求。

二、课程轨迹:开出纽带花朵的向日葵

(一)重视渗透,激发热情

要让种植活动真正地促进幼儿全方位综合发展,教师就要将其充分地渗透到幼儿园一日生活中去,与幼儿的整个教育活动有机融合。为此,教师进行了环境渗透、活动渗透和情感渗透。具体做法是:在教室里建立向日葵观察记录墙,幼儿的发现都可以记录在这里,并制作海报记录幼儿在种植中的操作、发现、设想和期待。同时,教室、走廊、楼梯等地方都装饰向日葵,让幼儿在大环境中感受种植氛围。教师还把种植课程渗透到幼儿的日常生活、游戏活动中,增加相关种植游戏和植物游戏道具。

(二)挖掘资源,拓展经验

种植课程并不是幼儿园或教师单枪匹马就能有效开展,也不是抓住幼儿的一个兴趣点就能高枕无忧。其中,内涵资源和人文资源的挖掘尤为重要。教师要善于发现和挖掘对课程有利的资源,并合理运用到课程开发中去,提高种植活动的质量,促进幼儿经验的获得。内涵资源指的是种植活动中的内容扩展和幼儿动态发展,以点促面地把种植活动中幼儿的好奇点和兴趣点扩散开来,形成系统化的趣味探索活动。人文资源指的是家长、社区等资源的开发,充分调动相关资源,让家长加入种植活动中,让种植活动走进家庭,走进社区,形成共生、共促的关系,为幼儿创造全面的种植体验。

(三)探索特色,凸显园本

教师深知,课程活动要想真正适合幼儿,就要把种植和创新整合起来,形成园本特色的教育课程。基于“尊重差异性,关注自身特色”,教师从园本文化出发、从家乡出发、从幼儿园周边环境出发、从幼儿生活出发、从园内教师情况出发,寻找个性化种植课程的和谐发展。我园地处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水充沛的地区,园内有一处较为宽广的空地,阳光充足,可以用于开辟种植园,让幼儿全方位地感受种植准备、种植过程、种植管理、种植收获以及种植后的一系列延展活动。

三、课程实施:尽情感受成长的向日葵

(一)种植前:了解植物,做好准备

要想全面调动幼儿的种植积极性,就要引导幼儿积极、主动参与。为此,教师确定了种植对象后,就要帮助幼儿了解向日葵的种植知识,包括种植前需要准备什么工具、怎么种植、种下后如何照顾;发芽了、开花了、结果了需要注意什么;葵花籽的好处等。有了这些前期的调查,幼儿对向日葵的种植兴趣十分高涨,幼儿在家长的帮助下,把收集到的资料以图文结合的方式制作成了《向日葵种植手册》,较为完整地记录了向日葵的习性和种植方法。幼儿还自发地从家里带来种植小工具,摩拳擦掌地期待着向日葵的种植。

(二)种植中:划分土地,体验种植

种植过程是种植课程的重要环节。在种植中,幼儿能够获得感受自然、感受劳动的积极体验。为此,教师十分重视做好向日葵种植工作,竭力挖掘种植的价值。幼儿讨论、绘制设计图,确定最终方案并着手实施;铺上小路作为分界,做好篱笆分隔;然后拔草、整地、翻地,给土地打格子。看着逐渐成型的种植园地,幼儿欢呼起来:“太棒了!这是教师的快乐园地!”土地整理后,教师就选择了一个气候宜人的午后,邀请家长带领幼儿一起来种植。有了家长的帮助,幼儿的干劲更大了。幼儿给向日葵“安家”,浇水施肥,样样都抢着自己完成。种植过程中,幼儿还发现了土壤中的秘密,如土壤里的生物和根茎等。这次种植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让幼儿体验到了种植的乐趣。

(三)种植后:精心管理,感受收获

向日葵种子播种好后,幼儿迎来了管理阶段。管理并不像种植一样能够一次完成的事,需要幼儿持之以恒地观察、行动和记录,这对幼儿是一项细心、耐心和恒心的考验。过了一段时间,教师发现有些向日葵迟迟没有发芽,原来是种子已经坏死。为了让向日葵顺利成长,师幼开展了讨论。小雅说:“上次我刚浇过水,杨悦非要再浇一次呢!”这样的现象并不少。于是,教师制作了值日表、观察记录表,把观察时间、施肥情况、拔草情况、浇水情况、测量数据都汇总成一个表格,并将向日葵的照护任务分配到每一个幼儿。在幼儿的观察、记录、照护下,向日葵慢慢发芽、长大、长高、开花、结果。

四、课程成果:收获全面发展的向日葵

(一)幼儿爱自然,在快乐中得发展

在种植向日葵的过程中,幼儿从修整土地到播种、管理和收获,感受了种植的不易和收获的愉悦。幼儿全程参与,在一次次观察、发现中体验向日葵的成长,学会了有计划、有目的地去把一件事做好、做精。幼儿观察探索大自然的能力、爱护花草树木的素养、质疑求证的精神、团队合作的意识都得到了提升。

(二)教师懂思考,在观察中得发展

在本次种植课程中,教师不仅看到了幼儿的发展,而且看到了自身的进步。教师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发展需求,一改往常“活动前事事包揽、活动中事事操心、活动后事事皆可”的心态,让幼儿成为课程的主人,感受种植中的“自由、自主、创造、愉悦”。

(三)家长乐参与,在协助中得发展

从刚开始的“幼儿园里为什么种向日葵”到“这样的课程应该多开发”,家长的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为今后幼儿园的活动开展和课程开发打下了良好基础。

猜你喜欢

种植园向日葵幼儿园
某花卉种植园区天然气管道在建工程造价争议的司法鉴定
向日葵
爱“上”幼儿园
浅析16—18世纪巴西的经济和社会状况
向日葵
想念幼儿园
幼儿园私家菜
超级向日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