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幼儿户外探究活动的组织策略
——以中班挖坑活动为例

2021-12-31

好家长 2021年10期
关键词:挖坑铲子师幼

文 章 欣

自然界中有很多可以提供给幼儿探索的资源,如土地、水、植物、动物以及气候等。其中,泥土对于幼儿来说,有着独特的感官刺激。不同地方、不同气候下的泥土,能够带给幼儿不同的体验和发现,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让幼儿在与自然环境的互动中获得更好发展。基于此,中班幼儿户外挖坑探究活动由此生发。

一、探索自然环境,让户外学习更有趣

幼儿在小班参加过多次种植活动,积累了种花、种菜和亲子种植的经验,对工具使用有一定的经验。所以,当拿起小铲子的时候,幼儿会模仿着大人说话和做事的样子,对已有种植经验和挖坑动作进行自然迁移,对挖坑产生浓厚的兴趣。尽管挖坑游戏完全由幼儿自主操作,但是教师要追随幼儿的兴趣与发现,支持幼儿在户外开放活动中的探究行为和深度学习。初次活动时,天气晴朗,幼儿带着各种工具来到挖坑的地方。糖糖和雯雯在挖坑,芮芮负责找种子,一旁的睿睿用放大镜观察……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一起操作、探究。这时,教师发现在独自挖坑的芒果在挖一片干土,周围尘土飞扬。为什么芒果选择的地方会有扬土?怎样挖坑不容易有扬土?选择什么样的土容易挖?活动结束后,师幼共同讨论,不断建构新经验,将挖坑探究活动向深度拓展。

二、体验动手操作,让户外学习更有效

幼儿对事物和现象的认识可以在环境和学习过程中获得。对于幼儿来说,科学知识的获得很多都会来源于自己的亲身感知、体验和探究。例如,在往坑里倒水时,水不久就看不到了。师幼一起查阅资料,了解“渗透”“蒸发”等知识。一次雨后,幼儿在操作中发现雨后的泥土更容易挖掘,感受到泥土的软硬。同时,幼儿还发现了多个水坑中水流的变化,眼见为实地了解到“水往低处流”的道理。在小雨天,铲子和耙子上往往会黏上许多泥土。当幼儿准备将工具放入篓里时,教师抛出了问题:“铲子和耙子很脏,怎么清洁它们?”幼儿通过讨论和探索,找到了用雨水洗干净的办法。

三、实施生成活动,让户外学习更丰富

探究表明:对幼儿来说,有序的、系统的知识并不是最有重要价值的知识,而户外体验性、探索性的知识对幼儿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教师要努力发掘幼儿感兴趣的内容,及时捕捉活动中出现的问题,给予幼儿有针对性的支持和回应。

幼儿对水、冰进行探索时,发现水与冰的联系。师幼一起讨论交流,并收集很多有关“冰”知识的书籍,探究“冰从哪里来”。教师还提供各种工具和方法,引导幼儿将玩冰、玩水和玩坑结合在一起,从而增强幼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玩冰实验中,芮芮和糖糖猜测坑里的水会不会变成冰,并将幼儿的猜测画到记录纸上,带着自己的记录去验证了结果,将观察到的和所预测到的事物进行比较。在记录温度的过程中,幼儿学习了利用数字符号进行对应的表征。

在活动中,教师不要急于回答幼儿“对与错”,而是放手让幼儿逐步探究,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不断修正,获得新的经验和技能。在支持幼儿探究行为的过程中,教师要认真观察幼儿言行,亲自参与探究过程。同时,教师要积累相关知识经验,提供丰富材料,运用多种方法,为幼儿探究活动提供支持。例如,教师和幼儿一起挖坑时,会发现中号的铲子更适合挖掘,松软一些的地面能够延长幼儿持续活动的兴趣。当幼儿需要了解“如何积水成冰”时,教师可以给幼儿一些科学的建议。

陈鹤琴先生说过:“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的教材,是儿童教育的重要课堂。”自然环境给幼儿带来了从教师和书本上里学不到的经验,幼儿在自然环境中观察天地运化,体悟万物呼吸。教师要把幼儿带入这充满生命力、有诗意、有智慧的大自然环境中,积极发掘教育价值,拓展幼儿的学习空间。

猜你喜欢

挖坑铲子师幼
关注幼儿日常生活 开展师幼有效互动
挖坑
幼儿园师幼互动现状调查研究
嘴前长铲子的象
共享区域活动资源 滋长师幼幸福
请假
挖坑机的操作要领与合理维护
师幼互动那些事
七把铲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