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润泽童心

2021-12-31

好家长 2021年10期
关键词:我园传统情境

文 周 云

近年来,我园结合实际,开展系列化、分层式、体验性的情境主题活动,使优秀传统文化成为幼儿生命成长最好的“文化母乳”。我园将传统礼仪、传统节日、传统美德、传统艺术、传统游戏、传统美食、传统风俗等渗透于五大领域,丰富主题活动,以教育情境为实施途径,让幼儿在教师精心选择或创设的情境中主动学习与体验,将幼儿、传统文化有机统一在“情境”之中,促进幼儿和谐发展,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一、爬罗剔抉,精心筛选传统文化主题活动

南通市民间文化资源丰富。我园以新课程资源观为指导,以幼儿需要为核心,以年龄段和领域学科为纵、横两条主线,注重适宜性、教育性和操作性,将遴选出的优秀传统文化相关内容建构活动框架图,并随着幼儿经验的变化不断地调整。幼儿在主题中获得新经验,并且这些新经验在幼儿今后的各类活动中得到应用和再发展,呈现出持续的生命张力。

二、四维并举,多向探索主题活动实施路径

在实施主题活动中,我园以情境教育理论为指导,综合运用创设情境的六条途径,注意体现情境活动的核心要素,营造幼儿情境学习的最佳环境,开展适合幼儿年龄特点与发展需要的情境主题活动。

(一)情境化

我园创设了民间文化活动情境,让幼儿在优秀传统民间文化的氛围中受到熏陶、濡染,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走进幼儿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门口六个防撞球。这些防撞球不再是圆溜溜、冷冰冰的石头,而是一个个可爱的人物、一个个有趣的形象:哪吒、黑猫警长、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大头儿子……有神话人物、有动漫人物,可谓家喻户晓。一楼布置了中国传统的团扇,上面画着青花瓷花纹,典雅大方,扇子的下面吊着红红火火、和和美美的各种中国结,处处洋溢着民间的古典美;二楼走廊创设了“二十四节气”大观园,用呼啦圈、麻绳和废旧物品制作:一粒粒花生壳成了秋收时节的硕果,一朵朵废旧棉花成了小寒季节一片片飘舞的雪花,一颗颗模拟饺子成了冬至时令最美好的祝福……楼梯环境呈现了家乡多姿多彩的桥梁、好看好吃的美食、古色古香的蓝印花布等。

(二)游戏化

我园将优秀传统文化主题活动融入幼儿一日活动的课程游戏化建设中,并渗透晨间活动、区域游戏、集体活动等环节,保证幼儿充足的游戏时间,拓展幼儿的游戏空间,让幼儿充分享受“游戏童年”,形成独立自主、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游戏精神。例如,区域游戏“四宜糕团店”中,我园组织家乡民间美食品尝活动,活动分为两步。第一步“我是小食客”:我园请家长带上幼儿一起到“四宜糕团店”品尝美食,幼儿自己观察、选择、下单、品尝,再与父母说说感受、与周围食客聊聊家常,体验美食的味道,体验家乡的味道;第二步“我是糕点师”:幼儿在捏一捏、团一团中学习制作技巧,培养劳动情感,了解独特工艺;在“快来瞧一瞧,快来看一看”的吆喝声中,幼儿担任服务员,周到的服务吸引了“顾客”驻足品尝。

(三)操作化

在传统文化的开发与利用上,我园从亲儿童、近本土的优秀文化着手,凸显幼儿主体地位,强调资源的地方性、传承性、教育性。

我园有选择地开发适合幼儿的认知能力、操作性强的优秀传统文化资源,让幼儿在感知体验与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获得真实经验。我园分层投放了丰富多样的操作材料,让幼儿有自主选择、自主创作的空间,在与多种材料的操作组合中有效拓宽创造性思维。

(四)跨班化

在基于优秀传统文化的幼儿情境主题活动创生研究中,我园主要开展了四种互动形式,即平行互动、垂直互动、交叉互动、家庭互动,通过不同年龄幼儿之间的异龄互动,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培养幼儿良好的个性品质和健全人格。

三、强化内驱,构建主题活动园本课程

(一)遇物则诲、相机而教的生活课程

南通是“中国近代第一城”,建有众多博物馆,如南通博物院、风筝博物馆、珠算博物馆、蓝印花布馆等。我园将这些乡土特色文化纳入课程体系,或组织幼儿参观、或利用多媒体播放、或随机翻看绘本等,将本土文化有机地融入幼儿的感官、大脑、生活,增加传统文化的积淀,增进课程的生活化。

(二)赓续血脉、弘扬传统的节日课程

重阳节凝聚了中华民族“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浓浓深情。重阳节来临,教师带领幼儿来到天润养老院,与那里的爷爷奶奶共同度过了一个难忘的重阳节。幼儿用纯真无邪的童趣,给爷爷奶奶带来了无尽的欢乐,激发了幼儿孝敬老人的品质。

(三)互动分享、情感共鸣的亲子课程

我园以优秀传统文化为题材,开展丰富多彩的亲子活动,如亲子绘本阅读、才艺表演和手工制作等。这些活动增进了亲子间的情感交流,促进了幼儿的个性发展。

四、师幼共生,收获主题活动实践成果

围绕这一课题,本人撰写的论文分别在《早期教育》《江苏教育报》《校长》《南通教育研究》等报刊发表,2019 年、2020 年连续获崇川区劳模创新成果评比一等奖;多次对南通大学学前教育本科实习生、苏州工业园区园长代表团代表、新华侨集团幼儿园教师等做课题讲座;在“江苏省教育学会情境教育专业委员会2020 年学术年会学前教育情境教育专场”做《民间艺术情境课程开发影响幼儿创造性思维发展的实验研究》专题报告。此外,袁宇华、顾欣蕊等9位教师撰写的相关论文在省级获奖,李海英、钱羽琪等教师开设公开教学、游戏活动二十余节。我园先后被评为崇川区“三八”红旗集体、崇川区保教工作先进单位、南通市文明单位等;2020 年11 月,此课题顺利通过省规划办中期检查,获好评;同年12 月仅开办一年多的新园,顺利通过南通市优质幼儿园评估验收,专家组充分肯定了我园重视内涵发展、开展课题研究、彰显办园特色等方面的做法。两年来,我园多次接待了领导和同仁,获得了较高评价;我园还积极开展课程游戏化和园本课程研讨,陈晟、张婷两位教师分别获崇川区男教师基本功比赛和崇川区中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一等奖;周云、袁沁等教师撰写的游戏方案、园本课程方案获崇川区一等奖;2020 年9月,南京大学出版的《学前情境教育与儿童创造力发展研究》由本人担任副主编,撰写第五章实验报告和案例。

猜你喜欢

我园传统情境
户外厨房诞生记
爱为本 绘美好
美育生活,艺术人生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情境新颖的概率问题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郑国明 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幼儿园乡土环境系列设计
清明节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