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美术教育中培养幼儿想象力

2021-12-31

好家长 2021年10期
关键词:创造力想象力图形

文 王 莹

美术教育是培养幼儿发现美、创造美的艺术教育,是培养幼儿想象力的重要途径。幼儿天生对色彩敏感,对图画有着浓厚的兴趣。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就美术教育中培养幼儿想象力谈一些粗浅体会。

一、幼儿想象力培养的重要性

美术教育家勒温费尔特说:“儿童只要被给予充足的时间和帮助,获得与创造性材料接触的机会,不被迫接受成人的规范,那么每个儿童都能成为艺术创造的能手。”幼儿本身对世界有很强的认知欲,对各种事物有浓厚的兴趣。幼儿的思维不会受到固定模式和知识的限制,有着独特而丰富的想象力,对美也有独到的看法。因此,在幼儿时期注重对幼儿培养艺术美感,不仅能增强幼儿对于色彩、图画的认知能力,而且能激发幼儿对美的想象力。

创造力是人类文明进步不可缺少的动力,想象力思维培养是创造性思维培养的基础。世界上不少创造发明都是源于一个独特的想象开始的,创造力可以说是想象力具象化的结果。幼儿时期正是创造力培养的黄金时期。幼儿的认知范围和活动范围比较狭窄,幼儿美术教育必须根据幼儿自身特点出发,通过感知教学为主的方式,发掘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

二、美术教育中培养想象力的路径

不同幼儿处于不同发育阶段,具备的绘画能力是不一样的,教师要按照幼儿认知水平开展美术教学。幼儿手臂肌肉发育还不成熟,画笔抓握会出现颤动情况,如果教师一味照本宣科,容易让幼儿产生负面情绪,影响对美术的兴趣。因此,教师必须采用一些符合幼儿实际需求的教学方法。例如,采用一些与色彩、图形有关的小游戏,让幼儿乐趣中增长对图形、图画的认知感;抓住幼儿好动的特点,通过小手工画、贴画、撕纸等环节,帮助幼儿把握线、形、色的美感。此外,制作游戏可以让幼儿开动脑筋,有利于培养幼儿的发散想象能力。对于一些抽象的图形,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发挥想象,与生活中的真实事物联系起来,将图形线条与生活中的图像联系起来做成小工艺,如剪纸、泥塑等。

在美术教育中,教师应将美术教学与声乐、文学、舞蹈等融会贯通,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其核心都在对美的审视,对美的发掘,对美的想象和创造。教师在美术教学中,可以播放适宜的音乐,可以设计儿歌朗诵环节,可以穿插一些舞蹈活动等,进一步激发幼儿的美术兴趣。

例如,在“美丽的春天”主题美术课程中,幼儿在课堂上凭想象绘图会有一定的难度。如果结合音乐、舞蹈、视频、户外活动等,幼儿的想象力会得到全方位激发。

在美术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利用幼儿对童话故事的浓厚兴趣,培养幼儿的想象力。例如,画动物时,教师可以给幼儿讲有关小动物的童话故事,幼儿从中会得到很多启发,认识不同动物的特点,激发对动物形态特点的想象,从而画出动物。

个体的想象力是有限的。很多美术课堂将幼儿变成个体教育,仅关注了幼儿的个人成长,忽略了集体观念的培养。如果教师在课堂上选择一些集体创作的题材,让幼儿合作完成一个作品,幼儿的想象力会产生叠加效应。

猜你喜欢

创造力想象力图形
创造力从哪里来? “捣蛋专家”告诉你
以生成性培养创造力
看见你的想象力
激发你的创造力
激发你的创造力
想象力
分图形
找图形
图形变变变
图形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