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工作任务的城市轨道交通车站设备精品课程建设研究与实践

2021-12-30

科学咨询 2021年40期
关键词:精品课程轨道交通实训

邓 雪

(成都交通高级技工学校 四川成都 613000)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设备是职业院校城市轨道交通运输与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学生在学习本门课程之前获得了一定的专业模块基础知识,对整个专业的知识体系已经有初步的认识和一定的了解。该课程主要内容为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常见设备的认知与操作,是对本专业学生专业知识的综合强化,对本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是衡量学生专业能力的重要指标。由于课程内容较多,而且大多是学生较难理解的设备认知与结构性介绍的内容,日常教学过程中,学生接受程度不理想。

一、教学现状

(一)学生基础薄弱

目前国内职业院校录取的学生普遍高考成绩较低。该类学生大部分在中小学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缺乏主动性,没有强烈的求知欲,普遍缺乏自信心及学习理论的主动性。学生不喜欢枯燥的理论知识,但动手能力较强。随着技术的发展,手机在大家日常生活中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学生越来越离不开手机,学生特点和教育环境给教学组织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城市轨道交通运输与管理专业学生以文科生居多,高中阶段缺乏理科思维的训练,对设备结构类的知识接受起来更为困难。

(二)教学方法单一

课堂多以教师灌输、学生被动接收的形式开展;教师书写、学生记录;教师监督、学生操作等方式进行,学生的知识水平以及理解能力有限,跟不上老师的节奏,不太愿意参与到老师课堂中的互动。这种方式大多是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参与性与合作性,因而无法进行有效的课堂互动。而单一的教学形式造成单一的教学评价,课程评价一般以出勤、作业、考试来衡量,没有充分考虑到每个学生的特点,评价机制亟须改革及优化。城市轨道交通车站设备课程以往的做法是老师先讲理论,然后带学生到实训室现场观看认识设备。然而,目前很多院校轨道交通类实训设备有限,学生实训参与度很低[1]。

(三)教学内容与工作内容脱节

教学内容与实际工作具体内容脱节是当前职业教育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原因主要是目前院校的教师大多缺少或没有现场的工作经验,因此教学内容一般只是根据教材内容进行课堂教学设计,与企业实际情况、工作内容有出入。企业对职业院校学生的需求主要是毕业上岗后能迅速熟练工作内容,减少二次培训的时间,降低用工成本,而目前的教学现状导致学生毕业进入企业后,还需要很长的实习期来适应企业相应岗位的工作要求。城市轨道交通车站设备课程目前的教材大多数是院校老师编写,企业实践经验较浅或根本没有企业实践经验,与工作内容存在脱节;有企业人员参与编写的教材针对性较强,可能主要偏向于自己所在企业,无法适应不同运营企业的需要。

二、建设思路

(一)明确精品课程建设的必要性

国家一直在强调要注重培养企业员工的工匠精神,以此为契机,也可以将这项工作前置在职业院校。要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首先要提高教学质量,教学内容必须适应社会的需求,而做好课程建设是教学质量提升的基础。课程建设需要经过长时间的系统化研究和探索,需要得到学校、企业等多方面的支持,更需要教师的充分参与。精品课程建设和教师能力提升有相互促进作用:教师利用自己积累的教学经验来做好课程建设,课程建设也将在一定程度上促使教师综合能力的提升。而课程建设取得成效后,势必正面影响教学质量,最终影响人才培养,因此进行精品课程建设是十分有必要的。尤其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类课程,目前的精品课程项目相对较少,亟须进行相关的课程建设以适应教学的需要[2]。

(二)基于校企合作开展课程建设

借鉴欧美发达国家技工教育的成熟经验,总结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历史,职业教育要取得更大的发展,必须立足于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要求,走校企合作之路。而课程建设也必须通过校企合作模式将企业需求和人才培养目标相结合,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技能型人才,为区域经济发展贡献力量。成都交通高级技工学校与成都地铁运营有限公司建立了良好的校企合作关系,城市轨道交通运输与管理专业在校生均为“订单学生”,具有校企合作建设课程的先天优势,都是以企业的需求为导向来制定专属的培养计划。

(三)基于工作任务进行内容设计

通过实践导向的原则重组课程结构,更新教学内容,对传统的教学内容进行改革。传统的教学通常先理论教学再实训,理实脱节,忽略了知识模块之间的系统性和贯通性。本项目拟以“工作任务”为导向,根据岗位能力需要将教学内容设计为几大板块,并将各板块进行进一步分解,提炼出典型工作任务。我校具备完善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的实训条件,实训室基于真实工作环境打造,能够保障基于工作任务的教学项目顺利实施[3]。

三、建设目标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设备课程基于完备的实训设备,充分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建立线上教学资源库,形成立体化教学环境,为课程推广奠定基础。

1.课程建设从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岗位的工作实际出发,将现场工作的核心技术模块化,通过前期的各模块的独立学习打下专业知识基础,再将各独立模块有机地组合到一起,形成完整的专业知识技能体系,并进一步优化提升,力争建成校级示范性精品课程。

2.课程将基本专业知识与技术实践过程进行有机融合,积极探索理实一体化教学教育理念,着力培养“基础扎实、素质高、技能强、上岗快”的高级技能人才。

四、建设内容

(一)重组教学内容

打破传统以学科知识模块为主线、专业理论知识为主体的教学内容组织方式。针对职业院校学生特点和专业培养需要,以职业活动为主线,以培养职业能力为本位,重新组织和设计教学内容。

学生通过学习本门课程,要达到熟悉城市轨道交通车站中常见的各类设备,掌握主要设备的结构、功能及工作原理的目标,为从事本专业企业对应的具体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课程建设过程中,根据专业项目分块将知识整合为自动售检票系统、自动扶梯与电梯系统、站台门系统、消防系统、给排水及通风空调系统、低压配电及照明系统、信号与通信系统、车站综合监控系统十个板块。每个版块以实训任务为驱动,进行教学内容设计。知识重新整合之后教学目标更明确,教学思路更清晰,教学组织更灵活,学生学习效果也更有效[4]。

(二)转变教学形式

打破传统课程教学以教师灌输、学生被动接收,先理论后实训的实施方式,形成主要进行互动交流、学生主动构建,融“教、学、做”一体的实施方式。

该课程教学过程中,根据内容需要,将课堂布置成小组形式或圆桌,开展课堂小组讨论,学生可利用手机等工具查资料,讨论学习后分享观点。由于以工作任务为主导,将理论教学与实践高度结合,并利用学校城市轨道车站实训设备,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采用任务驱动、引导法、角色扮演、案例教学、讨论等方法,使用超星学习通等线上学习平台等现代化教学手段辅助教学。针对专业性强、学生理解困难的内容,则把课堂搬到地铁站等生产现场,让学生边观摩,边操作,边学习,边进步,边掌握。

(三)规范教学资源

该课程目前已建立了大量多媒体资源,同时开发了配套的实训项目,实现了理实一体化教学。目前各模块理论教学资源较为完善,自动售检票系统、站台门系统、综合监控系统等模块也积累了实践教学资源。建设的重点任务是将大量资源进行系统化整理,最终形成规范化的教学资源,包括教学指导性文件(课程大纲、教学日历、教案),PPT、习题、实训指导书、案例、视频、标准化试卷。此外,本项目还开发了基于成都地铁运营岗位工作过程的配套教材,满足订单学生的教学需要,使学生毕业即能上岗。

(四)培养课程师资

目前,该课程已形成一支稳定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既有企业工作经验丰富的教师,也有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为了让不同类别的教师相互融合,课程建设团队采取多种措施提升教师教学水平。定期开展教研活动,邀请知名专家到校开展教学能力提升讲座,总结和推广先进教学经验,促进了教师之间相互合作、交流、探讨。组织教师到企业跟岗实践,提升实训教学能力。鼓励教师参加培训和教学比赛,提升教学技能水平。

(五)形成评价标准

课程作业以实操作业为主,理论作业为辅。考核方式改变了以往闭卷考试“一考定一切”的传统做法,把考试内容贯穿到平时的学习中。课程综合成绩由平时成绩、实训成绩、期末考核成绩构成。平时成绩包括个人出勤、课堂表现、作业、互动等内容;实训成绩为实训设备操作,主要测试学生对设备的认知及操作能力;期末考核为闭卷考试形式,主要测试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及应用能力。

五、主要创新与成果

1.整合现有实践项目,增加综合型、创新型实践内容,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和开拓创新能力。

2.助力学校多媒体资源库建设,推动学校质量工程建设。通过自主开发与外部引进相结合的方法,丰富实践教学资源,为学校多媒体资源库建设助力。

3.提升我校实训基地的示范辐射作用和利用率,更好地服务于城市轨道交通的人才培养。推进我校实训基地与其他高校、科研、行业的资源共享,促进合作与交流。

4.深化校企合作,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基于工作任务进行教学内容设计,使学生从学校到企业无缝衔接,适应社会发展,服务区域产业建设的需要。

六、结束语

成都交通高级技工学校城市轨道交通车站设备精品课程基于校企合作的理念,依据未来工作岗位的工作任务构建课程体系,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设置教学内容,并结合信息化教学发展,将新技术、新理念融于课程教学中。同时,在教学中注重思政设计,强调对学生敬业爱岗和社会责任心的培养,力争为我国城市轨道交通事业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精业务的综合技能人才。

猜你喜欢

精品课程轨道交通实训
城市轨道交通投融资模式分析
城市轨道交通投融资模式分析
BOPPPS教学模式在产科护理实训课中的应用
项目驱动的启发式程序设计实训探索与实践
浅析“互联网+”背景下职业院校在线精品课程的建设
PPP模式在我国轨道交通建设中的应用
轨道交通快慢车越行问题研究
轨道交通快慢车越行问题研究
河南省高校篮球精品课程建设长效运行机制研究①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