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院校“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下的思政课教学研究

2021-12-30薛雷雷

科学咨询 2021年40期
关键词:思政课思政理论

薛雷雷 向 锋

(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宜兴 214200)

从本质上来说,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是践行的教育,马克思主义理论也是实践的理论,近代普鲁士式的学校教育体制实际上并不适合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从现实来说,高等教育早已经脱离了照本宣科的纯粹知识传授时代,高职教育也不适用于理论灌输的教学方式,教学内化的过程远比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技巧更为重要。因此要创新教学理念与模式,不断探索实践教学方法,用实践来检验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引导学生在实践的量变中实现思想质变的飞跃。

一、高职院校思政课“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的价值

(一)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的根本

首先,帮助高职学生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坚持并且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共产主义信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增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传播正确的政治价值观,坚持红色基因,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社会主义理想。其次,培养肩负起社会主义建设重任的栋梁之才,提高思想觉悟的同时促进高职学生道德修养、智力学识和实践能力,培养全面发展的大学生,激发高职学生的潜能,助力中国梦实现。[1]再次,职业教育面向现实的生产力,与经济发展联系紧密。[2]建设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课程体系,能够帮助高职学生建立职业道德、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提升他们的职业能力,培养出具有工匠精神的技能型人才。

(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实效性

自古以来,思想政治教育都是一项重要的德育教化工作,我国在汉代就有系统性的移风易俗教育工作。在发达国家,早就有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政治教育、公民教育、伦理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等。早在古希腊时期柏拉图就提出道德可教,知行合一的理论,亚里士多德进一步提出了道德理性的理论。[3]因此,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更适合以实践为导向,高职学生原本理论素养较差,对枯燥的理论知识缺乏学习兴趣,传统说教的教学方法不适合他们。

(三)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面革新

当前大学生自我意识觉醒,如果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加以恰当引导,就能够为高职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提供理论指导。同时,促进职业教育的全面发展,提升高职生的素质,调查数据显示英国的公民教育对其发展至关重要,[4]在美国,社区德育对于促进技能型人才的全面发展意义重大。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理论结合实践有助于高职学生自身素质的进步,推动课程改革的步伐。最后,高职院校思政课是一项系统工程,有助于培养学校软实力,是高校软实力建设的三大工程之一,[5]能够改善高职院校精神面貌,促进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

二、当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问题

(一)高职学生的特点决定了传统课程模式的不适用

高职和本科院校学生相比,由于文化知识水平相对较差,自我约束能力相对不强,部分高职学生理想信念较为淡薄,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缺乏认识,理性不足,过于感性,容易冲动,独立意识强,但是自理能力薄弱;有自我觉醒的精神,但是缺乏理性的判断;有权利的意识,但是缺乏责任的付出。因此,传统机械的说教方式已经不符合高职学生的特点,脱离现实解读的僵化模式不仅没有与时俱进,而且还严重影响思政课的实际效果。

(二)高职院校思政课开展相对较差

由于社会认可度较低等原因,读高职院校是很多学生的第二选择,部分学生是被迫分流到高职院校。一些高职院校本身定位也存在问题,以升本作为目标,于是普遍观点都认为高职的教学质量落后于高校。加之部分高职学生缺乏较高的理想和追求,还有些学生认为自己是被分流到高职院校,因此得过且过。个别学生还停留在应试教育的思维上,不思考如何提升自己的职业技能,一味向着升本努力,导致职业技能优势没有发挥出来。调查中发现,高职学生因为家庭困难而自卑的远比因为学习不好自卑的多,学生之间谈论的话题更多是关于消费,而且流露出对富裕家庭学生的羡慕。在生活方式上,很多学生追求苹果手机、名牌服装,而不是追求精神上的进步。

(三)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条件有待改善

首先高职院校党建工作和思政课结合不紧密,共青团等基层组织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高职院校对学生的生源结构、心理特点、思想状态、道德形成规律、职业教育特性都缺乏深入的认识,课程的科学性有待提高。其次缺乏专业的建设队伍,师资队伍稳定性差,缺乏双师型教师,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素养较差,缺乏人文关怀,在心理健康、文化渗透和沟通等专业方面能力不足。而任课教师对于自己的岗位职责认识不足,认为自己只要上好课就完成任务。最后,高职教师还是停留在传统教学思维,让他们回归到马克思主义教育实践的本质还需要系统的培训。

(四)教学方法缺乏创新

首先,教育模式单一陈旧,课堂教学的枯燥和应试教育的压力让大多数学生对思政课敬而远之,如果不是为了应付考试,相信很少有高职学生愿意学习复杂而深奥的理论。本该活泼生动而富有实践意义的思政课在应试教育体系之下就变成了考试大纲,学生课堂上很少积极参与,甚至有些学生睡觉,玩手机,或者干脆找人应付点名。在考试前,学生进行考前突击,死记硬背,思政课没有发挥其应有的实践意义。其次,教育内容和现实脱节,远离高职学生的生活,对于学生的现实诉求没有指导意义。比如如何运用思政课的理论帮助学生就业,促进学生职业竞争力的提升,在生活具体遇到问题时应该怎么办,思政课缺乏这类针对性的创新内容。

三、高职院校思政课“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的路径

(一)改善思政课的条件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夯实教师理论基础,教师要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坚持专业性与职业性相统一,鼓励教师进行理论创新,在课堂上不断引入最新理论成果,转变辅导员角色,让辅导员成为日常思政工作的实施者,让他们深入到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中,努力成为学生成长的人生导师和帮助他们解决烦恼的知心朋友。让学生通过在日常生活中践行思政课的理论不断提高自己的修养,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突出理论的实效性。强化主体教育模式,以学生为主体,让大学生主动去参与到思想政治宣传和阵地维护中。坚持理论武装与实践育人的结合,因势利导,将多变的社会环境转化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支撑,将网络信息转变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武器。

(二)创新高职思政课的教学方法

将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化,提高思政课与高职学生职业技能的结合,将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思想道德教育和职业技能教育结合起来。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树立共产主义道德理想,重点抓爱国主义教育。遏制社会不良风气,抵制西方错误思潮,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以立德树人为目的,养成高职学生的诚信品质,踏实做人,锤炼本领,思政课以就业为导向,切实解决高职学生的就业问题,提升就业竞争力。[6]创新教学方法,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比如,教学中笔者曾经多次将毛泽东在《西行漫记》中的自传作为案例讲给学生听,当讲到毛泽东青年时期从不屑于谈论琐事的时候,学生们都被毛泽东的这种精神所折服。帮助高职学生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推动思政课知行合一,躬身实践。[7]改变近代学校教育制度让思想政治教育变成了一项应付考试的工作,思想政治实效性差的局面,推动思政课知行合一,躬身实践,让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回归实践的检验。

(三)构建以实践为中心的高职院校思政课教育体系

首先,打造思政课社会化网络平台,营造思政课网络实践教育环境,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大学生生活、工作和学习的各个领域,拓宽实践渠道。将移动端教育作为载体,比如通过引入高职思政课堂翻转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手机端利用碎片时间自主学习,以在线答题的方式进行理论检验。同时,将课堂时间引入到课外,让学生关注时事政事,引导学生宣扬正能量。其次,丰富思政课教育的理论,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理论指导,创新实践路径,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前沿成果引入到实践课程当中。运用思政课的理论解决他们学习、生活和未来就业中的问题,积极开拓高校思想政治实践的创新途径,让学生放下书本,走出课堂,进入到社会当中,将公益活动、红色活动、纪念活动、勤工俭学、思政课讲座、孤儿院和养老院社会服务与思政课结合起来,一方面推动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宣传工作,另一方面也促进了高职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学习。最后,建立创新评价机制,将社会实践课程纳入到教学大纲之中,增加课时和学分比重,逐渐让实践学分占主要比重,突出实践教学的主体地位。

四、结束语

古往今来,东西各国,实质上都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价值观的渗透,在继承、发展与创新中不断前行,坚持理论结合实践的原则,确保高职思政课的实效性,充分发挥思政课的隐匿性、导向性、整合性、强化性等特点,在理念、目标、途径、方法、模式和手段等方面进行创新。

猜你喜欢

思政课思政理论
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实施路径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开放大学交互式教学法在思政课中的应用
坚持理论创新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神秘的混沌理论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思政课“需求侧”
“小三明治式”议题中心教学法在思政课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