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终身体育理念下民办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浅析

2021-12-30

科学咨询 2021年40期
关键词:体制体育运动民办高校

汤 洋

(湖北商贸学院 湖北武汉 430079)

新体制体育理念主要是人们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开展体育锻炼的思想观念。新体制体育涉及到两个方面,一是学校体育、二是社会体育,但不管是学校体育还是社会体育,新体制体育观念都告诉人们体育运动不仅可以强身健体,防范疾病,还能让人保持心理健康[1]。因此,在民办高校体育教学中,教师要立足于新体制体育的视角,对体育教学模式进行优化改革,以此促进体育教学质量提升。

一、新体制体育理念与民办高校体育教育的关联

对于新体制体育和民办高校体育教育,两者有十分紧密的关联,学校体育是新体制体育的重要部分,而新体制体育则是学校体育教育的主要内容。

(一)民办高校体育是新体制体育的基础

对于民办高校体育教育,是学校体育教育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培养学生新体制体育观念的重要阶段。民办高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平台,而体育教育则是实现人才培养的基础,一个合格的人才不仅要具有渊博的学识、专业技能,还需要具有健康的体魄。民办高校体育教育不单单是指引学生进行运动,更重要的是指引学生掌握与体育相关的知识,学会科学的锻炼[2]。

(二)新体制体育为民办高校体育教学提供了指引

在我国颁布实施的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中,指出要以全国人民为对象,通过体育运动锻炼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素质。全民健身不仅推动了新体制体育的实施,也为民办高校体育教育改革提供了新的方向。高校体育教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部分,通过体育教育可以指引学生掌握必要的体育知识、技能、技术,教师以新体制体育理念为指引,能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体育锻炼意识、体育锻炼习惯,能陶冶学生身心,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三)民办高校体育和新体制体育观念相互促进

高校是学生系统接收体育教育的最后一个环节,其不仅会对学生在校期间学习质量造成影响,也会对学生今后进入社会、日常生活带来极大的影响。实现民办高校体育教学与全民健身的良好结合,是民办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在民办高校体育教育中,必须以新体制体育理念为指引,培养学生新体制开展体育的兴趣、能力,使学生可以做到体育运动生活化[3]。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时期,也是人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在体育教育中渗透新体制体育观念,有助于学生在体育学习中不断完善自我,能让学生成为全面健身计划的受益者、推行者。

二、民办高校体育教学现状分析

(一)学生缺乏新体制体育观念

对民办高校大学生进行全面分析可以看出,还有很多大学生对新体制体育观念认知不足。虽然大学生通过网络等手段了解到全民健身计划,对于新体制体育也有简单的了解,但是大学生的这种了解却比较片面[4]。并且在实际中,很多大学生会在课余时间玩网络游戏、看电子小说,却不愿意参加体育锻炼,这对于学生新体制体育观念的形成会带来很大影响。此外,还有的学生在中学阶段没有养成好的体育运动习惯,参加体育锻炼是为了应付考试的心理。在校期间,他们虽然有充足的时间参加体育锻炼,但是却不愿意锻炼;而毕业以后面临着生活、工作等压力,则更缺乏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及精力。

(二)部分教师对新体制体育缺乏客观认知

在民办高校体育教学活动中,教师是十分关键的主体,教师不仅仅是指导学生开展体育锻炼的核心人物,也是培养学生新体制体育意识的重要主体。而在实际中,有很多民办高校体育教师认为,体育教学主要是指引学生掌握相应的体育知识、运动技巧,保证学生可以在考试中合格即可。所以在教学中,教师会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学生体育运动技能培训上,忽视了学生新体制体育观念培养[5]。此外,在当前的民办高校体育教育中,还存在师资力量不足的情况,民办高校学生与体育教师人数相差极大,教师很难照顾到每一个学生,这不仅会影响到体育教学效果,同时也会制约到学生新体制体育观念的形成。

(三)体育教育内容滞后

在当前民办高校体育教育中,开设的课程大多是传统的田径、球类等项目。在新时期下,很多大学生对这些传统项目关注力度不足,反而是喜欢瑜伽、游泳等项目。当前民办高校体育教学虽然是采取学分制,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运动项目,但是在高校教育中,体育课程安排大多集中在大一、大二等阶段,到大三以后几乎不再有体育课程。这一方面是考虑到大学生的专业学习、实习、找工作等问题,另一方面也与民办高校师资力量不足有关[6]。同时很多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取的教学方式也相对比较滞后,难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体育学习主动性,不利于学生发展。

(四)体育课程设置中的问题

对民办高校体育课程设置情况进行剖析,发现还有一些地方不合理,有很多内容与中小学课程设置重合,没有结合大学生的发展需求对体育教学内容进行优化调整。同时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相对比较被动,主动性不强,难以促进其新体制体育观念形成。另外民办高校体育课程设置的时间都比较短,有的民办高校会设置两年,但是有的民办高校只安排了一年,这就会带给学生一种体育学习没有专业学习重要的感受,很多学生的学习热情不高,影响到体育教学活动开展。

三、新体制体育思想下的民办高校体育教学改革

新时期下,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民办高校体育也迎来了改革契机。全面健身计划的颁布更是为民办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方向,在体育教育中,教师既要打破以往以运动技术传授为主的教学体系,也要注重短期效益、长期效益的良好结合,为大学生今后良好发展奠定基础。

(一)以新体制体育理念为民办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指导思想

新体制体育理念的提出顺应了时代发展特点,与现代社会对体育教育的要求紧密相关。民办高校体育教育是新体制体育实施的基础环节,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必须培养学生新体制体育的兴趣、意识、能力[7]。在实际中,民办高校体育教师应该以新体制体育理念为体育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在体育教学中不能将目光局限在一个学期,或者是一年的短期效益上,也不能局限在学校教育效益目标上,要从培养学生新体制体育意识、终生体育能力上入手,客观地处理民办高校体育教育中短期、中期、长期效益的关系,促使学生可以在体育运动中新体制受益。

(二)保持课程设置多样化

在实践教学中,为了进一步深化民办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促进学生新体制体育观念形成。在体育课程设置上,还想应该做到丰富、多样,要确保课程内容的趣味性,并且要最大限度的保证教学活动不会受到时空、场地等要素的影响。在民办高校体育课程设置中,应该打破过去只有在大一、大二两年设置体育课程的状况,要将体育教育贯穿于整个大学教育阶段,这样才能让学生从心理意识到,体育锻炼不应该分年限、时间,是一直存在的[8]。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民办高校体育教师在条件允许的环境下,尽量多地引导学生学习体育知识,保证体育锻炼的系统性。同时教师还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男女性别差异,促使广大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到体育运动中。

在民办高校体育教材选择中,教师还应该对学生的专业、学生兴趣爱好特点等进行考虑,通过多样化的方式来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如教师在指引学生学习相关体育运动技巧、运动策略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相应的图片、视频,吸引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可以更加自觉地按照教材内容开展学习。同时教材内容设置也需要与新体制体育紧密相关,如将新体制体育的相关知识融入到体育教材中,指引学生系统地学习新体制体育内容。此外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也需要为学生讲解一些关于新体制体育运动的相关项目、运动技能,以此强化学生的新体制体育思想。

(三)积极引入新教学模式

民办高校体育教育是实现学校体育教育与社会体育运动的良好衔接口,也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环节。在民办高校体育教学中,教师采取的教学手段将会对学生体育学习热情带来很大影响,当学生对教师采取的教学手段很感兴趣时,就会很积极地参与到体育课堂上,这对于学生新体制体育观念培养有很多帮助[9]。因此,在今后的民办高校体育教学中,教师还需要从学生的现实情况出发,积极地创新体育教学模式。在实践教学活动中,民办高校体育教师需要改变过去“放养式”教学手段,要从培养学生新体制体育观念的视角入手,引入俱乐部、课内外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进一步激发学生的运动潜能,让学生可以主动地参与到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中。同时民办高校体育教师在开展体育教学时,还可以将学生喜欢观看的体育赛事、相关视频等播放出来,并在课内外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交流,使得学生能对体育运动技术、知识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在平常,体育教师也可以和学生相互交流,分享自己的运动感受,并与学生一起开展体育运动,指出学生在体育运动中存在的不足,让学生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体育运动方式,强化学生的体育运动意识。

(四)注重师资队伍建设

在民办高校体育教学中,教师是最为关键的实施主体,同时教师也是推进体育教学改革深入的关键力量。在学生新体制体育观念培养中,教师的言行会对学生带来很大影响,所以在时间教学中,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体育技能提升,也为了引导学生形成新体制体育观念,民办高校就需要特别注重师资队伍力量的建设。对民办高校体育教师而言,在日常工作中,应该自觉地转变自身思想观念,要结合新时期的体育教学需求,调整体育教学模式,从新体制体育的视角对出台的教学模式进行反思,灵活地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开展体育教学活动,以此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同时民办高校也应该结合体育教学实际,对体育教师进行综合培训,逐步提高体育教师的综合素养,促使体育教师可以灵活地应用各种新知识、新技能开展体育教学活动,促进学生新体制体育学习观念形成。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体制体育理念的提出,为民办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方向。因此,在实践中,民办高校体育教师必须针对新体制体育理念,对课堂教学手段进行优化调整,采取全新的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促使学生能自觉地参与到体育运动中,并感受到体育运动的乐趣,使得学生能在今后更加主动开展体育运动,确保学生身心健康。

猜你喜欢

体制体育运动民办高校
新时代民办高校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体育运动
浅析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的缺陷与完善
一体推进“三不”体制机制
联合国环境治理体制
完善地方人大主导立法体制机制浅析
“分类管理制度下民办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研究”成果报告
民办高校会计内部控制关键因素指标体系研究
The Founding Fathers of Modern Sports 现代体育运动创始人
呆呆和朵朵(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