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关于高校学生爱国主义话语的思考

2021-12-30孙希颜

科学咨询 2021年40期
关键词:爱国爱国主义载体

孙希颜

(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 江苏常州 213147)

在不同的时代下,爱国主义被赋予不同的意义,在当前社会背景下,我国的各方面文化都逐渐趋近全球化,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再适应社会的发展,教师们在开展教学的时候,需要结合当前社会的背景环境,为学生们设计出更加新颖的教学形式以及教学内容,如果每个公民都能够具备爱国主义精神,对于国家的发展具有很大的意义。[1]当前在当前学校的爱国主义精神教育中,仍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如教师设计的爱国主义教育形式过于单一和枯燥、学生的爱国思维受到了网络环境的冲击、爱国主义精神受到了利益影响等等。因此,为了促进教育发展,为社会培育更多优秀的人才,笔者结合了自身的教学经验以及心得,提出了高校爱国主义话语教育的策略,以供参考。

一、爱国主义话语教育的现状

(一)爱国教育的方式方法陈旧

经过笔者调研发现,当前高校的爱国主义教育中,仍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主要是和上述的教育原则和思路具有一定的差异。当前高校在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时候,大多数采用的都是统一的方法,就是在课上为学生们不断地灌输爱国主义精神,或者是借助多媒体为学生们展示爱国主义精神的内涵与性质,让学生们被动地接受和吸收爱国主义精神。[2]这样的教学模式十分单一和枯燥,学生们往往无法认真听教师所讲述的内容,最终导致教学目标无法实现。高校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时候,大部分都是采用笔者上述的教学方法和形式,很少有学校认识到教育的创新性的价值,导致了爱国主义教育成为一种枯燥、生硬、乏味的内容,学生们对爱国主义教育的反感越来越严重,更无法真正地去践行爱国主义精神与品德,如此一来,完全丧失了爱国主义教育最初的目的。[3]

所以,当前爱国主义教育存在的一个较为明显的问题,便是教师们过于注重对书本上理论知识的教学,从而忽略了学生们真正的学习体验,导致教学过于死板和生硬,慢慢地形成了一种错误的教学风向,导致宣传爱国主义精神的时候变得更加困难。为了改变这一现象,学校就必须要注重对爱国主义教育的创新,通过更加生动、趣味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来努力提升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性。

(二)忽略了爱国主义教育的实践性

爱国主义教育,不仅是需要对爱国主义的理论知识以及书面内容进行教学,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们真正地学会在日常生活中落实爱国主义行为,让学生们能够从实践和行动中真正地感受到爱国主义精神的价值,并将其作为自己的主流价值观,在日后生活里不断地实践和推广爱国主义精神,这样才能够保障爱国主义精神的传承以及发扬。[4]但是,经过笔者的调研发现,当前高校的爱国主义教育中,仍然存在这一个较为明显的问题,学校和教师往往都只是主义理论知识的传授,很少有教师会为学生们组织和设计专项的爱国主义实践活动。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一方面,学生无法意识到爱国主义精神的价值,只是将其认为一种理论上的思想,不需要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另一方面,学生不懂得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落实爱国主义精神,导致对爱国主义精神的学习都只停留在了表面。因此,为了真正地落实爱国主义精神教育,让更多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真正地落实爱国主义行为,高校在设计教学内容的时候,需要将重点放在对学生们的爱国主义实践上,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爱国主义精神,体会其价值和魅力,从而主动地发扬与传承爱国主义精神。

二、高校爱国主义话语教育策略

(一)爱国主义教育要坚持信念,内容创新

兴趣,是学习的主要动力,有了兴趣,学生们才会认真地参与到教师所设计的教学活动中,从而实现教育的目标。[5]因此,教师需要设计更加具有趣味性的教学内容,以此来提升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从而实现教育的目标。在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时候,教师也同样需要为学生们设计更加具有趣味性的爱国主义教育,通过对内容的创新来提升爱国主义教育的趣味性,从而保持学生对爱国主义学习的兴趣。每一个国家和民族都离不开爱国主义教育,只有人民有爱国主义精神,才能够积极地为国家进行奉献,对国家的发展与建设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在中国,爱国主义精神是一种传统的文化精神,也是一种优良的传统,有了爱国主义精神,人们才能够更加的团结统一,才能对国家发展带来有力的帮助。可见,爱国主义教育对于学生个体成长以及国家长远发展的重要性。在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时候,教师们不能够采用陈旧的内容,要学会结合社会的环境以及热点事件引出爱国主义教育,以此来帮助学生们激发爱国主义情怀,实现爱国主义教育的目标。[6]

例如,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教师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时候,便可以结合当下背景,通过人们的表现,来体现出中国人民的民族情怀与国家凝聚力,从而激发出学生们的爱国精神。如笔者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时候,便结合了先进的案例:新民市兴隆镇的村主任,从接到疫情防控的通知开始,便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舍弃了自己的年假,毅然决然地回到工作岗位,完全不顾自己71岁高龄,每天中午他也总是让同事下班回去休息,自己留守在岗位上,仅仅靠一份泡面解决自己的午餐,有的村民会主动将煮好的鸡蛋送来给他当做午餐。尽管家里还有一个生活无法自理的残疾孙子,但是老人家仍然将国家放在了第一位,为全村人民的健康着想,义无反顾地投入到一线抗疫中,并且从来没有说一句苦累的抱怨话。如钟南山院士,在疫情期间,不顾自己的年龄,毅然决然地投入到疫情工作中,率领众多白衣天使达到武汉,没日没夜地进行抗疫战斗,为中国提出了各项抗疫措施,正是这些一线的英雄的付出,才让我国能够快速地稳定疫情。

通过这样的疫情期间的英雄案例,让学生们感受到疫情期间各地人民所展现的爱国精神,体会到中国人民团结一心的精神,从而激发出学生们自身的爱国情怀。

(二)爱国主义教育要培养情怀,载体创新

在对学生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时候,教师需要思考如何帮助学生们对爱国主义精神进行行动和实践,可以通过一些载体来实现学生们的爱国情怀舒展。爱国载体,指的是教学的过程中承载着爱国精神内容以及案例的平台,通过这样的载体,能够让学生们有效地获取更多爱国主义事件,感受到国家浓烈的爱国主义情怀,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与体验爱国主义精神,了解与认识到爱国主义情怀的内涵和魅力,从而更愿意主动地参与到爱国主义行为实践中。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当前爱国主义教育的载体的主要形式表现为互联网载体,学生们在网络上获取信息,在微博、博客、贴吧等平台,交流自己的想法和观念,与其他人员进行互动和沟通。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师们设计爱国主义教育的时候,也需要注重以互联网为载体,为学生们设计更加先进的教学模式以及教学内容,让学生们在网络上获取更多的资源,并积极地展现自己,在网络上传播更多的正能量,发挥网络渠道的爱国主义教育功能,实现网络上的寓教于乐效果。例如,学校可以建立网络公共论坛,在论坛上行以爱国事件、民族文化、国家科技发展、国家建筑建设等等主题设计主题讨论帖,让学生们凭借自己的学号和密码登陆,积极地在论坛上发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学校还需要指派专门的讨论管理人员,对错误的言论及时进行删减,以此来确保论坛的正确价值观。

(三)爱国主义教育要完善措施,机制创新

在开展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时候,学校也需要学会对传统的教学机制进行创新,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例如,首先,学校需要对教师团队进行改革,建立更加自身的教师团队,可以对内部教师进行爱国主义培训、邀请外部教师参与协助,通过两个方式并进,来有效地提升学校的爱国主义教育师资力量,以此来更好地为学生们设计爱国主义教学,并且学校要对教师强调创新的重要性;其次学校可以建立内部爱国主义教育监督体系,借助教学制度与体系的支持,来更好地展开爱国主义教育建设,可以邀请学生参与到教学监督中,共同为教师的爱国主义教育质量进行评价和考核;接着,学校还可以建立学生干部队伍。以学生为主体,建立一个校园爱国主义宣传队伍,在校园内积极地为其他学生宣传爱国主义精神;最后,学校还可以以校园文化为宣传机制,来进行爱国主义宣传。在校园文化活动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让学生们能够从活动中感受到中国的文化氛围,从而激发出学生的爱国精神。对于高校的学生而言,文化活动是他们十分喜欢的一种教学内容和形式,通过校园文化建设,能够让整个高校都拥有这强烈的爱国主义氛围,让学生们在这样的范围下耳濡目染,收到潜移默化的爱国主义教育效果。例如,学校在开展文化艺术教学活动的时候,便可以组织爱国主义的主题歌唱比赛,让学生们可以自主报名参与,也可以以团队的形式参与到比赛中,以爱国为主题选择对应的歌曲,如《爱我中华》《我爱你中国》等等,从这样的歌唱比赛里让学生们感受到爱国精神;学生还可以组织爱国主题的书法比赛,让学生们书写更多爱国的古诗和文章;学校还可以组织爱国主题的征文比赛,让学生们从写作中感受爱国精神。还可以组织爱国主题的演讲会、讲座、文艺表演、摄影比赛等等活动,以歌曲、校训、文字、广播等多种载体和形式来全方面地宣传爱国主义精神,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们对爱国主义的认识。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爱国主义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在进行爱国主义实际的教育过程里,教师一定要注意到爱国教育的综合性、针对性和创新性,这样才能够保证学生们在学习的时候能够得到更深的学习体验和感悟,并不断激发学生对爱国主义教育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们能够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对于教育的形式和载体,教师也要进行适当的创新,不能够一直保留单一、陈旧的教学载体与形式。通过优质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和形式,来提升爱国主义教育的效果,以此来促进学生们更加全面、综合地成长,为社会培育出更多爱国的人才,对国家的发展带来有力的帮助。

猜你喜欢

爱国爱国主义载体
创新举措强载体 为侨服务加速跑
感爱国事,承爱国志
坚持以活动为载体有效拓展港澳台海外统战工作
在疫情大考中彰显爱国主义力量
爱国学·晒佳作
爱国学·晒佳作
爱国主义教育
创新德育教育载体
以活动为载体以创新为抓手
爱国主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