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由连续两次小报告谈起——针对班级学生反复性怪异行为的纠偏策略小议

2021-12-29

科学咨询 2021年50期
关键词:辅导班作业本作业

姜 群

(太仓市城厢镇第一小学 江苏太仓 215400)

一、案例

“老师,小辰今天又没带作业本。”“老师,小辰又来拉我头发,我头皮好疼呀!”班级里第二组的组长小语又来向我报告了。这是小辰连着两天没带作业本,连着两天拉扯前排同学的头发了。他昨天没有带来作业本,我原谅他了,让他今天一起交,可是他今天还是没有交。想到这一情况,我有些生气了。但是我又转念一想,平时他和同学相处的时候都挺友好的,没听说闹过什么矛盾呀。思虑到此,我心里的诧异加重了。不由得抬眼望向他,那小小的身影略微有点倾斜,小小的眼睛有点儿躲闪,刚一触及我的视线就紧张慌忙地躲开了。“这孩子,这其中一定有原因。”我很是肯定地想着。于是,我慢慢地走到他的身边,俯下身子,轻轻问:“小辰,你今天忘记带作业本了?”“嗯,嗯,其实我是带的,就是……”他的声音小到我几乎听不见。我向他伸出手掌,示意他把作业本拿出来交给我。他慢吞吞地从书包里拿出作业本,迟疑地放进我的手心里。哎呀,这是什么作业本?封面上用粗粗的铅笔画着很多的圈圈、叉叉,外加好多道看上去力道很大的曲线,看得出画的人当时应该很生气。打开作业本,钢笔字写得吓人:第一个词语还挺工整,从第二个词语开始,越写越大,越写越潦草,最后一个词语的笔画四分五裂散了架,最后的计分格更是随手画来,横七竖八,丑陋难看。我给了他一个“万分吃惊”的表情,看到他欲言又止的样子,我思忖:“这其中定有原委。”我决定先按捺情绪,把课上完再和他交流。课上他的表现倒也正常,朗读课文、回答问题、写好课堂作业。一切如常。但我知道,这如常状态背后隐藏着绝非平常的问题。

中午,我趁办公室里没有其他老师在,悄悄把他叫了过来。我温柔地把我看到他的作业本的感受告诉他,并对他说:“上学期你很认真上课,写的作业虽然有错,但是每个字写得都很工整,没有超出格子的。怎么最近你写的字都是这样就像被打断了手脚呢?你能告诉我吗?”他有点不敢说。“你看现在办公室只有我俩,我会给你保密的,希望你说实话,这样老师才能帮你。”我的声音更加柔和。他带着哭腔开始说:“我很生气,不想写好。”“为什么生气呢?”我拿出纸巾给他擦眼泪、鼻涕,耐心等待着。一番追问加询问,我终于明白了:孩子妈妈给他报了三个英语辅导班,两个其他学科的辅导班。他必须要快点写完学校的作业,才能赶着去上这些辅导课。可是他又不想上这么多辅导班,所以每次写作业时,心里很着急也很生气,就想要搞破坏,他心里太生气了。封面上那些线条、符号也是他生气时画的。因为觉得不好意思交给老师,就假装说没带作业本。而拉扯同学头发,则是那个人同学责怪他忘带作业,给他们四人小组扣分了。他又气又急,就用拉头发的方法来让她闭嘴。

听了他的哭诉,我思索了一下,拍了拍他的小肩膀:“老师也觉得你太辛苦了,辅导班太多了,这个情况,老师可以和你妈妈谈谈,争取减少几个。”看到他的小眼睛亮了起来,我继续说:“但是老师布置的作业,和你的辅导班没有关系,作业量也不多,就是抄写词语,我觉得你不该因为家里的事情而影响学校里的作业完成情况。你说对吧?而且你看这个字,写得真是太丑了。”他看着自己的作业本,也不好意思地说是太丑了。于是,我帮他把作业本封面擦干净,还另外送了他一本新本子用来写作业。还让他要和同学道歉。他开心地回教室去了。

随后,我和小辰同学的妈妈通了电话,把孩子的表现和我们之间的谈话情况做了转告。他妈妈表示说她也觉得孩子最近情绪不太好,不太听话,学习也不投入。她是因为看着孩子英语学习太吃力了,就想着为他多报几个辅导班,勤学苦练,学习效果肯定会好,没想到会是这样的结果。她语气焦虑地询问我该怎么办。我建议她可以和英语老师沟通一下,做个调整。家长表示会认真考虑的。第二天,英语老师也向我做了反馈,说小辰妈妈已经联系过她,两人也沟通好了,建议让孩子只上一个英语基础辅导班就行。

过了两天,我又约小辰来办公室谈话。依然只有我们两个。我问:“这两天,你作业本上写的字好看多了。现在上几个英语辅导班呀?”他伸出一个手指头:“只上一个英语辅导班。”“学校里布置的作业,来得及写吗?”“嗯,来得及。有时候,我在学校里就写完了三分之二。”他自豪地伸出了两个手指头。“太棒了,祝贺你战胜了生气这个敌人。希望你持之以恒地开心学习,认真写字。”我送了他两颗糖果,他笑着走了。

在后来的时间里,他的作业一直写得很工整,虽然也有错误的地方,也能够及时认真订正。我也不定期地与他谈心,问问他家里的情况,爸爸妈妈、弟弟怎么样了,英语学习有什么困难,和小朋友们在一起有没有开心的事情发生。他也很乐意与我说一些小秘密。期末时,他的成绩有了明显的提升,还获得了学业进步奖。

放寒假时,他的妈妈来接他。感激地对我说:“姜老师,真是谢谢你。让我家小辰有了很大的改变。”

我笑着和她说:“小辰妈妈,这是应该的。适当的帮助有助于孩子的成长,太重的负担会压垮他的。我们还是要注意方式方法。”孩子妈妈再三感谢,拉着小辰的手走远了。

“爱孩子需要合适的方法,爱孩子更需要适当的程度。柔和而不焦虑,温暖而不过度,内敛而不放散,关注而不紧盯,这才是教育孩子该有的样子吧。”柔柔的阳光洒落在校园里的广玉兰树上,透过斑驳的树叶缝隙,投洒在我的肩头,一切显得那么静谧美好。整整衣襟,迎着阳光,我向前走去。

二、反思

(一)和风细雨,动情晓理,方能发现真实原因

“空穴来风,未必无因”,每种行为的出现,必然有它的缘由。对于学生身上出现的一些“反复性怪异行为”,我们班主任首先要做的就是不要被这些行为与现象惹火了脾气,破坏了情绪,而是告诫自己一定要保持一种良好的心态,然后细心去观察这些学生,去思索这些行为产生的根源。俯身去靠近他们,用自己的真心实意,向学生询问、了解表象背后存在的真实情况,用真心打动他们的内心,让他们愿意敞开心扉,向老师说出实情。这样,我们班主任就可以发现学生身上这种行为产生的真正原因,从而让学生说出心事,打开心结,恢复如常。

在上述案例中,面对小辰同学“连续不交作业、书写质量反常、拉扯同学头发”的“反复性怪异行为”,班主任老师用上了自己的耐心和真心来对待他并且处理这个情况。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老师采取了两步走的策略。第一步是秉持“未经了解事件真相,不对学生进行批评”的教育处事理念。面对小辰同学连续多次书写潦草、错误行为稍改即续、作业不交这样的怪异行为,虽然班主任已经有些生气,但没有因此当面批评他,更没有在全班同学面前批评他,因为这样一来,会导致学生心里拒绝老师的亲近与介入,最终影响事情的解决。而是能够理性地平定自己的情绪,理顺自己的思路,保持应有的温和态度。正是有了这样的胸襟与素养为基调,才能促使老师与学生都保持心平气和的情绪,利于后续的处理。接下来就是第二步,采取“和风细雨谈话,温柔以待学生”的处事方式。通过老师温柔的语言、亲切的态度、关心的眼神等细节,让学生切身体会到老师对他的真心帮助,放下全身的“防御铠甲”,一步步拉近与老师之间的心灵距离,那么也就有利于老师寻找出学生反复性怪异行为后隐藏的真正缘由。

遇到学生身上出现的一些反复性怪异的行为,班主任只有保持良好的情绪,理性的思绪,才能与学生进行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温和对话,从而一步步地顺藤摸瓜,走进学生内心,透过表象来发现怪异行为产生的真实原因,从而因势利导,寻根究底,帮助学生去除不良行为产生的“温床”,让学生的行为得到纠偏矫治,从而顺利投入学习、成长生活之中。

(二)暗自观察,比较分析,才能把脉几种可能

“观察,观察,再观察。”这是从事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方法。班主任只有平时对每个学生进行深入细致的观察,才能比较全面周到地了解一个孩子的真实情况,从而助力自己在学生出现一些怪异问题时,可以从容、有序、淡定、镇静地进行判断思考,从而更为直接地、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克服困难,解决问题。这样就可以让师生双方产生心灵相通之意,为今后和谐相处奠定良好的情感基础。

在上述案例中,正是因为班主任老师平时就对小辰同学的为人品行、待人态度、学习常规、学习方法等方面有一个细致、客观的观察,才掌握了“小辰同学有礼貌、很友好、学习方面是要求进步的”这样比较客观真实的信息,才能在连续接收到关于小辰的“违反纪律报告”的时候,促使自己保持一颗冷静的平常心,把小辰作业书写潦草的异常情况和之前的良好学习态度进行对比,把他拉扯别人头发的异常行为与之前友好待人的状况进行对比,从而来冷静清晰地作出比较、进行分析,从根本上寻找、思索导致小辰身上出现的“不愿意认真书写作业、待人没有礼貌”这样的行为包含着的几种可能性。

更为重要的是,在发现孩子眼神躲闪这个细微的举动时,班主任老师能够快速判定其中必有隐情,于是告诫自己要寻找合适的时机了解其中的真相。最为用心良苦的是,老师找学生谈话时,是特地选在了只有师生两人共处的一个私密的空间里进行。这样的用心安排,既保证了师生之间谈话的真实温情,又给予了孩子一定程度的隐私保全,让学生减少害怕情绪,解除心理防卫,更有利于问题的解决。教育者设身处地站在学生的角度来寻果追因,才会努力获得从根子上帮助学生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没有观察,就没有思考力。没有思考,就没有发言权。在担任班主任的过程中,我们老师一定要养成细心观察、悉心体察、真心洞察的好习惯,尽量客观、公正、全面地了解每一个学生的综合情况,做到心中有数,遇事不慌。这样一来,在遇到某个或某些学生身上出现一些怪异行为时,班主任就可以在脑海中快速“调用”这个学生或这些学生的认知资源,进行梳理、分析、比较,尽早判断出导致产生这些行为的几种可能性,争取逐一破解,寻找谜底。从而让学生尽快投入正常的学习、生活当中来。

(三)主动联系,出谋划策,定能全力扭转局面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学生身上出现的一些反复性怪异行为,我们班主任一定要立刻重视起来,争取及时介入,及时解决,让一些不良行为的“火星”尚在萌芽状态,就能够及时被“扑灭”。不要等到这种行为引发更为不良的大问题时,再去采取措施处理,那样只会事倍功半。班主任有着主动出面解决学生问题的意识与态度,往往就能帮助学生很快地直面事实真相,从而把事情处理得事半功倍。

在上述案例中,当发现学生的反复性怪异行为后,班主任老师主动找学生谈话了解情况,主动拨打电话联系学生家长,主动把学生在学校中的一些表现、想法与家长做了沟通,在一定程度上及时控制了事态的进一步发展,和谐有效地促进了这个孩子想法与做法的及时转变。尤其是在家长不知所措怎样教育孩子时,还真诚而且主动地为家长出谋划策,给出合理性的建议,真正成为家长的好帮手。

这一系列的操作措施,都为问题的化解提供了有效的助力。特别要提及的是,事情已经过去了一段时间后,班主任还主动联系学生,了解事情的后续,询问孩子的近况,掌握孩子的心理变化,更进一步地与学生增进情感,检验了问题转化的效果。事实证明,班主任老师在小辰同学行为转变过程中采取的一系列措施,还是取得了比较好的效应。

没有主动性,办不好事情。班主任老师的基本功之一就是“勤快、主动。”主动地与学生交流,主动地与家长沟通,主动地给出建议,才能掌握主动性,把握育人的先机。小学阶段,学生的一些怪异行为背后往往包含着家庭因素的影响,班主任如果能够主动联系家长,让自己的育人言行、育人理念得到家长的认可与支持,那么一定能够帮助学生及时纠偏那些怪异行为,引导他们的行为发展走上正确的道路。

面对班级学生身上出现的一些反复性怪异行为,我们班主任老师唯有用心、用情、用理、用智,来面对,来处理,才能让事情得到顺利解决,才能让学生得到全力呵护,才能体现循循善诱的师道之本真。

猜你喜欢

辅导班作业本作业
作业本
作业本里的故事
校外辅导班对学生学业影响调查分析
没完没了的辅导班
换作业本
搞笑作业本
课外辅导班安排也是一门学问
辅导班:是奇迹还是谎言?
作业
我想要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