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全科型教师的培养与实践

2021-12-29朱国建

教学月刊(小学版) 2021年18期
关键词:研训全科学科

□ 朱国建

近几年,国内已经有学校进行了整合课程教学的尝试,如清华附小曾尝试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及课程学科的属性、学习规律及可迁移的方法,将十几门课程整合为五大领域,为学生提供完整的教育情境。这样的课程调整需要全科型教师。事实上,农村学校更需要全科型教师。这是因为农村学校比较分散,师生比比较低,很难具备全部实行专职教师任教各学科的条件。所以,各学科教师兼职教学的现象在农村学校大量存在。因此,提升农村教师兼任学科执教的能力,培养农村全科型教师,是农村学校完成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更是切实提高农村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保障。

ZL实验小学(下文的学校均指该校)作为农村基层学校,面对新进教师专业比较单一的问题和艺体等学科兼职教师能力不足等现状,充分利用校本研修的方式,通过科学合理地安排研修内容,促进教师多专业发展,充分发挥教师的兼任学科能力。

一、调查取证——摸清现实状况

不难理解,每一所学校在发展过程中既面临着类似的问题,又有着各自不同的困境。要想让研究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地了解真实现状这一环节必不可少。学校管理者通过对学校教师的各项情况进行摸底调查,发现以下两个重要问题。

(一)小科兼职,不容小觑

当前,ZL实验小学的师生比是1∶20,学校除校级领导及少数艺术、体育院校毕业的专职教师外,其他教师全部都在担任一门大科(这里的“大科”指的是语文和数学两门学科)教学工作的同时,兼任多门小科(如英语、科学、音乐等学科)的教学。

从学校整体来看,如果把所有的小科教学时长看作单位1,那么小科教学由专职教师担任和由兼任教师担任的比例是4∶6。即学校整体上有60%的小科教学靠兼任教师来完成。从另一个角度看,如果以一周的周课时为基础进行计算,平均每位教师任教大科与任教小科的教学时长比为54∶46。也就是说,对于教师个体来讲,每位教师近一半的教学时间要花在自己兼任的小科教学上。因此,提升教师的多学科教学能力成了提升学校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中之重。

(二)新教师上岗,专业单一

所有新教师入职以后,都会面临很多教育、教学方面的问题。对近三年学校新进教师进行调查的结果显示,在班级管理、兼任学科教学时感到困难的比例占被调查者总数的91%。也就是说,本校教师除面临学生管理、课堂组织等常规问题外,在多学科教学方面同样存在很大的困难。究其原因,可以发现新教师在大学所接受的教育往往都是专攻一科,如汉语言文学、英语、数学等。这导致他们对其他学科的学科知识及学科教学方法所知甚少,但学校又需要他们同时兼任多个学科的教学工作,所以他们往往不能很快适应。提升兼职学科的教学能力,是新教师个人发展和学校教学质量提升的迫切需求。

(三)机会不均,愿望强烈

要提升教师的兼职学科教学能力,培训是重要的途径之一。但现状常常是因参与人数的限制及学校工作中“工、学矛盾”的现实影响,在涉及小科的培训时,学校往往会让专职教师参加,兼任小科的普通教师往往得不到培训的机会,或是机会很少。以学校音乐学科为例,去年一学年有关音乐的培训有7次,兼职教师参加的只有1人次(占9%)。而调查显示,新教师希望参加“兼任学科能力”全面培训的有22人,占被调查人数的91%,反映出新教师对“兼任学科能力”全面培训的迫切需求。

二、私人定制——科学安排研训

最有效的培训方式应该是“私人定制”式的培训。即根据教师的现实情况,针对他们的实际需求,结合教师个体发展与学校整体发展的方向来确定具体的培训方案。完善的个人计划将有助于“个人兼任学科能力”的发展。为此,学校先请教师制订自己的三年成长规划,并自主选择自己所能胜任(或感兴趣)的小科。这一做法为学校安排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校本研训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一)目光长远——谋三年成长

这里的谋成长既包含学校整体的发展,也包含教师个体的成长。因此,学校首先制订了全校的“兼任学科能力”校本培训方案,并让每位教师根据学校整体规划制订个人的三年成长规划,确定个人发展目标,明确自己所能胜任的大科和1~2门小科。教师给自身确定一个科学合理的发展目标与过程,并按照制订的计划有序开启个人专业化成长之路。

在此基础上,学校结合校本研训工作,做好系列专题讲座、观摩或示范教学活动、教学基本功比武、教学沙龙等具体工作的安排,重点推动教师“小科”类兼任学科教学能力的成长培训。

(二)平衡两头——强兼任培训

在教师做好个人成长规划后,教师明确了自己所要兼职的小科,也知道了自己在小科方面所要努力的方向,这使得兼职教师在小科上得到发展成为可能。如某老师是数学教师,但是他对衍纸制作有一定的基础,因此,学校安排他参加美术培训。于是该教师在杭州参加了千课万人纸艺培训。之后该教师带领美术衍纸社团的学生进行制作,获得了区艺术节的立体制作奖项。

教师在明确自己所胜任的“小科”后,对小科教学更有信心。随着时间发展,教师“兼任学科”的能力不断得到发展。

(三)耳目一新——变培训形式

1.从竞赛到活动

竞赛常常让教师十分疲惫,而将竞赛“淡化”成一系列的活动,将需要培训的各个内容分散在各个活动中,则能有效地完成培训目标,减轻教师的压力。如每学期的阅读训练以读书论坛的形式开展,让阅读交流活动变得更为轻松快乐。在音乐伴奏声中,教师不仅流畅地“读”出了自己的观点,还收获了同伴合作的默契。

2.从独立到交互

在“兼任学科能力”的全面培训活动中,专职教师的课堂教学呈现出课堂更优质、新理念更多的景象。这是因为专职教师往往对该学科研究更深入,可以做到全面展示优质课。兼职教师则因为大科的教学,往往很难顾及小科的研究。鉴于此,学校应开展教师相互观摩的活动,让兼任小科的教师走进专职教师的课堂,了解专职教师精益求精的教学过程,不断提升自我,明晰小科教学的方向。

3.从线下到线上

在“兼任学科能力”的全面培训活动中,学校不仅每学期安排兼职教师听取校内专职教师的上课,同时还要求兼任小科教师在网上搜索小科名师的网络课堂进行学习。这样的方式在时间上更自由,也便于提高教师对兼任学科的认知度。这种灵活的研训方式受到教师的喜爱。

4.从模糊到清晰

教师本就是一个爱学习的群体。但教师个体在实践中追求专业发展时,常常是无序的、随意的。教师在制订个人三年发展规划之后,更加明确努力的目标和方向,也更有信心和动力。同时,课题的实践与研究使校本培训和教师专业发展更为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形成合力,也让校本培训的主题更为明确,内容更为系统、集中。

三、探索实践——夯实有效途径

在“兼任学科能力”的全面培训实践中,学校探索了几种有效的研训方式,着力培养教师的“兼任学科能力”,取得了一定的实效。

(一)主题菜单式

学校把学科培训主题分解成若干个小活动,展开集中和分组研修。学期伊始,学校将研修安排公示在校园网,学科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学科兴趣,进行任教主要学科的培训和兼任学科的培训,自由组合培训计划,制订自己的培训菜单。师训处采用签到打卡的方式,查询教师每学期的培训积分。听课活动也可自由选择,如语文教师可以选择听美术课,每位教师要保证每学期的听课数量。

(二)集群交互式

学校建立了兼任学科教师参与小科类研训活动制度。在小科专职教师进行校本研训活动时,兼职教师每学期至少要参与两次活动,且要积极参与评课。学校定期对兼任学科教师所任教的小科进行教学设计、评课等竞赛活动,促进兼职学科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同时,学校还定期开展兼职学科教师基本功技能培训,如对英语学科的教师组织英语语音培训,对美术学科的教师采取绘画技能培训等,促进兼职学科教师提高自身的基本功素质,提高教学的基本技能。

(三)多元联动式

组织新教师与资深教师进行“师徒结对”时,除为新教师请一位大科师傅外,学校还给他们请了班队管理师傅、兼任小科的教学师傅等。在兼任小科教学的过程中,新教师有疑难问题可以向师傅请教,师傅也可以进课堂听课,了解新教师的小科教学水平,让新教师在踏入教学岗位时,就能初步掌握所任学科的教学艺术。

学校还通过组织综合性的学科活动,整合学科间的合作与学习活动。比如利用排练校园剧的机会,美术教师为音乐教师开设小培训,讲解彩绘演员的脸谱知识;科学教师给其他学科的教师讲解道具的搭建,分享科学技能等。

四、刷新头脑——促进研训实效

在不断推进“兼任学科能力培训”的实践中,有收获,必定也有不足。学校不断地吸收各类实践成果的优点,改进各类研训的方式,努力以最优的方式,促进教师兼任学科能力的发展。

(一)淡化“小科”意识,强化全科均衡概念

虽然文中多次出现“小科”,但这主要是用于区分之前的语文、数学等基础学科。学校培训的最终目标是要淡化“小科”意识。对于教师而言,要把所谓的小科与语文、数学学科平等看待,自身也应向着全科型教师努力。提升教师的全科意识,对培养教师兼任学科教学能力的发展很有必要。

(二)项目规范管理,提高教材驾驭能力

在培训中,学校须对所要实行的校本研训项目进行规范化管理。因为每门兼任的学科特点不同,因此学校要有针对性地对教师展开培训。以英语学科为例,大多新教师的英语水平都至少达到四级,他们的英语基本功底没有问题,因此对英语学科的培训应侧重于对教材的分析、教法的掌握上。而对于音乐、美术等学科,很多新教师在以往的学习历程中没有经过相关的专业培训,因此学校应更侧重于对本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进行培训。

(三)培训方式多样,提升小科教学素养

根据各学科的不同特点,培训方式可以更加活泼多样。比如体育培训可以在田径场上进行队列演练、基本功训练等;音乐培训可以进行简单的乐理知识培训,也可以采用与实际弹奏相结合的方式;等等。无论形式如何变化,培训的目的始终是培养教师的兼任学科教学素养。

总体而言,全科教师是目前乃至今后一段时间内教师发展的趋势之一,应得到每个学校的重视。此外,对于教师自身而言,应全面了解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和教学素养。

猜你喜欢

研训全科学科
欢迎订阅《全科护理》杂志
【学科新书导览】
欢迎订阅《全科护理》杂志
欢迎订阅《全科护理》杂志
欢迎订阅《全科护理》杂志
构建校本研训模式 提升教研活动实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2020年创新教育实践线上研训系列活动持续开展
“超学科”来啦
浅谈校本研训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