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视域下高校红色文化传承的创新性发展探析

2021-12-28钱春彦

辽宁科技学院学报 2021年6期
关键词:红色微信文化

钱春彦

(辽宁科技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本溪 117002)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为高校进行红色文化传承创新性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高校要如何应用新媒体的强大功能对红色文化进行传承的创新性发展,如何将红色文化精神传承下去,提升红色文化的教育实效,已成为当前高校需要认真思考的新问题。

1 红色文化的内涵及育人功能

1.1 红色文化的内涵

文化是人类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经过长期的创造、积累和沉淀而形成的产物,文化有很多种,其中红色文化是最具代表性,最值得传承的文化,它的特殊之处就在于“红色”。红色对于中国人民来说,并不仅仅代表着吉祥和喜庆,更多的是伟大革命的象征。红色文化是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和马克思主义结合而形成的特殊文化,能够体现出中国所具有的时代精神、革命精神、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最宝贵的财富〔1〕。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峥嵘、光辉岁月都与红色紧紧相连。

1.2 育人功能

红色文化是能体现中国伟大革命精神的先进文化,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从高校角度来看,红色文化能够帮助高校很好的开展思想政治教育,通过红色文化的育人功能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一方面可以使红色文化的育人功能充分地体现出来,增强大学生的爱国精神、团结精神、奉献精神,并为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为人民、为祖国服务的理想,培养大学生良好的行为规范,提高他们的思想认知和道德素养;另一方面,还有助于红色文化在高校的传承和发扬,从而充分发挥红色文化资源的育人价值。

2 新媒体视阈下红色文化传承的创新性发展所具有的特征

2.1 新媒体增强了红色文化教育的互动性

新媒体具有检索方便、内容丰富、信息量大、成本低、更新速度快等优势,为高校开展红色文化教育提供了新的工具。新媒体终端可以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由教师和学生共同使用,教师可以通过私信或年级、党支部、班级等团队组建聊天群,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开展网络咨询解答、学生活动通知、党课教学、思想政治教育等与红色文化相关的内容,形成高校与学生间进行思想政治交流的新的互动环境。

2.2 新媒体增强了红色文化教育的同步性

高校在开展红色文化教育工作时可以利用新媒体的更新速度快的优势来提升社会化程度。在网络还未普及的时候,高校在开展红色文化教育的时候仅仅局限于一个班级或一个院系,而应用新媒体以后,可以在整个学校开展红色文化教育,能够使师生都融入学校和社会,可以不受时间的局限随时进行红色文化教育〔2〕。通过加强师生互动、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平台的订阅、朋友圈关注、一对一聊天等方式,增强了信息传递的同步性和即时性,教师能够对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地掌握,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红色文化教育的同步性。

2.3 新媒体使红色文化教育的内容更加清晰化

红色文化教育的主题是传承和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爱国精神、服务精神、奋斗精神等,但是在新媒体视阈下,这些红色主题越来越不清晰。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党100周年,以宣传民族革命精神,传承红色文化为主题的影视作品逐渐增多。在突显人性化的作品中,高尚的精神追求往往用低俗的生理需求取代,崇高的价值取向却用庸俗的本能变现取代。

利用新媒体,可以将文字、音频、图片、视频将红色文化教育的内容进行整合和重组,使得红色文化的内容更加聚人气、接地气,红色文化教育的思路更加的清晰,更能够吸引学生的眼球,更容易被接纳。

3 高校如何运用新媒体进行红色文化的传承的创新性发展

3.1 建立以红色文化为主题的网站,增强红色文化教育内容

为了利用新媒体的优势在高校中大力宣传红色文化,使红色文化得到传承和创新,应该在构建共享平台的时候,多建立一些具有吸引力的红色文化资源网站。可以将红色文化分为红色共鸣、红色堡垒、红色讲堂、红色历程和红色经典等模块,每个大模块下还可以设置一些小模块。这样的红色文化主题网站就能将红色文化的发展历程和红色文化资源都展现出来,同时能够形成各个高校都可以利用的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平台和坚实体系。能够使大学生能够真正地领会到红色文化的精神和内涵,同时也能增强大学生对红色文化历史的了解,避免误传历史现象的发生,尊重红色文化的神圣性。

3.2 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优势对红色文化进行传播

新媒体的强大优势得到了各个高校的认可和信赖,也使得高校积极构建新媒体传播平台对红色文化进行传承和发展。首先,通过微信和微博进行传播〔3〕。微博是进行信息传递和分享的有效平台,能够增强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和互动,而且还能通过微博及时地进行信息的获取和传递,因此受到大众的喜爱。随着微博的影响力度越来越大,各个高校都开通了属于自己的官方微博。而微信随着使用的人越来越多也开通了微信公众平台,只要有微信就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平台与特定群体随时随地地进行视频、语音、图片、文字等方面的交流和互动。高校的微信公众号主要有图书馆、学生会、团委、学校官微等公众号,高校可以通过这些平台引导学生、表达思想、传递信息。其次是校园网站。每个高校都会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校园网站,用于服务、管理、办公、信息沟通等,对外能够进行自我宣传,展示高校的科研成果和教学成果,对内能够及时沟通信息,服务师生。最后是移动客户端。高校可以通过移动客户端发布信息,进行学生管理和学生服务,是高校的一个重要平台,但是目前使用移动客户端的高校较少。

高校在传播红色文化时应该充分利用新媒体传播平台,加强新媒体和红色文化的紧密结合。微信和微博的信息交流功能较强,可以通过评论、阅读和转发等了解信息传播的效果,现在基本上每个大学生都使用微信和微博,所以,高校可以将红色文化发布到微信或微博上,将其作为传播红色文化的主要平台。而高校要对微信和微博进行有效的管理,时刻关注传播效果,多发布一些具有吸引力的红色文化内容。校园网站和移动客户端主要为高校师生提供一些校园信息,通过这两个平台,师生可以了解更多高校的最新动态。高校会经常举办一些红色文化活动,因此可以在网站上增加一些与红色文化相关的内容,用于宣传,这样也能达到传播红色文化的目的。另外,高校还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创建一些具有红色文化内容的慕课,使线上和线下相结合,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引起情感共鸣,加强亲身感受,提升感染力和形象感,能够更好的使红色文化得到传承和发展。

3.3 组建红色文化网络教育团队

红色文化的传承和发扬能够加强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能够保证红色江山永不变色。在网络技术和信息化技术飞快发展的时代,新媒体已成为影响学生生活和学习的主要工具,因此,高校应该构建一支熟知革命历史、文化水平较高、理论扎实、政治过硬,且能够熟练运用网络技术的优质教育团队,开展红色文化教育工作。另外还要积极构建红色文化读书社、红色文化教学团队、红色文化研究中心等,同时还要建立党员服务岗、红色走廊、红色图书角等,建立具充分彰显红色文化的研究基地〔4〕。高校还应该制定出相关的红色文化制度,组织相关的红色文化活动,对红色文化资源进行深度挖掘,并大力鼓励师生进行红色文化的传承和研究。红色文化网络教育团队要包括哲学社会科学教师、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辅导员、党务部工作人员以及红色文化研究机构的成员等。红色文化教育团队应该把握舆论话语权。团队成员要不断提升网络知识和网络技能,合理应用新媒体工具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以此促进师生交流,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为学生答疑解惑〔5〕。要采用各种方式发挥新媒体的最大化功能,在增加新媒体与红色文化结合度的基础上,对新媒体进行监督管理,把握舆论导向,明辨是非、澄清谬误,制定具有针对性的红色文化内容,坚定信念,不忘初心。

4 结语

综上所述,红色文化是人类文明历史进程中经过沉淀和洗礼而形成的文化,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需要我们去传承和发扬。高校作为传承和发扬红色文化的主要阵地,需要利用新媒体的优势进行红色文化传承的创新性发展,使大学生能够真正地认识红色文化,体会红色文化中蕴含的伟大精神,并将这些红色文化精神进行传承和发扬。

猜你喜欢

红色微信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红色是什么
红色在哪里?
谁远谁近?
追忆红色浪漫
微信
微信
微信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