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U-G-S”协同培养模式下教师职业情感培育研究
——基于师范类专业认证背景

2021-12-28周姊毓王小平霍凤国

辽宁科技学院学报 2021年6期
关键词:教师职业培育职业

周姊毓,白 瑞,王小平,霍凤国

(1.绥化学院 教育学院,黑龙江 绥化 152061;2.肇东市聋哑学校,黑龙江 肇东 151100;3.绥化市教育局,黑龙江 绥化 152061)

教育部在2017年发布了《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暂行)》的通知,强调“认证以‘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为基本理念”,这要求师范院校要依据社会和市场的需要办学,课程设置、实习实训等均应对接教育行业要求。教师职业与其他职业相比,劳动对象具有特殊性,他们的劳动对象是有思想、有情感,处于发展中的人,正因如此,教师职业也便有了特殊性,即教育价值。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职业更加需要情感的投入和情感手段的参与,教师职业情感具有双向性,指向教育对象和教师本身,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教师职业情感的养成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在专业学习和具体的工作实践中养成,因而遵循师范类专业认证要求,构建“U-G-S”协同培养模式,由高校(University)、地方政府(Government)与中小学校(School)协同培育教师职业情感,是师范院校主动遵循师范类专业认证标准,进行师范教育改革的有效举措。

1 教师职业情感的生成

教师职业情感一般是由教师需要所决定,在一定的环境和事件中生成。教师职业情感的生成有四个环节:职业感觉——职业认知——职业体验——职业反应,这四个环节紧密联系,缺一不可。

职业感觉是教师获得职业对象情感信息的门户,是教师从事教学活动的基础。职业感觉是由外部刺激和内部因素相互作用引起的,尽管外部刺激可以引发教师的职业感觉,但是教师个体内部对教师职业的向往会让教师对外部刺激更敏感。因此,教师职业情感的生成需要教师发挥个人主观能动性,去积极感受学生、主动发现教学活动中的情感因素,如果没有教师的主动参与,教师职业情感生成的条件也就不复存在,教师职业情感便成了无根之花。

职业认知是在职业感觉基础上,教师对职业进行分析和评价的过程。这一过程需要教师全身心投入教育教学活动,与学生充分沟通,对教育问题进行加工。因而,职业认知的过程是一个职业价值判断的过程,职业性质和待遇是否与自身需求一致成为教师对职业价值判断的依据,教师之间因认知经验、思维方式不同而形成了不同性质和强度的职业情感。对于职业的认知,教师要上升到人生的价值及意义等层面上,用真心去交流,用真情去感悟,才能深刻理解教师职业。

职业体验是在对事物的真切感受和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对事物产生情感并生成意义的活动〔1〕。教师职业体验是教师在感觉和认知基础上,对职业产生的心理反应。职业体验与职业感觉和职业认知存在区别:职业体验与职业感觉的区别在于,职业感觉是教师对各种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的选择和吸收,而职业体验是更高一级的心理活动,是教师融入职业活动之中,去解读教育、理解教育和感悟教育,感情色彩更加浓烈;职业体验与职业认知的区别在于,职业认知强调教师对职业的认识,具有客观性,而职业体验强调教师将教师职业的客体属性与自身的主体需要相联系,形成教师对职业的态度和感悟,成为教师生命的一部分,此时,教师全身心投入到教育工作中去,处于乐教的兴奋状态。

职业反应是教师在深刻感受、理解和体验教师职业之后,在教育行为上发生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声音表情、面部表情与体态表情三方面〔2〕。声音表情表现在语调的高低、语音的强弱、语速的快慢等方面,传递着教师的情感变化;面部表情表现在眼神、面部肌肉的变化上,如一颦一笑、赞许、期望、反对等,是教师理解学生、与学生沟通的桥梁;体态表情表现在身体姿势和动作上,如点头、摇头、手势等,流露出教师对职业的真实情感。

2 教师职业情感培育的形式

2.1 职前培育

职业情感具有倾向性,会影响个体对职业的选择。个体一旦对教师职业产生情感,会主动付出努力,追求教师这一职业。一方面,个体会努力积蓄成为教师所具备的知识资本;另一方面,个体会主动塑造自身行为,使之符合“教师角色”,用教师职业道德约束自己,积蓄成为教师所具备的道德资本。因此,在入职之前对准教师进行职业情感培育非常必要,这一过程称为教师职业情感的职前培育,通常通过师范教育来实现。师范教育是教师专业发展的起点,师范院校应当将专业能力培养和专业精神培育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上。在教师职业发展历史上,曾出现“学者为师”“能者为师”,可见专业能力是当时衡量个体能否成为教师的重要尺度,当前,学校和社会也比较看中教师所具备的知识能力和教学技能,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师范院校通常将教师职业能力培养放在重要位置,而职业情感培育虽然也被提上日程,并被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维度,但是在师范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中,比较缺乏切实可行的操作性方案。事实上,有部分师范生对教师职业既不热爱也不向往,对将来要从事的职业缺乏热情,没有明晰的职业生涯规划。这需要师范院校加强职业情感的培养,让师范生具有正确的职业动机,形成明确的职业意识,树立远大的职业理想,培养坚定的职业信念。另外,对师范生进行教师情感培育,还要注重榜样示范的作用,通过先进人物的典型事迹,引导师范生学习和效仿,从而引发情感共鸣,让师范生形成相应的行为。与精心选择的榜样相比,师范院校的教师本身就是很好的榜样,教师要以身作则,通过所言所行培养师范生具备积极的职业情感。

2.2 职后培育

在教师入职后,教师职业情感培育也应该成为继续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这一阶段成为教师职业情感的职后培育。在职后培育中,对新任职教师的职业情感培育尤为重要,原因在于,新任教师会面临多种不适应,如对学校人际关系的不适应、对教学方法的不适应、对班级管理的不适应等,此阶段若缺乏及时正确的入职引导,很可能让新任教师舍弃教师职业,或是对教师职业理想产生怀疑,若在此时进行适当的职业情感培育,则能帮助新任教师顺利度过职业适应阶段,形成稳定的从教信念。学校和社会在关注新任教师的职业情感培育的同时,也要关注其他教师的职业情感发展状况,通过开展培训的方式提高其职业情感。学校可以开设职业情感培育类课程或者专题讲座,邀请心理学和社会学学者,从不同学科的视角,提高教师的职业情感素质,增强教师能力和职业智慧,提升职业幸福感和荣誉感。

3 教师职业情感培育的内容

3.1 教师职业认同培育

认同教师职业是喜爱从事教师职业的前提。教师的职业认同是指教师对自己所从事职业的感知和评价,包含对职业基本性质、价值及规范等的认识〔3〕。当前,社会对合格教师的评价尺度不再仅仅是教学能力,而更多是教师所具备的职业态度和情感,只有认同教师职业,教师才能主动挖掘个人价值,主动克服和化解工作中的压力,将压力化为动力,在职业活动中体验到职业幸福感和自豪感。教师职业认同包括职业价值观、角色价值观、职业归属感、职业行为倾向四个方面〔4〕,主要表现为尊重教师职业,深刻理解教师职业,发自内心喜爱教师职业。历史上有很多教育家正是出于对教师职业的认同,才能在教育事业中作出突出贡献。

3.2 教师职业理想培育

汉语词典中“理想”的含义是指对未来事物的想象或希望。教师的职业理想是教师根据社会对教师职业的要求和个人的实际能力确立起来的,通过努力可以实现的目标构想,是教师职业发展的根本动力。教师要树立终身从教的信念,就要有强烈而持久的工作动机和工作积极性,恪守教师职业理想,在教书育人的实际工作中实现并丰富着自己的职业生涯价值,提高职业境界。因此,树立教师职业理想是培育教师职业情感的前提和基础。

3.3 教师职业情感水平自我提升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全国广大教师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四有”好老师是教师的职业情感的投射,也为教师职业情感培育提供了行动标准。作为一名成熟的教师,会因为对教师职业的价值有较深刻的认识和理解,而能主动提升职业情感水平,由“经师”成为“人师”。为了实现教师职业情感水平的自我提升,需要教师养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主动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教育教学技能。

4 教师职业情感培育的方法

4.1 强化教师职业情感的自我培育

4.1.1 提高教师职业认同水平

首先,全面地认识教师职业。认识是情感产生的基础,因而教师职业情感培育要建立在教师对职业有全面而深刻的认识基础上。教师要正确看待教育在个体和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辩证地看待教师职业的历史发展进程,以及时代对教师职业提出的要求。其次,内修与外养积极融合。古人云:“修身、治国、齐天下。”自我修养(也称内修)在个体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是个体走向成功的关键因素。教师职业情感的培育需要教师自我修养和自我陶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坚持学习,不断提高理论素养,时刻为人师表,用情感和行动的力量对学生施加教育影响。所谓外养是指教师要善于化解工作和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提高处理问题的能力,在纷繁复杂的外界环境中保持一颗纯粹的育人之心,巩固和稳定职业情感。教师劳动具有复杂性,与其他职业相比,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耐心,社会给予教师更高的角色期待,常以“红烛”“春蚕”等比喻教师职业。同时,教师又是一名普通的社会成员,同样面临各种各样的生活压力。教师既需要面对生活和工作上的困难,也需要处理教书和育人的各种问题,各种琐事交织在一起,会让教师感到疲惫不堪,很可能会破坏终身从教的理想信念。因此,教师要积极化解生活和工作中的各种困难和问题,抵御外界不良影响,坚守职业信念。

4.1.2 重视教育实践的作用

教师职业情感培育需要通过教育教学实践这条途径来实现。一个教师只有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打磨,才能切身体会到教育的意义和教书育人的快乐,进而获得一种精神层面的满足感和自豪感。如何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培育教师的职业情感?首先,在师生活动中获得职业情感。教师具有权威性,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正处于发展中的学生给予心理和行为方面的重要影响。这种影响带来的效果可以用罗森塔尔效应去解释,罗森塔尔效应告诉人们:教师的态度、期望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教师应关心每一位学生,对他们寄予合理期望,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以及形成良好的人际。一名努力提高自我的教师对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提供榜样的力量,反之也会影响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而学生获得的成长和进步又是对教师工作的巨大肯定,是教师职业带给教师的最大期待和收获,从而激发出教师的工作热情,巩固教师的职业情感。其次,在教师之间的互动中获得职业情感。教师如果处于一个团结互助的集体中,会增加教师对职业的认同,互相关爱和帮助的氛围让教师倍感温暖,进而产生吸引力促使教师主动提升职业情感水平。

4.1.3 加强教育行动与反思

当前,更多教师仍将精力投入到教学任务中去,繁琐的教学工作让教师疲于应对,很少有时间对职业情感发展作出整体规划和思考。教师发展需要反思,反思是教师对教学行为的评价和思考,具有个性特征。反思是教师发展的内驱力,能够使教师发展更具有规划性和合理性,使教师能够及时发现个人成长中的问题,明确个体发展的目标和方向,从而提高职业情感水平。

4.2 构筑教师职业情感培育的社会环境

4.2.1 给予教师关怀,构建教师职业情感培育环境

当前,教师承载着来自社会、学校、家长、学生各方面的期待,加之自身存在生活、工作等方面的压力,在情感方面更需要来自外界的支持和关怀。这种关怀与社会规约相比,更能激发教师热爱职业,主动走上追求专业发展的道路。教师被社会各界赋予较高的角色期待,如“红烛”“春蚕”等,这也表明教师职业本身对个体的道德素养要求较高,但是,教师也是来自社会中的普通人群,他们也有普通的情感与需求,因而,教师职业情感来源于社会情感,需要社会给予支持和关怀,这样才能培育出与社会需求一致的教师职业道德。同时,教师职业的教育属性又影响着教师职业情感的提升,教师职业情感将在个体与社会的良性互动中得到提升。因此,给予教师关怀,构建有温度的教师职业情感培育环境,让教师在人文化的、富有人情味的环境中滋养个体的情感,自然养成坚定的终身从教信念。所以,只有教师职业受人尊敬,才能吸引各行各业优秀人才走进教育队伍中。只有从根本上保证教师职业生活的质量,才能使教师在职业生活中体验到价值感和幸福感,让职业情感得到丰富和提升。

4.2.2 给予情感性激励,点燃教师内心的职业热情

激励是指发动和维持动机达到目标的心理过程。因此,要有效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既要提高教师待遇,也要满足教师的精神需要,给予教师情感性激励,点燃教师内心的职业热情,通过满足教师的社会性需要,让教师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与此同时,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任何个体都有自我实现的需求,教师更加注重精神需求的满足,需要向学生展示良好的形象、高尚的职业道德,获得学生的尊重,以此获得职业满足感,因此,教师的职业特性也决定了应该给予教师情感性激励,让教师在精神需要满足的过程中实现职业情感的培育。正如许多国家设立国家级教师、功勋教师等荣誉称号,都是情感性奖励的体现。

4.2.3 给予人文化管理,促进教师的内在发展

人文化管理是指不通过强制性的规章制度来规定教师的职责,而是根据教师劳动特点和教育行为的规律,采用激励的方式激发教师的内在潜力,促进教师职业情感水平的自我提升。人文化管理要遵循以下原则:首先,认同和尊重教师的劳动。学校在人文化管理中要以教师为本,重视教师的情感表现和情感培育,公平公正对待每一位教师。其次,内化学校制度管理。学校要正常运行,势必要制定一系列规章制度,学校各部门按照规章制度办事,包括对教师的管理也是按照一定的学校制度去进行。必要的制度约束会从外部提升教师的情感水平,但是只靠制度约束会让教师的职业情感培育过于被动,如前所述,教师职业情感水平的提高还是要依赖于教师的内部动力,依靠教师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当教师有了目标和追求,就会主动调整行为,寻求发展的路径,彰显出个人的价值。

综上所述,教师是教育活动的实施者,关系到教育质量的好坏,教师职业情感是教师做好教育工作的关键因素,教师职业情感培育应该从内部和外部两方面着手,即自我约束和外部规约两方面,共筑教师职业情感培育的平台。一方面,从教师职业长远发展的角度考虑,促进教师职业情感水平的自我提升,是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的重要方面;另一方面,形成合理的社会规约,从外部入手,革除衡量教育效果的某些不正确观念,形成教师职业情感培育的良好外部环境,培养有温度、完整的“有情人”,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平台,是教师职业情感培育的重要保障。

猜你喜欢

教师职业培育职业
高技能人才背景下技工院校教师职业能力大赛成果转化研究
教师职业认同研究综述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职业写作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解读·教师职业核心能力
我爱的职业
教师职业认同文献综述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