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来或不来,冬奥就在这里

2021-12-27温宪

环球人物 2021年24期
关键词:健儿政治化定力

温宪

美国是冰雪运动强国,还娱乐化出了一个滑雪“光猪节”,各路好手尽兴装扮,恣意滑行,突显乐趣。但北京冬奥会大幕将启,美国官方这次的扮相却相当丑陋而滑稽。

12月6日,美国政府宣布将不派官员出席北京冬奥会。但美国这个想给北京冬奥会“添堵”的招儿,除了让中国老百姓觉得“呵呵”,也全然没了始作俑者臆想中的“一呼百应”。跟着美国如法炮制的,只有加拿大、澳大利亚等极少数国家。反对政治化奥运会的,则是主流。

在此之前,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就已经屡屡强调,政治化奥运会可能带来“奥运会的末日”。12月9日,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宣布已收到国际奥委会发出的参加北京冬奥会的邀请,并已接受邀请。法国总统马克龙也在同日表示:“不应该将北京冬奥会议题政治化,尤其是一些将体育政治化的做法‘微小得仅有象征意义’。”

为什么大家都觉得美国这一套“挺没劲的”?因为它和奥林匹克精神相悖。这种精神,按《奥林匹克宪章》的解释,就是“相互理解、友谊长久、团结一致和公平競争”。奥运的最高目标是要通过体育活动,把世界上不同国度、不同种族、不同语言、不同宗教信仰的人凝聚在一起,相互交往,增进了解和友谊,进而达到世界的团结、和平、进步的目的。为了办好这届冬奥会,北京乃至整个中国尽心尽力,体现了弘扬奥林匹克精神的真诚意愿。

世界也期望奥运会更纯粹、更精彩。12月2日,第七十六届联合国大会协商一致通过北京冬奥会休战决议,173个国家参与共提,创下近几届冬奥会休战决议共提国数量新高,这也体现了各国支持北京冬奥会和国际奥林匹克运动的良好政治意愿。

美国的做法如果对比其自身历史,那就更“没劲”——2008年北京奥运会时,时任美国总统到现场观看了开幕式。十几年过去,是什么使美国变得这般小家子气?有人说这源于一些美国政客“目光之浅,见识之窄,虚火之旺”,热衷于政治操弄。但中美间的时移势易,似乎更是答案。

今日之中国,已令美国的战略焦虑“爆棚”。一些美国政客嘴上说着“不搞新冷战”,但冷战思维愈发强烈,逢中必大力打压。美国放着本国人权问题一大堆束手无策,多年来又在世界各地惹来多少人道主义灾难,如今却试图以莫须有的人权谎言给北京冬奥会添堵,有用吗?

当然是无用。这不仅因为美国已心有余而力不足,更因为中国拥有足够宽广的胸怀和足够坚韧的定力。

北京的心是开阔的,欢迎世界各地冰雪健儿前来竞技,也相信运动员们最终收获的不仅是好成绩,还有真正体现奥林匹克精神的“相互理解、友谊长久、团结一致和公平竞争”。2008年北京奥运会时,我曾目睹勇夺八金的美国游泳运动员菲尔普斯的风采。在此,我也预祝包括美国运动员在内的所有冰雪健儿在北京冬奥会上再创佳绩。

至于定力,借用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张军的一句话说:“你来,或者不来,北京冬奥会就在这里,必将取得成功。”那些无聊的政治操弄既损害奥林匹克精神,又损害全球维护和平的愿望,始则汹汹而来,终将讪讪而去。

猜你喜欢

健儿政治化定力
如何做一名有魅力的辅导员
言论
最硬核“创新之城”在疫情应对中彰显定力与温度
与运动健儿 一起向未来
46位申城健儿出征东京奥运
温暖的拥抱
定力在心安如山
冬·发心
从娱乐到革命:论中央苏区时期乡村戏剧的“政治化”实践
腐败的人情成因及其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