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患者健康生活方式指导服务满意度现状与影响因素分析*

2021-12-27白媛媛樊子暄胡琳琳刘远立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 2021年11期
关键词:门诊患者医护人员住院

——白媛媛 郝 晋 樊子暄 张 玉 胡琳琳 马 晶 刘远立*

1 北京协和医学院卫生健康管理政策学院 北京 100730 2 清华大学医院管理研究院 广东 深圳 518055

《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提出,要大力推进“以疾病为中心”转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保障[1]。《“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要求普及健康生活,加强健康教育[2]。《“十三五”全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工作规划》提出,要推动落实医疗机构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3]。健康生活方式是健康促进的重要内容[4]。医护人员为患者提供健康生活方式指导服务,有利于提高患者就医满意度,是落实健康促进医院建设要求的重要举措[5-6]。目前,我国健康生活方式相关研究多集中于探讨健康生活方式对疾病预防、治疗及康复的效果[7],关于健康生活方式指导服务现状与满意度研究较少。本研究依托第5次“全国改善医疗服务行动第三方评估”项目,调查了我国143家三级公立医院住院和门诊患者对医院健康生活方式指导服务的满意度,并分析影响因素,旨在为进一步改善服务质量提供参考。

1 调查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选取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143家三级公立医院(委属委管医院43家,中医药管理局属医院7家,地方医院93家;东部地区66家,中部地区34家,西部地区43家)门诊和住院患者作为调查对象。其中,门诊患者为样本医院门诊药房缴费和等待取药处患者,每家样本医院至少抽取200例;住院患者为调查当日或次日出院患者,每家样本医院至少抽取150例。截至2021年3月12日,143家医院全部完成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56 320份,其中门诊问卷31 537份,住院问卷24 783份。

1.2 调查问卷

(1)患者一般资料问卷。问卷内容包含性别、受教育程度、户口类型、职业、家庭实际年收入、医保类型等。(2)患者健康生活方式指导问卷。问卷内容包括“患者接受的健康生活方式指导”“患者需要的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对接受的健康生活方式指导满意度”3个条目。前两个条目为多选题,用来评估患者健康生活方式指导服务供需现状,患者根据实际勾选(儿科患者由父母填写);第三个条目用来测量患者对健康生活方式指导服务的满意度,分“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非常不满意”5 个选项。问卷设置于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微信公众号“健康中国”在线调查系统,患者通过远程电话访问或扫码自填两种方式作答。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5.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将患者总满意度作为结局变量,由于该变量五分类值为偏态分布,为便于进行回归分析,对之进行了二分类转换。将应答为“非常满意”和“满意”者,定义为“满意”(赋值1);应答为“一般”“不满意”“非常不满意”者,定义为“不满意”(赋值0)。根据文献[8-9],本研究将医院主管单位、类型、地区与患者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家庭实际年收入、职业、户口类型、医保类型等作为自变量,采用卡方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a=0.05);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自变量筛选采用逐步法(a入=0.05 ,a出=0.10)。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一般资料(表1)

2.2 患者健康生活方式指导服务供需现状

调查发现,大多数门诊患者(96.19%)对所接受的健康生活方式指导服务满意。门诊患者接受医护人员提供的健康生活方式指导服务排在前5位的依次为:合理膳食、科学运动、健康体重、戒烟限酒、心理知识和调节技巧。门诊患者需要医护人员提供的健康生活方式指导服务排在前5位的依次为:合理膳食、科学运动、健康体重、心理知识和调节技巧、戒烟限酒。 调查还发现,大多数住院患者(98.71%)对所接受的健康生活方式指导服务满意。健康生活方式指导服务供需契合度高,供需前5位排序相同,依次为合理膳食、科学运动、心理知识和调节技巧、健康体重、戒烟限酒。见表2。

表1 患者一般资料[例(%)]

表2 患者健康生活方式指导服务供需现状

2.3 患者健康生活方式指导服务满意度影响因素

2.3.1 单因素分析 剔除未接受健康生活方式指导的患者后进行满意度分析,结果显示:医院主管单位、类型和地区,患者受教育程度、户口类型、职业、医保类型和家庭实际年收入是门诊患者健康生活方式指导服务满意度影响因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院主管单位、类型和地区,患者年龄、性别、户口类型、职业及家庭实际年收入是住院患者健康生活方式指导服务满意度影响因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见表3。

表3 患者健康生活方式指导服务满意度影响因素

2.3.2 多因素分析 对门诊患者健康生活方式指导服务满意度进行二分类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农村户口门诊患者满意度是城镇户口门诊患者的0.83倍;家庭实际年收入越高,对健康生活方式指导服务满意度越高;城乡居民医保和医疗救助的门诊患者满意度分别是城镇职工医保门诊患者的0.84倍和0.36倍;地方医院门诊患者满意度是委(局)属委(局)管医院门诊患者的0.77倍。见表4。

表4 门诊患者健康生活方式指导服务满意度多因素分析

对住院患者健康生活方式指导服务满意度进行二分类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西部地区住院患者满意度是东部地区住院患者的0.75倍;地方医院住院患者满意度是委(局)属委(局)管医院住院患者的0.64倍;女性住院患者满意度是男性住院患者的0.75倍;家庭实际年收入≥12万元和4万元~<12万元的住院患者满意度分别是家庭实际年收入<4万元住院患者的1.74倍、1.78倍。见表5。

表5 住院患者健康生活方式指导服务满意度多因素分析

3 讨论

3.1 患者对健康生活方式指导服务满意度较高

本研究结果显示,医护人员为患者提供的健康生活方式指导服务与患者需求处于平衡状态,契合度较高。患者对于健康生活方式指导服务满意度处于较高水平,门诊患者为96.19%,住院患者为98.71%,高于本次“全国改善医疗服务行动第三方评估”患者总体满意度(门诊患者为95.43%,住院患者为98.40%)[10]。究其原因,一方面,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提出要建立健康科普“两库一机制”,其中“一机制”即“建立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的绩效考核机制”[11]。这为医疗卫生主体对患者开展健康生活方式指导营造了良好氛围。另一方面,可能与全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提高有关。自2012年起,我国每年组织实施全国范围城乡居民健康素养监测工作,全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从2012年的8.80%提升至2019年的19.17%[12-13]。随着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提升,自我健康管理意识增强,对医护人员开展健康宣教配合度也会相应提高。

3.2 患者对健康生活方式指导服务满意度存在性别和户口类型差异

本研究结果发现,女性住院患者对健康生活方式指导服务满意度低于男性住院患者。由于女性患者生理和心理特点,如对环境、个人隐私保护和医护人员言行举止等较敏感,在接受医护人员提供的服务时更易受到影响[14-15]。此外,研究结果显示,农村户口门诊患者对健康生活方式指导服务满意度低于城镇户口门诊患者。这是因为农村患者门诊就诊花费成本较高,对医护人员提供的健康生活方式指导服务期望会相对较高;同时,也可能与农村患者生活习惯与城市患者存在一定差距,而医护人员在提供健康生活方式指导时未充分考虑其生活习惯有关。

3.3 家庭实际年收入和医保类型显著影响患者对健康生活方式指导服务满意度

由表4可发现,门诊患者家庭实际年收入越高,对健康生活方式指导服务满意度也越高,这与贾婧等[16]研究结果一致。表5显示,住院患者家庭实际年收入与健康生活方式指导服务满意度呈正比。此外,医保类型也是患者健康生活方式指导服务满意度影响因素之一。医疗救助和城乡居民医保的门诊患者对健康生活方式指导服务满意度低于城镇职工医保门诊患者。究其原因:一方面,城镇职工医保报销比例高于城乡居民医保和医疗救助,患者服务可及性更广;另一方面,城镇职工参保人往往工作和收入较稳定,而医疗救助是政府针对贫困无经济能力的公民实施的支持[17]。冯秀丽[18]研究表明,经济状况较差的人自我健康管理意识薄弱,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患者对医护人员提供健康宣教时的配合度和接受度。

3.4 医院主管单位和所在地区是患者健康生活方式指导服务满意度的影响因素

本研究结果显示,委(局)属委(局)管医院门诊和住院患者健康生活方式指导服务满意度高于地方医院,西部地区医院住院患者健康生活方式指导满意度低于东部地区医院住院患者。我国自2013年开展健康促进医院建设[5],提出要在医疗服务资源集中的医院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委(局)属委(局)管医院是我国公立医院中的“国家队”[19],在一定程度上更重视患者健康生活方式指导服务水平和质量。王紫娟等[20]研究表明,西部地区医院在软硬件设施及提供差异化服务上落后于东部地区医院,导致患者就医体验较低。此外,西部地区健康促进医院建设仍在探索中,医护人员健康促进专业技能还有待提高,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患者对健康生活方式指导服务满意度[21]。

4 小结

样本医院部分门诊和住院患者未接受健康生活方式指导服务,三级公立医院仍需持续提升健康指导服务覆盖率。建议将健康宣教纳入科室或医护人员考核指标,建立相应激励机制。本研究发现,性别、收入、医保类型等因素影响患者对健康生活方式指导服务满意度。这提示医院应注重服务的多样性和针对性。一方面,要注重服务细节,如,和女性患者沟通时应注意隐私保护等;另一方面,要根据服务对象具体情况针对性提供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如,对经济水平较低的患者提供生活方式指导时要考虑患者对服务的可及性和可接受度等。西部地区医院应增强疾病预防意识,对医护人员进行健康教育技能培训,同时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资源也应适当向西部地区倾斜。此外,由于医护人员工作负荷较重,而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是诊疗环节之一,采用何种方式使健康生活方式指导效果最大化是医院需要探索的课题。

猜你喜欢

门诊患者医护人员住院
妈妈住院了
COVID-19疫情下某三甲医院1066例发热门诊患者临床资料分析
探讨提升门诊患者满意度、改善分诊导诊护理服务的方法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QCC在预防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跌倒与坠床的应用
精神病人住院自缢 医院担啥责
帮助医护人员处理好四种关系
Alzheimer’s patient’s heart doesn’t forget a mother’s day tradition
精神科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相关分析
昆明地区571例门诊患者HPV感染情况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