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的父亲王仁①

2021-12-27王鸣燕

力学与实践 2021年4期
关键词:病重家训知识分子

王鸣燕

(中国工商银行中关村支行,北京100084)

今天我有幸参加这个会议心情十分激动,首先我代表我母亲和妹妹全家感谢学校领导和各位老师筹备组织了这个活动,感谢你们为此付出的心血。

这个活动是对我父亲学术上的成就和几十年教育成果的肯定,他在九泉之下会欣慰的。这次活动更广的意义在于北大尊重从事基础科学研究、勤勤恳恳从事教育工作的知识分子,弘扬爱国情怀,鼓励知识分子努力为国家强盛多做有意义的工作,国家和人民不会忘记他们。

我父亲是爱国知识分子,1955年他在美国已经拥有了很好的工作和优厚的待遇,但是为了新中国的强盛他没有犹豫,毅然决定回国。他和很多留美爱国知识分子一起面对美国移民局的种种刁难,义正词严地声明:我是中国人,我的亲人在盼望着我回去团聚,我的祖国需要我回去建设,我要回去!他们经过长期斗争和不懈努力,冲破美国当局的重重阻挠,终于实现了回国的愿望。他曾经多次跟我们讲,当他们在罗湖海关看到飘扬着的五星红旗,看到威武的解放军战士,禁不住热泪盈眶,他是含着幸福的泪水走进国门的。

回国后,他抱着一颗爱国之心,严谨探究学问,专注教学科研,把毕生精力都放在了教育事业上。在40多年教书育人的岗位上,他始终无怨无悔默默地耕耘。他的书桌上一直放着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字签,这是他的座右铭,他始终鞭策着自己,他说:教育关系到祖国的未来,我要做一头三尺讲台上的黄牛。他工作起来从来不知道白天黑夜,在家吃饭经常要叫他好多次。除了新闻联播他很少看电视,每天很晚很晚他书房的灯还亮着,他伏案写着算着思考着,即使在病重期间也是如此。看着他已经花白的头发我的心隐隐作痛,但是又无法阻止他。我们都知道留给他的时间不多了,他还有很多想做还没有做完的事情,他放不下啊!病重期间,仍然忍着病痛的折磨,拖着虚弱的身体,去力学所将抱病期间整理的资料交给相关人员;在住院的时候还和去探望他的同事们讨论学术上的问题。他就是这样像蜡烛一样发着光,坚持着,直到生命的终点。医院负责给他看病的主治大夫都感慨地说:王老的生命力超过常人......

热爱祖国,拥抱生活,勤奋工作,诚实做人是父亲留个我们家宝贵的精神财富。父亲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他喜欢音乐、体育,在那个物质极端匮乏的年代里,他总能给我们带来生活的乐趣。我们小的时候在他的鼓励下学会了游泳,溜冰,打羽毛球、乒乓球,打桥牌,争上游更是节假日家庭活动的主要节目,家人围坐在一起其乐融融,一片欢声笑语。家庭音乐会也很有意思,父亲经常教我们唱歌,他最喜欢红梅赞。他教得认真,我们学唱得也非常起劲。亲戚们来我家做客,我和妹妹经常有模有样地化妆演唱,大家都赞不绝口。

父亲直到79岁高龄,还给自己规定每周游泳不少于2000米,他用笔记本记录着每次游了多长时间,游了多少米,并计算出还有多少任务要去完成。他对锻炼就跟搞科研一样认真,一丝不苟,他知道没有好的身体就无法胜任教学科研工作。

父亲为人谦和,待人真诚,只要与父亲接触过的人都有一种感觉,他学识渊博却没有一点架子,不管在什么地方工作都会和别人交上朋友。1965年在门头沟参加“四清”运动时,父亲和当地的农民王叔叔成了好朋友。王叔叔家孩子多、生活困难,父亲就寄钱给他并且不留姓名,后来王叔叔通过多方打听知道了真相,从门头沟骑车到中关园家中来表示感谢。父亲拉着他的手说:老弟你有困难我力所能及帮助一下是应该的,你不要客气,我们是好朋友呀!王叔叔非常感动,以后几乎每年都会骑车来看父亲,他们在一起聊着村里的变化,王叔叔当了生产队长也把工作中的一些困惑讲给爸爸听,请爸爸帮助分析出主意。直到2000年父亲病重时,已73岁的王叔叔还来看望他。他们的友谊整整维系了35年。

父亲在我们很小的时候就要求我们做一个诚实的人。父亲重病住院期间,和我们聊到过去爷爷奶奶就是这么教育孩子的,父亲说爷爷最看重对孩子诚实品质的培养,他认为诚实是做人的根本,是王家家训的主要内容。父亲离开我们20个年头了,回想过往,他的教诲仍然历历在目。牢记家训,传承家训,做一个诚实的人,有追求的人,是对父亲的最好纪念。

猜你喜欢

病重家训知识分子
秋季苹果锈果病重在预防
张载家训不只是横渠四句
传统家训里的廉政观
三坊七巷 名人家风家训馆
你知道什么是知识分子吗
孙叔敖识宝
家训伴我成长
绝症姐姐用三个谎言“撑起”病重妹妹的未来
清末民初中国新式知识分子群的形成及特点
近代出版人:传统知识分子与有机知识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