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背景下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实践案例分析

2021-12-27

南方农业 2021年20期
关键词:老百姓村级村民

田 富

(中共重庆市黔江区委党校,重庆黔江 409003)

当下,乡村治理中出现了许多管理难题,如法律层面没有相关的约束,而道德层面又不具备很强的约束力,导致村民自行其是,治理困难。为解决“没依据、没抓手、没人听”的乡村治理难题,实现乡村的“治理有效”,积分管理是一种创新的管理模式。积分管理是用奖分和扣分对人的行为进行量化考核,以积分来衡量人的自我价值,反映家庭单元的综合表现,然后再把各种物资待遇与积分挂钩,从而达到激励人的主观能动性、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的目的[1]。全国基层组织进行了许多积分管理的探索与实践,部分地方已推广到城市的治理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1 清水村积分管理主要做法

清水村属于重庆市18 个深度贫困镇金溪镇的8 个村之一,幅员面积8.47 km2,耕地面积264.87 hm2,全村辖6 个村民小组,504 户1 489 人,有中共党员51 人,全村原有贫困户61 户208 人。2019 年2 月,为深化脱贫攻坚工作,推进全村党建、产业、基础设施、人居环境和内生动力等工作,清水村驻村工作队、村支两委试行采用积分制方式实施村级治理。

1.1 科学设定积分内容,明确“评什么”

制度是让积分制在乡村治理中发挥实质性作用的关键,因此必须将制度设计融入基层社会治理的实际之中。清水村从开始就明确目标导向:实现保护个人财产和集体利益至上相统一;能体现劳动创造价值;坚持多劳多得、不劳不得、破坏必罚的原则;坚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村民自治,结合乡村振兴的主要目标任务,实行“以奖代补”的方式,鼓励先进带动后进,村社干部积极引导,全面激发老百姓的内生动力。通过召开镇村干部会议、村民代表会、党员会集体研究制定积分考核细则,建立科学完善的积分管理制度,根据工作重要程度研究确定积分内容,将组织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居环境、产业发展及公共事务等进行积分细化;每项积分内容按权重进行赋分,确定积分考核指标,量化积分考核,由专人做好日常登记,根据工作推进情况进行日常积分,月底汇总,提高日常积分管理的科学性、系统性、公平性。

1.2 规范积分管理方法,细化“怎么评”

结合实际,量身定制,让行为规范有标尺。通过村两委会会议和村民代表会,制定实施《清水村积分管理实施方案》和《积分管理实施细则》,推选积分考核评估小组,每月实施考核评估。清水村“积分超市”采用“4 AB”模式进行积分,“4”即4 个板块内容,包括产业发展、传统美德、人居环境和公共事务4 个方面,通过村民代表集体决议进行打分。“A”即参加合作社专属积分,主要在于提升老百姓参加合作社的积极性,融入全村的集体发展之中。“B”即爱心奉献积分,根据村内各个村民小组的集体情况,设置志愿服务岗,积极开展关心关爱行动,配合村委做好环境卫生等公共事务。针对特殊情况,村两委实施一事一议制度,召开村民代表会集体决定。积分兑换所需经费由帮扶资金和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列支。

1.3 强化积分结果应用,确保“出实效”

正向激励,反向鞭策,让评比导向有“磁力”。根据积分结果对村农户进行每月排名,每月定期下发积分排名通报,积分结果同步反馈到乡镇、村和帮扶单位。积分体系制度完善之后,关键在于落实出实效,村内以家庭为基本单位进行积分统计,并用积分卡进行记录。积分兑换可随时开展,通过积分卡到积分超市和村卫生室实施兑换,积分价值为1 分等于1 元,不可兑换现金。积分也是作为平时考核增先评优的重要参考依据,与评优评先、政策享受、荣誉申报等评选工作直接挂钩,通过人均积分排序,在推进“道德模范”“十星文明户”“卫生家庭”等荣誉典型时优先考虑。按照长远谋划,持续表现优秀的家庭还将推荐为村“两代表一委员”对象,申请银行对其信用等级进行提升等。若持续3 次排名靠后的,则通过公示、批评等形式“亮丑”。同时,积分还与集体经济分红挂勾,进一步提升村民的积极性。

2 清水村积分管理主要成效

2.1 村级组织凝聚力更强

基层党组织是国家的“四梁八柱”,是国家的“细胞”,唯有基层组织作用发挥好,管理好,国家方能长治久安,繁荣昌盛。曾经,清水村在群众的组织上没有号召力、没有凝聚力、活动组织没人响应;在基层的服务上,进不去门、坐不下来、谈不拢话。积分制管理推行后,村内大小事务相对顺畅了许多,干群关系和谐许多,村内矛盾减少了许多,老百姓参与村内活动、配合村里工作的积极性增加,强化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2.2 村民行为规范自觉性更高

通过实行村民积分制管理,切实能提高村民的道德修养和整体素质。积分制管理的优势在于能够充分整合德治、法治、自治,充分调动广大老百姓的积极性,充分结合地方传统文化,充分激发村民的内生动力,发扬优良作风,有助于形成好风气。通过村内公开揭丑,发挥村内老百姓“爱面子”的观念,积极运用邻里攀比效应,实现相互鼓劲,推动发展。同时,调动老百姓自身的动力,老百姓重视自身实实在在的获得感,青睐“小实惠”,通过与利益的直接挂钩,在明确的评比制度、积分兑换标准严格执行下,看得见的礼品起到了直接有效的激励效果,促使村民自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模范践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等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村民们自觉履行赡养义务、关爱亲人、夫妻和睦、兄弟姐妹团结友爱。

2.3 村内矛盾纠纷减少

积分超市可以更好地公平对待社会捐赠物资,且直接融入到村内的积分兑换平台,更加透明化,而非传统的救济式发放,更加调动广大群体的积极性;同时,带动了村内的文明实践、志愿服务行动等,推动老百姓的内生发展动力,更加兼顾公平。积分制试行之初,老百姓担心存在暗箱操作或厚此薄彼,许多群众自发参与到评比打分的环节中来,担任志愿者、调解员等,扩大老百姓的参与面,消除了老百姓的疑虑。积分超市创办之后,村内老百姓参与村级事务的积极性达到历年最高,这为统筹推行村民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找到了一条乡村赋能、简便易行的基层治理“新路子”。

3 积分管理经验启示

提升乡村振兴、村级治理的关键在于内生动力,主要目的在于齐抓共管、全员参与,特别是传承好的优良作风,杜绝“坐等政府送小康”的思想。在乡村振兴过程中,不断创新实践一些新的方式方法是解决目前存在问题的关键。积分制管理就是打破老百姓传统的“坐等别人送小康”的思想,清水村的实践给乡村治理创新提供了一些经验启示。

3.1 坚持目标思维,确保制度灵活性

积分制是一种形式,但根本目的在于解决实际问题,但同时应谨防“积分是个筐,啥都往里装”。基层社会治理是一个常讲常新的问题,不能固定思维,必须保持制度的灵活性,紧紧根据村内情况变化做出适时调整。1)在积分项目设计类别里,应中心突出,始终使积分制聚焦本地的重点工作、重点问题,如围绕促进发展、精神文明、生态文明、遵纪守法、平安创建和移风易俗等方面进行设计,达到弘扬正能量、唱响主旋律,不能偏离中心“眉毛胡子一把抓”。2)以问题为导向,积分设计着眼于解决本村在社会治理方面亟需解决的实际问题,如环境脏乱差、邻里不和睦、治安隐患多等。3)把最应突出解决的矛盾和问题列入积分项目,并调高分值[2]。

3.2 坚持公正公开透明,保持群众信任度

在农村推行积分制管理能否成功,最关键在于群众的参与度和信任度,最终效果由群众说了算[3]。群众的眼晴是雪亮的,如果在管理中夹杂有暗箱操作、优亲厚友等情形,积分制管理方式就会失去群众的信任,无法推行下去。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监督是最好的信任。在积分制管理实施中,应始终坚持3 个公开。1)实施方案公开,在广泛征求村民意见后,对实施方案进行公示,由村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2)评分过程公开,每期积分公布之前,由计分员向村评审委员会汇报,公开讨论后进行公示,无异议后公布结果。3)兑现奖励公开,让老百姓自己参与全过程的监督,确保效果落地见效。通过3 个公开,确保积分管理过程公平公正公开有效,真正达到激励先进、鞭策后进,提升村级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效果。

3.3 坚持精神激励为主,物质鼓励为辅

精神激励和物质激励是2 种不同的激励方式,各有长短。物质激励效果是最直接,也是奏效最快的方式,但也有弊端:激励深度浅、维持时间短,且过分强调物质激励易让导向“跑偏”。精神激励易让人产生认同感和成就感,激励动能更深远,激励的效果更长久。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升,老百姓不仅满足于物质生活,对精神需求有了更高的要求,积分制要侧重精神激励的正面应用,提升老百姓的群体认可和社会荣誉感等[4]。因此,积分激励应坚持精神激励为主、物质激励为辅的原则,不直接与金钱挂钩。通过持续不断地进行精神激励,能够较好地形成长效作用,弘扬村内正能量,激发老百姓参与村社管理的热情。

3.4 坚持因村制宜,久久为功

群众自治优势的发挥是一个探索和渐进的过程,不会一蹴而就。任何一项制度机制的创新都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照抄照搬,即便是已经有了较为成熟的外地经验,在本地推行中也会因地区差异、人文差异、经济差异和观念差异等出现不同程度的不适应,因此需要有个磨合和调整适应的过程[5]。比如,在经济发展比较好的村,对因好人好事获得的积分,可以用真金白银进行奖励,但不适合“家底薄”的村;在城郊村可凭“乡贤”“腰鼓队”等活动获得积分,但这不适合以留守老人和儿童为主要群体的偏远乡村。在制度初期试行过程中,需要不断反复研究探索和论证,形成一些行之有效的特色做法,为以后进一步发展提供可以借鉴的“样本”。在试点的基础上,应保障制度持续完善和创新,做深做实,并通过教育引导,激活群众自治的内生动力,谨防“一阵风”“运动式”等问题,循序渐进,久久为功,达到真正凝聚群众的目的。

3.5 坚持协同共治,充分发挥村民自治

在制度的初期试点和摸索阶段,地方党委政府可能会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当平台搭建起来进入正常阶段之后,更多的需要发挥村级组织自治作用,采取协同共治的方式。加之基层社会治理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需要村民全体的共同参与,党委政府要注重自己的角色扮演,坚持总揽不包揽,当好配角,充分发挥村级民主作用。在统筹协调、推广经验的同时,充分发挥村民“自我教育、自我监督、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作用。通过政府购买社会服务、以奖代补等方式,充分运用好各类社会公益组织活动,实现互助、服务、自治融合,最大效能激发村级自治水平,促进积分制管理成为管根本、管长远的方法。

猜你喜欢

老百姓村级村民
村级义务消防队值得一试
科学种植提升村民幸福指数
对老百姓好就是对党忠诚——践行正确人民观
盏盏路灯照亮村民“幸福路”
定点帮扶让村民过上美好生活
张存海:带领村民过上好日子
老百姓说好才是真的好
搬迁后,老百姓能否快乐起来?
谁为村级产业“接生”?
能寻下好产业,看得见恓惶人——蒲城依托“村级社”破解“空壳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