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生态建设角度看林业发展的难点与对策

2021-12-27岳国文

南方农业 2021年20期
关键词:资金投入林木林业

岳国文

(呼玛县十二站林场,黑龙江呼玛 165199)

经济的发展带动了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由于人们对于艺术及精神层次的追求,大量的艺术品、家具、办公用品及装饰品等都采用木材来加工制成。社会对于木材的需求量大大增加,然而树木的生长周期较长,木材资源消耗速度加快,我国林业系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为响应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更好地建设林业生态系统,分析了林业生态系统建设目前的难点,并针对难点提出了发展对策。

1 林业生态建设难点

1.1 林业生态建设的投入不足

林业生态环境的建设资金投入不足,是限制我国林业生态建设的主要原因之一。有学者研究发现,相对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我国的林业生态建设的资金投入相对较少。数据统计,从1950—2020 年,我国的林业基础建设投资年均3 亿元,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近些年来,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的重视,我国的林业生态建设的投入逐年递增,但我国幅员辽阔,林业分布范围广阔,且生态建设任务繁重,许多地区没有纳入年度的资金投入计划,当地的林业生态建设得不到保障[1]。

1.2 林业生态建设的重视程度不足

林业生态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工程,短时间的投入不能见到明显的效果,因此对林业生态建设应持续重视。然而现实中,由于林业生态建设效果不能很快地表现出来,对于当地政府的经济效益不能立竿见影,因此在部分地区,林业的生态建设没有真正纳入到各级政府的生产计划中,对生态建设的重视程度不足,林业工作落实不到位,对群众的林业生态教育宣传不广泛,没有深入群众的内心,没有从思想上高度重视,时常发生森林火灾的事件。

此外,林业生态建设工作者的经济收入不高,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不高,导致工作效率低下,工作推进缓慢。当地政府应重视改善林业生态建设者的工作环境及生活待遇,适当提高林业生态建设工作者的经济收入[2]。

1.3 林业生态建设制度不完善

林业生态建设需要较为完整的制度来监督。现实生活中,由于林业建设的系统不完善,对于破坏森林行为的奖惩不明确,出现了“边治理,边破坏”的现象。林业生态建设需要持续的投入,制度不完善导致了林业生态建设的步伐放缓。被破坏、失去生态功能的森林,不仅在木材供应上受到影响,还减弱了森林带来的综合效益,如森林被誉为“地球之肺”,可以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并释放出氧气。完善的建设制度可以帮助林业生态形成复合的经济发展体系,不但可以发挥林业在林木资源上的供应功能,还可以充分发挥林业多样化的附加效应,使生态林业与林业产业达成良性循环,既保障对社会商品需求的供应功能,又保护和加快林业生态的建设。

1.4 林业生态建设人才培养不足

林业生态建设是一个复杂的交叉学科的系统工作。经调查,目前从事林业生态建设的工作人员大多数缺少相关的专业知识,林业生态专业毕业的高素质人才较少。在工作中,较大一部分工作人员都是凭借以往的经验来进行生态建设,没有系统、全面、科学地开展工作。如在工作中,会出现某一品种的树木大面积、高密度的种植,导致林木生态多样性的缺失;或者不了解某种植物的生长环境,盲目的种植,植物对生长环境不适,造成大面积死亡的现象[3]。

2 林业生态建设发展对策

2.1 加大林业生态建设资金投入

构建多渠道的林业资金投入机制。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守得住绿水青山,就是守住了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各级人民政府应加强当地的林业生态建设的资金投入,持续保证资金在林业种植、林业保护方面的投入,林业生态建设的效果不是马上就能显现的,需要持续的投入,当投入的时间和资金达到某一阈值时,林业生态便会发挥出其经济效益,改善当地的生活环境,提供当地发展农业、旅游业的物质基础。同时,可以大力发展林业的商品经济,给当地政府带来经济上的收入。由此可见,持续大量的资金投入,可以增加当地的森林覆盖率,改善当地的生态多样性,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并给当地居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更多经济收入[4]。

2.2 提高全社会对生态建设的意识

加强社会对林业生态建设的意识,提高人们对林业生态建设的重视程度,将林业生态建设完全融入到人们的意识形态中去。当地政府可以通过媒体宣传、科普教育、组织活动等深受人们众欢迎的方式,来宣传林业生态建设的意义和目的,让人们深入地了解到林业生态环境与他们生活的息息相关,并深深地影响着他们的生活。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引导人们意识到生态建设是一个长期、艰巨、紧迫的工程,改善林业生态环境就是保护当地的生产力和开发新的经济收入项目。

林业生态建设不仅要依靠国家政府的投入,而且还要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应加快推进集体林权制度的改革,明确所有权,充分调动人们退耕还林、种山植树的积极性,挖掘林业的潜在资源,促进人们生产力的释放。

2.3 完善林业生态建设制度

2.3.1 完善内部监督制度

林业部门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内部监督。上级主管部门应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对下级部门进行检查和工作指导,利用规章制度约束和监督执法人员文明执法;坚持部门协作配合,建立联动机制,各负其责、齐抓共管、互动有力、运转高效地推进林业生态建设新格局。

2.3.2 明确奖惩制度

为避免出现“边治理、边破坏”的现象,林业主管部门应完善奖惩制度,加大奖惩的力度,明确奖惩的界限范围。对于恶意破坏林木的不法分子,应严厉打击,让其不敢为,不想为。对于保护林木的行为,应加大奖励的力度。对于奖惩的界限范围,相关单位可通过具体林业案件进行分析宣传,让广大群众能够更清楚地了解到哪些行为是受鼓励的,哪些行为是会受到惩罚的。

2.3.3 保护物种多样性

当地林业政府部门应提高对林业生态结构的重视程度,提高对生态建设的要求和标准,避免在建设中出现树种单一、混交林少、树种结构不合理的现象。明确适合当地种植的树木种类清单、种植密度,从制度上完善林木生态建设。坚持人工修复和自然恢复相结合,采取封育保护、退耕禁牧、还林还草、植树造林和水土保持等措施,提高植被覆盖率,改善地区生态环境。

2.4 加大专业人员的培养

2.4.1 加强人员培训

当地林业主管部门可与高校建立合作关系,政府委托高校培养林业生态建设的专业人才。针对当地林业建设的主要矛盾,相关部门要联合校方,培养具备解决当地林业问题的专业人才,为林业生态建设提供坚实的后备人才力量。为更好地培养林业专业人员,政府每年可提供一定数量的暑假实习生,提供学生将知识与实践建立关系的桥梁,培养学生对林木种植培养、林木生态建设的兴趣,使学生提前熟悉林木工作流程和内容,为以后投身林木事业打下很好的基础。同时当地的林业主管部门应定期组织基层工作者参加培训,不断补充新知识、开阔视野、规范种植操作和树立正确的林业生产发展理念。基层工作者通过接受新的技术和先进的科技产品,可以更好地开展工作,不仅提高了效率,还促进了林业生态结构的多样性和完整性[5]。

2.4.2 提高林业生态建设者的待遇水平

基层林区多位于偏远山区,生活条件艰苦,硬件设备不全,很难留住人才,生态林建设管护的质量也很难提高。只有切实保障林业生态建设者的经济收入,配备林业业务工作必需的交通、通信工具等,才能够促使林业工作人员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待遇水平的提高不仅能提高现有林业工作者的积极性,还可以吸引更多的新生力量投入到林业建设中。

3 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于林业资源的需求日渐增大,林业生态矛盾日渐显现,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因此林业生态建设成为我国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点之一。目前林业生态建设主要存在社会资金投入不足、群众在思想上的重视程度不足、林业监督机制发展不完善及林业专业人才培养制度不完善等主要问题,因此,应通过加大资金投入、重视思想教育、校企合作、提高林业基层工作者的经济收入等措施解决相应的问题,进而加快我国林业生态建设的步伐,提高林业生态建设水平和质量。

猜你喜欢

资金投入林木林业
《林业勘查设计》简介
国家林草局发布2020年度林木良种名录
什么是碳中和?
《林业科学》征稿简则
《林业科技》征稿简则
land produces
林木移植的注意事项
当前公共文化建设资金投入的社会化途径研究
浅析城市社区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市政设施建设管理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