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林业病虫害防治措施的思考

2021-12-27

南方农业 2021年20期
关键词:化学农药林区防治效果

马 英

(天水市秦州区林业和草原局,甘肃天水 741000)

林业资源发展过程中,林业病虫害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现象,也是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如果不能采取有效的措施对林业病虫害进行有效防治,则十分容易引起林业面积缩减等问题,使整个林业的健康发展受到影响。因此,针对林业病虫害防治应引起相关部门及人员的高度重视,提高病虫害防治意识,并通过采取科学有效的防治措施,保证整个林业的发展水平不断提升。

1 病虫害流行特征

1)常发性。在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背景下,林业病虫害的为害也随之加重,从目前的流行趋势来看,其为害程度正在不断增长,且具有常发性特征。2)高危险性。一般情况下,林业病虫害如果没有被及时发现与处理,将会以非常快的传播速度为害林区林木植被,使林业受害规模持续扩大,从而损坏林业生态环境与资源。3)不可预见性。林业病虫害的发生不可预见,人们往往根据已出现的一些异常状况,预测林业病虫害的发生,林业病虫害出现时,通常不易第一时间进行有效控制,极易导致林业经济效益降低[1]。

2 林业病虫害防治中存在的问题

2.1 人工建林增加了病虫害发生概率

林区树木植被恢复与林业生态建设中,人工建林是一种常见的方式,但在实际建林或造林中,由于缺少科学的规划设计,使得林区树种较为单一,林区生物多样性骤减,植物群落简单,大大降低了林区抵御林业病虫害的能力,且一旦发生林业病虫害会难以控制,加速了林业病虫害的传播速度,使其影响范围迅速扩大。

2.2 林业病虫害防治缺乏科学性

利用化学农药进行林业病虫害的防治是一种比较有效的防治措施,其效果十分显著。但在实际使用化学农药的过程中,由于缺乏科学性与合理性,使得化学农药对林区树木植被的破坏也十分明显,尤其是一些毒性较大和易大量残留的农药,会对林区树木植被的正常生长造成严重影响,且在长期使用化学农药的情况下,会使病虫害产生抗药性,从而影响防治效果[2]。

2.3 对林木的日常监测不到位

从目前现实情况来看,因设备条件、经济条件等因素影响,多数林区对林木的日常监测不够到位,易引起大范围的林业病虫害问题[3]。虽然一些林区购置了监测设备,但由于其功能不全、人员操作能力不足等原因,使得日常监测工作的价值未能得到真正发挥。

2.4 缺乏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支持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林业病虫害的类型越来越丰富,防治难度也随之增大,以往的防治手段已无法取得理想的防治效果,因此需重视对先进技术与设备的使用,以提高林业病虫害的防治效果。但是,由于新技术与新设备的研发力度不足,加之对新技术与新设备的推广不够重视,使得当前林业病虫害的防治仍是以传统化学农药为主,虽能取得一定效果,但也会带来一些其他问题,如破坏土地环境、使病虫害产生抗药性等,不利于彻底根除病虫为害。

2.5 林业部门对病虫害防治重视不够

林业病虫害防治过程中,预防是最为关键的一环,一旦发生病虫害,必然会损害林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即便采取一系列防治手段,也只能减少损失,因此林业病虫害防治中应以预防为主。但从具体工作的开展情况来看,林业部门对预防的重视程度不够,加之各部门之间存在协同问题,使得监测预防工作的有效开展遇到了较大阻碍。此外,林业部门也没有结合实际情况建立健全病虫害防治规范,使得具体工作的开展没有科学参考依据,进而造成了林业病虫害问题一直难以有效解决。

3 加强林业病虫害防治的有效措施

3.1 加强林区病虫害监测

林业病虫害具有常发性、高危险性与不可预见性,因此做好林区病虫害监测显得尤为关键[4]。林业建设中务必要重视对林区病虫害的监测,为了及时发现与解决林业病虫害,可以在林区内安装先进的监测设备,以实现对林业病虫害的动态监测,将其尽早予以消灭。针对目前各基层林业病虫害的监测情况来看,还需要加大资源与技术投入,并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健全监测体系。具体而言,在健全林业病虫害监测体系的过程中,需结合林业病虫害的防治需求与林区发展需要,对原有的林业病虫害监测体系进行完善。此外,对于面积较大的林区,应借助无人机、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简称GPS)等先进技术设备实时监控林区的发展,以便及时发现林区病虫害,并进行有效的防治处理。值得注意的是,在林区病虫害监测中尤其要针对一些外来林木进行监测,以防外来物种入侵问题,同时要做好对外来引入林木的检疫,有效控制病虫害的发生。

3.2 营造混交林

营林造林、植被恢复等作为林区林业生态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实际工作中,需要管理人员能够结合林区林业实际发展需求,做好科学的规划与准备工作。1)需要以确保林区生物多样性、恢复林区植被与提高森林覆盖率为基础,充结合林区实际情况选择有效的营林造林技术,保证营造混交林的科学性与有效性,这样才能避免由于单一树木植被类型而引发林业病虫害问题。2)在配置树种植被的过程中,既要注重其多样性,又要考虑所选择树种植被类型是否适应当地林区的自然地理条件与气候特征,以确保其具备较强的抗病害能力和存活率[5]。

3.3 合理实施林业病虫害防治

以往在林业病虫害防治中,由于对化学农药运用不合理,导致树木植被的生长受到较大的负面影响,同时也对林区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6]。因此,在今后林业病虫害防治中,应根据实际防治需求,明确化学农药的使用剂量,并尽可能选择低毒、污染小的化学农药,以提高防治效果。在使用微生态农药、生物农药时,同样也要结合实际需求,并根据使用说明书进行合理使用,以获取最佳的防治效果。此外,仅靠药物进行林业病虫害的防治远远不够,还要积极利用物理防治技术、农业防治技术等进行综合防治。以生物防治技术为例,可以根据林业病虫害的具体情况,培养病虫害生物菌群和采取合适的方法吸引其天敌,通过这样的防治技术,有效提升林业病虫害的防治效果,有效确保林区林业生态建设成果。

4 结语

林业病虫害综合治理过程中,需要结合实际情况,不断研究与分析林业病虫害的防治思路及策略,以降低病虫害的发生率、提高防治质量,并促进林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在实际防治工作中,需要先了解引发林业病虫害的原因和目前这一工作的开展状况,进而使用多种防治措施进行林业病虫害防治,提升防治效果。

猜你喜欢

化学农药林区防治效果
学思践悟 | 隋洪波代表:作好“林区三问”新答卷
用料不当致牛病 如何防治效果好
祁连山青海云杉林分布对土壤交换性盐基组成及比例的影响
双环磺草酮与吡嘧磺隆混用对稻稗的防治效果试验
苦参碱对小麦虫害的防治效果试验分析
化学农药安全绿色发展探究
日本计划到2050年将化学农药使用量减半
330 g/L二甲戊灵EC、36%异恶草松SC对直播稻田杂草防治效果
化学农药对农业环境的污染与防治
昌宁林区有了首条水泥防火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