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园林育苗技术重点与造林技术要点

2021-12-27董瑾霞

南方农业 2021年20期
关键词:存活率树苗树种

董瑾霞

(甘肃省小陇山林业实验局麦积林场,甘肃天水 741020)

目前,传统的育苗技术已经不能满足我国林业建设的需求,需要不断进行育苗技术创新,以培养高品质的树苗。现代园林育苗技术的不断发展,促进了园林林木存活率的提升,以此为基础,进行林业育苗技术的提升,有助于造林技术的不断完善,从而提高林业建设效果。

1 育苗技术现状

我国社会与经济的不断发展,对于林业资源的需求逐渐增加,发展需求与环境保护的矛盾日益加剧,提高林业资源培育效果成为缓解矛盾的关键[1]。在这种背景下,现代园林育苗技术转变传统园林资源培育方式,逐步提高对园林育苗技术的重视度,从而提升了园林育苗培育的水平,促进了树苗存活率的提升。但是,现代园林育苗技术还存在资金不足、理念落后、技术不完善等方面的问题,导致园林育苗技术水平提升受到影响。因此,相关部门应结合育苗技术水平提升需求,做好现代园林育苗技术的重点把握,从而促进育苗水平的提升。

2 育苗技术的重点

2.1 树种选择

园林部门在进行园林育苗技术开展过程中,应结合因地制宜原则,进行树种的科学选择,以保证树种的健康生长。1)园林部门在进行树种选择时,应结合园林所处地的自然条件,结合不同树种对于自然气候的要求,进行树种的科学选择,保证培育树种的生长习性与本地气候相符,降低树种培育的难度。2)园林部门在进行树种选择过程中,也应根据成本效益最大化原则,并结合园林审美要求,进行树种的科学选择,做好园林树种培育的成本管控,如此不仅可以减少树种培育的风险,还可以促进园林审美价值的提升,有助于园林生态和经济效益的发展。

2.2 育苗地选择

育苗地是现代园林育苗技术开展的主要场所,育苗地的科学选择,其对于树种的数量和品质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园林部门应做好育苗地的科学选择。结合树苗生长对光照、温度、水分、养分等因素的需求,进行育苗地的选择和建设,逐步提高育苗地的客观条件,为树苗生长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为了保证树苗的健康生长,园林部门在进行育苗地选择时,可以借助科学技术,进行育苗地地形、土壤等因素的改变,使育苗地环境与园林环境相符,促进树苗抗性能力的提升,降低后续树苗移栽的风险,以助于树苗存活率的提高[2]。

2.3 翻耕整理

园林部门在进行树苗培育前,需要做好培育前的准备工作,提前进行育苗地的翻耕与整理,为树苗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1)园林部门可以结合不同树苗的培育需求,开展翻耕工作,一般为育苗前一年进行翻耕,并结合不同树苗对养分的需求,进行土壤施肥工作,促进土壤养分与规整度的提高。2)园林部门要做好育苗地的整理,不仅要进行杂草的整理,做好育苗前的基础工作,而且还要根据不同地区的气候变化,做好不同季节的田间整理,保证育苗地一直维持在最佳的生长环境,为后续树苗的培育奠定良好的基础。

2.4 催芽与播种

催芽环节是促进树苗存活率提高的重要技术,在催芽过程中,要对树种表面的多余油脂和蜡脂进行清洗,促进树种发芽率的提高。园林部门在进行树种催芽时,可以通过浸泡的方式把树种放在水中进行浸泡,每天通过温水进行树种的淘洗,从而促进树种发芽率的提高。此外,园林部门还可以通过去蜡去油法,进行树种表皮蜡脂或油脂的去除,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树种的浸泡,以助于树种发芽率的提升。

播种环节是树苗培育的重要环节,林业部门可以根据不同地区的气候特点,进行树种播种时间的科学选择,以保证外界温度因素,适宜树种的发芽生长,促进树种存活率的提高。

2.5 田间管理

田间管理是对园林树苗生长状态进行科学管理的重要方式,其不仅为树苗的生长提供了水分和养分,而且还可以避免树苗在生长过程中遭遇病虫害的侵袭,促进树苗数量和质量的提升[3]。园林部门在进行树苗田间管理的过程中,应做好树苗水肥的管理工作,根据不同树苗的生长阶段,观察管理工作的开展,及时根据树苗对水分和养分的需求,进行水分和养分的补充,促进树苗的健康生长。园林部门应对树苗的生长状态进行监管,及时发现树苗生长过程中存在的病虫害问题,并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降低病虫害对树苗的侵袭,以促进树苗存活率的提升。

3 造林技术要点

3.1 栽苗造林

栽苗造林技术是一种常见的造林技术,该技术具有操作简便、适用性强等方面的优点,在不同地区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栽苗造林技术要点分为以下2 个方面。1)保证栽苗根系的完整性。园林部门在进行栽苗造林技术应用过程中,应基于提高树苗存活率需求,进行树苗根系完整度的保存,使树苗栽种后,其根系可以深植土壤内部,有助于促进树苗栽种存活率的提高。2)保证水分充足。由于栽苗造林技术具有操作简单的特点,园林部门在应用栽苗造林技术后,应基于提高树苗存活率的需求,进行树苗灌溉工作,保证树苗具有充足的水分,从而促进树苗存活率的提高。

3.2 分殖造林

分殖造林是指通过树木枝干培育的方式进行树苗的培育,这种造林技术的要点主要体现在2 个方面。1)土壤养分的保障。分殖造林技术对于土壤的湿度和养分要求较高,需要园林部门根据树苗培育的需求,进行土壤湿度和养分的保证,使分殖造林技术应用后,树木枝干可以快速从土壤中进行水分和养分的吸取,促进树木枝干存活率的提高。2)土壤疏松度的保证。分殖造林技术对于土壤的疏松度有一定的要求,需要林业部门结合树苗培育需求,进行土壤整理工作的开展,提高土壤疏松度,从而保证繁殖造林技术应用后,树木枝干可以在土壤中快速进行扎根,保证树种枝干的存活。

3.3 插条造林

插条造林技术是一种局限性较高的造林技术,其注意要点主要体现在2 个方面。1)插条时间选择。插条造林技术对于育苗时间的要求较高,需要林业部门在春季和秋季进行木枝条的插种,使得枝条可以快速在土壤中吸取养分,从而促进枝条存活率的提高[4]。2)土壤疏松度提高。为了保证插条造林技术的科学应用,园林部门应结合插条造林技术的局限性,进行土壤蓬松,保证木枝条可以在土壤内快速扎根,同时在木枝条插种后,林业部门应做好土壤周边的水肥管理工作,为木枝条的生长提供充足的水分和养料。

3.4 合理密植

为了保证树苗的健康生长,园林部门应结合不同树苗对水分和养分的需求,处理好树苗间距离,以保证树苗存活率的提高。园林部门可以通过树苗种类的不同,进行树苗间距的确认,并严格按照间距要求,进行树苗栽种工作的开展,以降低树苗间生长的相互影响。同时,园林部门应基于空间合理利用需求,进行树苗生长密植的合理化安排,保证树苗的生长具有充分的光照、水分和养分,促进树苗的健康生长。

3.5 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防治工作是保证树苗培育数量和质量的重要环节,园林部门应结合树苗数量和质量要求,进行病虫害防治工作的科学开展,降低病虫害对树苗的伤害,在保证树苗存活率的基础上,降低树苗培育的成本。园林部门应做好不同树种可能出现病虫害的调查分析,结合不同树种的习性、生长要求等因素,进行病虫害发生规律的总结和分析,并以此为基础,进行不同树苗生长环境的合理化调整,为树苗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促进树苗抗病能力的提升,从而降低病虫害发生概率。另外,园林部门应结合病虫害防治要求,通过物理、生态手段,进行病虫害防治措施的实施,提高病虫害防治水平,从而为树苗的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培育出高质量的树苗,满足我国林业建设对树苗质量的需求[5]。

4 结语

现代园林疫苗技术的提高,对于园林绿化保护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园林部门应加强对园林育苗技术的重视,结合园林建设与保护工作需求,进行树苗培育方式的提升,提高树苗培育的质量,从而为园林建设工作的开展,提供重要的基础支持。

猜你喜欢

存活率树苗树种
移栽树苗
园林绿化施工中如何提高植树存活率
基于GC-MS流苏树种子挥发性成分分析
树种的志向
日本癌症10年平均存活率为57.2%,胰腺癌最低仅5.3%
树种的志向
损耗率高达30%,保命就是保收益!这条70万吨的鱼要如何破存活率困局?
合影
三棵桃树苗
新乡学院特有树种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