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清水县优质花椒栽培管理技术

2021-12-24刘建兵

南方农机 2021年14期
关键词:清水县花椒秧苗

刘建兵

(甘肃省清水县自然资源局远门林场,甘肃 天水 741400)

花椒作为食品中的调料,是人们的生活必需品。花椒喜温、耐旱、耐贫瘠,但忌风怕涝。提高花椒的产量和质量,满足国民的生活需求,需在花椒种植过程中,坚持因地制宜原则,选择合适的土地进行种植。清水县具备适合种植花椒的气候土壤条件。在清水县种植花椒,一方面,是为了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号召,助推美丽乡村建设;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花椒的产量和质量,进一步满足国民的生活需求。

1 优质花椒选种管理技术

1.1 种子采集的方法

要想保障花椒的质量,就要重视种子的选种工作,这先要从种子采集开始。在种子采集的过程中,必须对采种的树木进行筛选,然后根据果实的颜色,判断种子的颜色,当果皮出现开裂的现象时就可以进行采种工作[1]。在进行采种工作时,要选择用手采摘或者剪刀裁剪的方式,并且在采种的过程中,不能损伤树木的枝条,以免影响树木来年的结果,最后,要想将果实作为种子,那么在进行果实处理时,需选择在阴凉处晾干的方式。

1.2 种子储藏的方法

为了保障种子可以在种植的过程中发挥最好的效果,在采集种子之后,就要重视种子的储藏[2]。在我国,对花椒种子进行储藏的方法一般有以下4种。

1)牛粪拌种贮藏。这是利用脱脂的方式对花椒的种子进行贮存,把经过碱水浸泡的种子与一定比例的牛粪进行搅拌,然后埋入25 cm的坑中,盖上8 cm~12 cm的土壤,并且把土壤踩实。

2)土块干藏。这种方式是把种子与草木灰混合,然后加水渗透,以堆积的方式进行贮藏。

3)沙藏法。这是把种子和沙子按照1∶3的比例进行混合,然后选择排水较好的地方,挖坑掩埋,以一层沙子一层种子的方式贮藏,然后坑上盖上土壤。

4)密封贮藏。它是把脱脂的种子晒干之后放入密封的容器中,然后进行密封储藏。但是,采用这种方式进行储藏工作,在春天来临的时候,需要对种子进行催芽处理,才能保障种子的出芽率。

1.3 选择和处理种子的方法

在筛选种子的过程中,把种子放入水中,水的体积一定要是种子的两倍。对种子进行搅拌,之后静置半个小时,去除上浮的种子和杂质,留下优良的种子,然后把种子放入碱水或者洗衣粉水中,最好是保证水的高度高于种子的高度,浸泡10 h~24 h,直接用水对种子进行搓洗,或者对种子进行搅拌[3]。通过这两种方式对种子进行处理,直至种子的外表失去光泽,把种子捞出晒干,静待春天种植。因为花椒种子的外壳较为坚硬,表面附着的油脂较多,导致水分难以渗透,进而影响发芽,所以要想使得花椒种子的发芽率得以保障,就要对花椒种子进行这样的工作。

2 花椒种植管理技术

2.1 掌握花椒种子的播种时间

花椒的种植时间分为春季和秋季两个时间段。在春季的时候,人们种植花椒一般选择早种的方式,这个时间主要在土壤解冻之后,按照月份来说一般是在3月份的上旬。在秋季播种的时候,人们一般会在土壤封冻之前,也就是在10月份的下旬进行,但是对晚熟的豆椒和大红袍等品种而言,也可以选择随时播种。

2.2 播种的方式

花椒的种植一直采用开沟播种的方式,对于沟渠的距离有一定的要求,一般行距在20 cm~25 cm之间,播种的幅度在10 cm~15 cm之间[4]。根据田地的大小选择不同的方式进行播种,比如在大田采用单行和宽行条播的方式,或者采用数目不同、形式不一的带播方式,同时要求苗行的方向最好为南北方向。并且在播种的过程中,要控制种子的用量,保障种子有充足的生长空间。

2.3 选择花椒种植园地

根据花椒的生长习性,选择合适的田地进行种植。正常情况下,选择气温在8℃~16℃之间、年日照时间不少于1 800 h并且降水量在800 mm~1 100 mm之间的上壤土和中壤土以及石灰岩山地之中。总的来说,花椒种植园地的位置一般在地势较高、通风并且向阳以及土壤较厚的地方。

3 花椒移栽管理技术

3.1 花椒移栽前的准备

要想保障花椒的成活率,那么就要做好花椒的移栽准备工作。这就要求种植人员采用依山顺势、随弯就凸、分片区划和合理布局的原则,采用先易后难和试验示范的方式,进行移栽准备工作。在工作时,要对花椒秧苗的距离进行规范,以亩为单位,每亩栽250株秧苗左右,在有一定坡度的园地进行秧苗距离制订时,也是以亩为单位,但是每亩秧苗为110株。同时,在对田地进行规划的过程中,要在沟底加入充分腐熟的农家肥或者腐殖土[5]。最后就要做好水资源的准备,对于拥有浇水条件的田地,可以在9—11月之间进行移栽工作,对没有浇水条件的田地,要在夏季就开始准备,采用袋苗造林的方式,积累雨水,以此保障花椒秧苗的成活率。

3.2 花椒的移栽技术

在花椒移栽的过程中,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才能保障花椒种植的成活率。

1)受土壤限制,就要对秧苗进行矫正定位工作。这项工作让秧苗的根部垂直于种植的小丘之上,使其根系按照自身的生长方向进行自然排列,之后对秧苗的前后进行对直,减少错前错后和偏左偏右现象的出现。

2)提苗踏土和灌水培盘工作[6]。这项要求栽植的深度低于底边1 cm~2 cm。在进行矫正工作和填拌肥料工作时,要把秧苗稍微向上提一下或者向四周晃动一下,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得秧苗的根系可以密切地贴在土壤之上,然后再把土壤踏实,减少根茎处的土壤呈现架空的现象。最后再挖出表土,进行灌水操作,等水都渗透之后再进行浅耕工作,之后进行封土培盘。

3)覆膜工作。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得土壤的保温和保湿以及保肥能力得以显著提高,并且这样的方式还使得土壤保持在水肥气热的状态,促使花椒秧苗的成活率增加。主要操作方式就是以株为单位进行地膜覆盖工作,然后在地膜上划开一条口子,围绕树干展平地膜,把破口处进行搭接,最后把地膜的四周压住。

通过以上几方面的措施,保障花椒秧苗的移栽工作得以顺利进行,并且保障花椒移栽工作的效果,使得花椒秧苗的成活率提升。

4 花椒园地栽植管理技术

4.1 管理园地

要想使花椒的秧苗有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那么就要对园地的土地进行整理,这时就要做好以下两方面的工作。首先,是整地工作,这项工作的要求是对土壤及时平整,进行全部耕翻和土壤细碎以及清除草根石块工作,并且这些工作的进行要达到一定的深度[7]。这项工作的开始时间一般在秋耕的时候,因为这样可以提高土壤的蓄水能力,以此实现改良土壤和消灭病虫、杂草物的目的。其次,要对园地的土壤进行施肥工作,这时的施肥工作主要以施基肥为主,应该选用各种农家肥以及不易被土壤固化的化肥,常用的化肥有硫酸铵和氯化钠以及磷酸二铵等。但是使用这些化肥都是在施农家肥之后,以此促使农家肥的效果提升。使用化肥一定要在农家肥充分腐熟之后,采用分层的方式把化肥均匀地铺在地面上,接着进行翻耕工作,把化肥埋入土壤之中。通过以上几方面的措施,使得园地的土壤处于肥沃的状态,可以更好地帮助花椒秧苗进行,同时还可以使得花椒的产量在一定程度上增加。

4.2 花椒栽培的方式

要想使得花椒的幼苗成活率显著提升,那么就要重视秧苗的栽培方式。因为花椒秧苗的植株占地面积较小,并且根系分布较浅,但是其具有极强的适应能力,在荒山和路旁以及田地边乃至房前屋后的空地之上都可以生长,唯一的缺点,就是花椒的产量有限[8]。所以,为了保障花椒的产量,那么就要对栽培的方式进行优化和创新。通过调查发现,我国的花椒栽培方式主要分为以下3种。

1)果园式的栽培方式。采用这样的方式进行花椒秧苗的栽培,使得秧苗的位置集中,便于管理工作的开展,同时还可以促使花椒的产量提高。并且,这样的栽培方式对土地的形状和面积没有严格的要求,所以在花椒种植的地区普遍采用这样的方式进行种植。

2)地埂式的栽培方式。这是把花椒的秧苗放在农田的边缘地埂或者较大地埂的埂坡之上进行种植。

3)庭院式的栽培方式。这是把花椒种植在房前屋后的空地上,采用见缝插针的方式进行花椒秧苗的栽种。

要想使得清水县的花椒种植可以取得显著效果,那么就可以采用这3种方式一起进行。这样可以使得清水县适合栽种的土地得以更大化地利用,进而可以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4.3 栽植前的花椒秧苗处理

首先,在进行正式的种植之前,要对花椒的秧苗进行处理,因此就要在栽植前对秧苗进行筛选,对杂苗、弱苗以及病苗和虫苗进行分拣,对有折断和劈裂的秧苗根系进行修剪,并在修剪的地方涂上生根剂溶液。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提升秧苗的生存能力[9]。其次,要考虑花椒秧苗的选种和配置问题,因为花椒属于自花结果的树种,一般不建议采用强制的方式进行授粉。但是在花椒园之中,就要考虑品种的成熟周期不同,会使得其他花椒树受到影响,进而导致花椒园出现品种单一的现象,并且使得采收工作难度增加,造成花椒的质量受到影响。为了保障花椒的质量,那么就要对花椒的品种进行选择,然后对花椒的授粉工作进行控制。通过这样的方式保障花椒的品质,以此提升花椒种植的经济效益,为乡村振兴工作的开展提供助力。

4.4 花椒秧苗的栽植技术

出于提升花椒种植产量的目的,在对花椒秧苗进行栽植的时候,要根据花椒的种类特质选择科学的栽植技术。数据表明,我国在花椒种植的过程中,一直采用以下的方式开展栽植工作。

首先,在栽植之前要对栽植的土地进行合理的种植规划,按照计划进行定点栽植工作,一般的栽植坑深度在60 cm~70 cm之间,直径在50 cm~60 cm之间。并且在挖坑后要把表层土壤和深层土壤分开进行堆放,然后在堆放的土壤之中融合充分腐熟的农家混合肥,其中表层土壤之中不宜加入过多的有机肥,预防烧根现象的出现。

其次,在栽植的时候,要实行“三埋二踩一提苗”的原则,先把混有农家肥的深层土壤回填到栽植坑的底部,回填的深度根据秧苗根部的大小进行确认,根系较长,回填的深度较深,反之,回填的深度较浅。然后把秧苗放入坑中,把秧苗的根部捋顺,再进行表层土填埋,并在这个过程中,对秧苗进行提苗的操作,以此保障土壤跟秧苗的根系处于紧密结合的状态。在栽植之后,要重视花椒秧苗的平茬和防寒措施。

通过以上措施,使得花椒秧苗的栽植成活率提升,进而保障花椒种植的产量增加,使得花椒的经济效益增加,为种植者经济收入的提高奠定基础。

5 花椒栽培之后的管理技术

5.1 对花椒树进行整形修剪工作

在结果初期修剪,一般从开始结果到第6年结果较少,这段时期主要是进一步完成整形,为盛果期的高产奠定基础。骨干枝延长枝剪留长度应比整形期短些,一般剪留40 cm左右,枝头的分枝角度维持在45°左右。主枝间强弱不均衡时,对强主枝,其上应适当疏除部分强枝,少短截,减少枝条数量,增加结果量,以缓和长势;对弱主枝,其上枝条可少疏除,多短截,增加枝条数量,减少结果量,增强长势[10]。辅养枝是整形期间保留在主干、主枝和侧枝上的临时性枝条,也是初果期结果的主要部位。因此,在不影响骨干枝生长和树冠内膛光照的前提下,应尽量保留,轻剪长放,促进其结果。结果枝组可分为大、中、小3种类型,一般大型枝组有30个以上的分枝,中型枝组有10~30个分枝,小型枝组有2~10个分枝。培养结果枝组时,根据枝轴和枝条的状态常用先截后放、先截后缩、先放后缩、连接再缩4种方法。在盛果期修剪,如果主枝还未完全占据株间空间,可对延长枝中短截,继续延伸;若主枝在株间交接,延长枝应当用长果枝当头,停止延长。结果枝组的修剪,在不造成遮光的前提下可继续培养新的枝组或延伸枝组的枝头,以占据全部空间,但应保持枝组平斜生长状态。盛果末期,树势逐渐衰弱,树冠内膛常萌发很多徒长枝,这些徒长枝长势强旺,不仅消耗大量水分和养分,而且扰乱树冠,应及早处理。

5.2 重视病虫害防治工作

通过调查发现,我国现已发现花椒树虫害13种、病害21种。对花椒树危害较重的虫害有蚜虫、凤蝶、天牛、跳甲、金龟子、吉丁、红蜘蛛等,病害有锈病、烟煤病、叶斑病、炭疽病、枯枝病、干腐病等。

应坚持以农业防治为基础,生物防治为方向,物理防治为辅助,因地制宜,做到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将病虫率控制在不成灾的水平以下,达到保护环境、确保树体生长健壮、丰产优质、成效长存的目的。及时除草,防止杂草与花椒树争水争肥现象发生,正如群众经验所说的“花椒不除草,当年就枯老”。虫害发生后,应及时喷洒农药,常用的杀虫剂有百虫净1 000液、杀虫双300倍液等,常用杀菌剂有百菌清、伐森锰锌等。杀菌剂与杀虫剂可混合使用(需根据药物使用说明),每10天左右喷一次。不能连续使用同一种药剂,以防止病虫产生抗药性,降低防治效果。6月份以后应多加观察,如发现虫害应及时喷药防治。

6 结语

综上所述,在清水县花椒种植工作中,应掌握科学的花椒栽培技术,重视花椒的选种、播种和栽植以及后续的管理工作等,以此提升花椒的产量和质量,促进清水县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猜你喜欢

清水县花椒秧苗
当前花椒价格走低 椒农如何积极应对
国内花椒产业进入低谷期
小小绿茵场,放飞学子梦——甘肃省清水县第三中学校园足球侧记
北魏古城遗址的历史渊源
入村记
探析气象科技信息服务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农民
花椒泡脚好处多
韩城大红袍花椒
插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