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冀南地区莲藕-泥鳅-河蟹生态立体种养农业模式试验

2021-12-23谢全森蔡灵李岁艳郭少华孙彩娟白捧兰

河北渔业 2021年12期
关键词:河蟹种养莲藕

谢全森 蔡灵 李岁艳 郭少华 孙彩娟 白捧兰

摘 要:为探讨北方低洼地区的藕-渔立体种养模式,在邯郸市永年区开展莲藕与泥鳅、河蟹的种养试验,设置对照组为莲藕-泥鳅组(莲藕2 400 kg/hm2+泥鳅6万尾/hm2),3个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分别套养不同密度的河蟹(0.6万只/hm2、1.05万只/hm2、1.5万只/hm2),系统分析了该立体种养模式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结果表明,各试验组经济效益均高于常规莲藕-泥鳅模式,且以中密度组最高。通过多样性、循环性和稳定性指标比较,莲藕-泥鳅-河蟹立体种养模式高于莲藕-泥鳅模式。通过生产力指标比较看,立体种养模式各项指标均高于莲藕-泥鳅模式,以莲藕2 400 kg/hm2+泥鳅6万尾/hm2+河蟹1.05万只/hm2密度组生产力最高。

关键词:生态立体种养;冀南地区;莲藕;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

冀南地區属于完全内陆型地区,在该地区发展水产养殖业,势必要走适合本地的环保节能特色道路。研究表明,综合利用本地有利的生态条件,可有效保护本地生态环境,具有显著的生态效应和经济效益,并且也完全符合农田生态补偿制度以及目前国家倡导的碳汇综合渔业[1-4]。

莲藕,是冀南地区传统的重要水生蔬菜品种,有着悠久栽培历史,该作物栽培可以对环境起修复作用,鱼塘栽培水生作物以及植物浮床,可有效改善鱼塘水质,减少立体农业污染。近年来,北方地区乃至全国涉农专家已经开展相关研究,创新了一批农田鱼藕共生的生态套养模式,该模式利用生态学“互利共生”原理,营造一个良好生态系统,充分利用系统的时间和空间生态位,取得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5-8]。但是,截至目前,就莲藕作物在不同种养结合下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该模式中水生蔬菜及不同水产品的搭配投放密度对应取得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方面报道较少。

为此,本试验在前期研究莲藕-泥鳅模式的基础上,以生态环境下“鳅-藕-河蟹”共生种养模式为研究对象,对不同密度下的最终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进行系统分析比较,为更好地优化集成冀中南地区立体农业种养结合模式下的藕-泥鳅-河蟹配套技术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地点和材料选择

试验在邯郸市永年区水产养殖场进行,选择12口标准化鱼塘,0.2 hm2/塘。每塘养殖条件相同,水深2 m,池底淤泥0.3 m,水、电、路畅通。莲藕品种为本地引进的雪藕商品种,藕的用种量为2 400 kg/hm2。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苗种为本地养殖场自繁,平均体质量3 g,体长3~5 cm,规格整齐。河蟹选用规格整齐的当年扣蟹,平均体质量5 g。

1.2 试验设计

藕-鱼种养结合模式,设置3个试验组和1个对照组,具体设计见表1。

试验塘采用与实际生产一致的面积设计,每口0.2 hm2,莲藕于4月初种植,2#、3#和4#组均在池塘内四周挖深1.2 m、宽1.2 m围沟,中间挖宽0.7 m,深0.7 m,两头贯通的回形沟,藕种株行距×穴距为1.5 m×1.0 m,其中种藕藕枝按10°角斜埋入土,藕头入泥均0.1 m,莲藕芽头均向池塘中间排放,所栽莲藕四周边距离沟为1.5 m。泥鳅苗为本场自己繁育后大棚暂养,于4月份挑选整齐规格的泥鳅苗投放。扣蟹随泥鳅苗一同投放。莲藕、泥鳅、河蟹均于当年的11月中旬开始采收,藕田管理完全按照本地常规莲藕栽培。鱼类养殖根据需求投喂饲料,藕、鳅、蟹共生期6个月。

1.3 数据分析与处理

运用Microsoft Excel和Statistica 6.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采用Ecopath软件综合评价各种养模式的生态系统可持续性[9]。

2 结果与分析

2.1 成本分析

成本由藕种、泥鳅、河蟹种苗及饲料、人工、塘租、基础设施改造等组成。详见表2。

2.2 产量和经济效益

各组产量和经济效益分析见表3。

莲藕-泥鳅-河蟹立体种养模式与莲藕-泥鳅模式相比,新增的物种使得系统整体经济效益得到提高。三个试验组的净产值均高于对照组,表明了本试验条件下试验组的立体种养模式属于异质性程度和组分合理的系统,促进互利共生,综合提高产出值。从三个试验组的净产值可以看出,随着河蟹套养密度的增加,净产值表现出先增后降的趋势,表明了种群密度在该生态系统中成为限制因素,在今后的生产中应注意。

3 讨论

湿地是一个复杂生态系统,河北地区近些年以保护湿地生态系统和发展湿地农业为根本目的,进行农业制度创新和产业结构调整,不仅有效保护湿地生态环境,还可以提高产出。已有研究表明,“藕-鱼”共生模式在改善环境、提升产品品质和农业效益方面有显著优势[9-11]。

本试验研究的藕田-泥鳅-河蟹种养模式综合运用综合生态技术,构成相对复杂的食物链,且随着套养河蟹密度的增加,泥鳅产出规格逐渐增加,而河蟹产出规格呈先升后降趋势,且三个试验组泥鳅与河蟹的存活率呈逐渐降低的趋势,净收益方面第3组最高。分析其原因为莲藕、泥鳅及河蟹受密度因子影响,且泥鳅在试验塘底部存在的搅动作用,从而导致净收益的变化,这与已有相关研究报道结果接近[12-13],该模式下的能量、水、生物肥料利用率均得以提高,因而促进了系统的稳定性,减轻化肥和农药对农田环境污染,这对于农田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是很有帮助的。

本试验研究的藕田-泥鳅-河蟹种养模式属于多种种植模式,该模式可增加系统组分,充分提高土地利用率,丰富系统中物种多样性,减少饵料和肥料的用量,并且增加了系统的稳定性、循环性和生产力,该模式下产出的泥鳅体质量高于莲藕-泥鳅模式,产出的泥鳅、河蟹和莲藕均为生态环保食品,显著提高企业竞争力,符合创意农业全产业链及生态环保文明建设中关于土地资源管理的发展方向[14]。

本试验结果表明,立体种养模式使得物种在时间和空间的生态位上进一步合理化配置,发挥了物种间的功能互补关系。这对进一步推广立体农业模式,优化水产养殖产业结构具有参考价值[15]。

参考文献:

[1] 曹志平.生态农业未来的发展方向[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3,21(1):29-38.

[2] 李岩,王武,马旭洲,等.稻蟹共作对稻田水体底栖动物多样性的影响[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3,21(7):838-843.

[3] 孟家松,汤寓涵,徐海燕,等.“产业、生态、景观、游憩”四位一体功能的生态农庄规划设计[J].北方园艺, 2016(18):89-93.

[4] 杨欣,蔡银莺,张安录.农田生态补偿理论研究进展评述[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17,33(2):104-113.

[5] 谢福春,朱琳,王崑,等.基于生态文化的休闲渔村景观规划设计研究[J].北方园艺, 2014(24):74-78.

[6] 胡亮亮,唐建军,张剑,等.稻-鱼系统的发展与未来思考[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5,23(3):268-275.

[7] 全國明,章家恩,陈瑞,等.稻鸭共作对稻田水体环境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08,19(9):2023-2028.

[8] 姚祥坦,沈亚强,张红梅,等. 低洼田湿地“植-鱼”种养结合模式对莲藕、菱生长发育及品质的影响[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2,20(12):1643-1649.

[9] 刘月敏,吴丽萍,钟远.城郊稻田生态系统高效生产模式的研究与评价[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06,22(3):15-18.

[10] PANT J,DEMAINE H,EDWARDS P.Bio-resource flow in integrated agriculture-aquaculture systems in a tropical monsoonal climate: A case study in Northeast Thailand[J].Agriculture systems,2005,83(2):203-219.

[11] 王缨,雷慰慈.稻田种养模式生态效益研究[J].生态学报,2000,20(2):311-316.

[12] 孙超,潘瑜春,刘玉.畜禽粪便资源现状及替代化肥潜力研究:以安徽省固镇县为例[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17,33(4):324-331.

[13] 孙刚,房岩,安永辉,等.泥鳅对水田上覆水中氮素动态的生物扰动效应[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09,25(2):39-43.

[14] 高吉喜,栗忠飞.生态文明建设要点探索[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14,30(5):545-551.

[15] 王健,李娟,任喆.论京津冀生态利益协调体系的构建[J].北方园艺,2014,(10):194-197.

Trial on the ecological three-dimensional farming mode of lotus plant,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 and Eriocheir sinensis in southern Hebei

XIE Quansen1, CAI Ling2,LI Suiyan2, GUO Shaohua2, SUN Caijuan2, BAI Penglan3

(1.School of life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Handan University, Handan 056005, China.2.Handan aquatic products technology popularizing station, Handan 056005, China;3.Handan Ledao Biotechnology Co., Ltd. Handan 057150, China)

Abstract:In order to explore the three-dimensional farming mode combining agriculture and fishery,  polyculture of lotus plant with loach(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 and the Chinese mitten crab(Eriocheir sinensis) was experimented in Yongnian,Handan City in southern Hebei.The control group was set as lotus-loach group (lotus root 2 400 kg/hm2+loach 60 000 ind./hm2), while the 3 trial groups stocked in addition the Chinese mitten crab(Eriocheir sinensis) with different density (6 000,10 500 and 15 000 ind./hm2,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economic benefits of the three three-dimensional farming mode of polyculture with the Chinese mitten crab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lotus-loach mode, and the highest was found in the medium density group. By comparing the indexes of diversity, circulation and stability, the lotus-loach-crab three-dimensional farming pattern is better than the lotus-loach pattern,and the highest productivity was found in the group with midium stocking density of crab(10 500 ind./hm2).

Key words:ecological three-dimensional farming; agriculture pattern; lotus plant; loach(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 Chinese mitten crab(Eriocheir sinensis)

(收稿日期:2021-09-17;修回日期:2021-11-27)

基金项目:河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淡水养殖创新团队二期。

作者简介:谢全森(1983-),男,讲师,博士,研究方向:水产动物营养学。E-mail:xiequansen@163.com。

通信作者:蔡 灵(1962-),男,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本科,研究方向:水产动物养殖技术。E-mail:cl7317215@qq.com。

猜你喜欢

河蟹种养莲藕
为什么莲藕会有洞?
初冬采藕忙
安徽 大力实施种渔综合种养百千万工程
四川省稻渔综合种养模式多点开花
关于北方河蟹养殖关键技术的探讨
稻虾共生高效生态种养模式及其效益分析
袁善楚
““藕断丝连””多吃藕
吃掉它不如放它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