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指导低年级学生深度学习的四个策略

2021-12-22朱红娟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2021年9期
关键词:童诗喜鹊生字

朱红娟

一直以来,低年级教学中存在着一个误区:深度学习是中年级需要做的事情,在低年级只要简单学习即可,以至于低年级教学中经常会出现一些肤浅的现象,课堂表面上热闹,形式活泼,教师对学生的朗读、阅读、识字写字指导蜻蜓点水式的带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较浅,不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那么,在低年级教学中,教师怎样才能以深度学习来驱动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呢?

一、朗读指导显深度

在低年级朗读教学中,由于学生“词语意识”“标点意识”“节奏意识”不浓等,以至于学生在朗读课文的时候经常会一个字一个字地读,不会合理停顿等现象。还有的学生是因为“轻声”把握不好等现象。学生整体朗读能力不高,就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深度朗读指导。

以统编本一年级上册《明天要远足》为例,在教学这一课时教师先范读课文,学生听。教师范读之后,再让学生自由读,注意读出童诗的节奏来。一开始的时候,教师要着重对学生读准字音,读出语气的指导,鼓励学生把问号的语气读出来。随着学生朗读熟练程度的增加,教师可以让学生先给第一小节画出节奏,鼓励学生把童诗的韵味读出来。在教学最后一个小节的时候,童诗表现出的对远足期待的心情更为明显,教师可课件出示:

翻过来,

翻过去,

唉──

到底什么时候,

才天亮呢?

然后告诉学生“—”这个符号叫做破折号,表示声音的延长,在读到这个地方的时候要注意读得长一些。接下来让学生自由朗读,指名读。随着学生的朗读,教师再让学生说说自己从“哎、到底,才”这些词语中感受到了什么,怎样才能把小作者的心情读出来,多读几遍试试。

《明天要远足》是一年级上册的一篇童诗,这对刚接触童诗的学生来说是非常新鲜的,为了激发学生朗读童诗的兴趣,培养学生对童诗的爱好情感,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的时候,就要从一字一词一句话以及童诗的节奏韵味与朗读技巧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深入的指导,以使学生在读中爱上童诗,感受到童诗给自己带来的无限乐趣。

二、文本理解向深度

低年级阅读教学中普遍存在着教师阅读指导较浅的问题,只是让学生把课文读熟,简单说出课文大致内容就行的现象。长此以往,这种阅读现状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因此,教师要根据文本内容的特点,提出有价值值得学生深入思考的问题来促进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从而发展学生思维,让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真正走向深度。

以统编本二年级下册《枫树上的喜鹊》一文为例,在学生读完课文之后,教师可先让学生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在学生回答完毕之后再提出问题“文中反复说‘我喜欢,说说‘我喜欢的是什么?”,让学生进行进一步的思考,以使学生对课文有进一步的理解,这个问题学生通过默读课文大都可以很快找到“我”喜欢的是什么。这时候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已经比较深刻了。为了让学生真正读懂句子中的每句话,教师课件出示“我像童话书里那样……在心中称呼小喜鹊是我的喜鹊弟弟”这两句话,并让学生说说作者为什么想称呼它们为喜鹊阿姨,喜鹊弟弟,你从作者的称呼中感受到了什么。(我非常喜欢喜鹊,把它们当作了自己的家人)然后教师再通过课件出示“我看见……一会儿教他们学自己发明的拼音字母……”这句话,让学生思考“自己发明的拼音字母”后面的省略号表示什么意思,(喜鹊阿姨还教小喜鹊很多很多的本领)那么,请大家想象一下喜鹊阿姨还会教小喜鹊什么本领,并仿照着课文中的“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这样的句式说上几句话。这样教学,从感知内容到理解文本中的词句及运用词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已经走向了深处。

《枫树上的喜鹊》是一篇童话故事,教师抓住文本中的关键句子引领学生交流自己的感受与体会,并让学生在想象的基础上进行说话训练,促进了学生对文本内容的深刻理解,内化了文本语言,促进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真正让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走向了深度。

三、识字探究展深度

在低年级教学中,由于学生识字经验参差不齐,有的学生在学前已经认识了不少生字,有的学生的识字还是一片空白,这就需要教师在充分了解学情,尊重学生已有识字经验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识字具体的指导,以让学生把握识字规律,能够举一反三,学会用自己已有的识字经验去认识更多的汉字,这样才能让学生的识字更具深度。

如在统编本教材二年级上册《难忘的泼水节》一课的教学中,需要学生识的字有许多,怎样才能让学生短时高效地认识这些汉字呢?教师可根据不同的生字采取不同的识字策略吗,比如“泼、驶、踩、碗、键”等生字,就可以依据“偏旁表义”的汉字特点进行教学。在学生借助拼音读准汉字的基础上,教师可让学生说一说“泼”为什么是三点水旁,如果给他换个偏旁呢,还认识哪些由“发”组成的汉字,用同样的方法学习其他汉字。在教学“祝、福”两个生字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引入字理识字,以让学生在这两个汉字的演变中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自觉地传承民族文化,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根据汉字特点采取语境识字、比较识字、运用识字等多种方式来认识汉字,这样引领学生识字,可以使学生对汉字的认识更为全面,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教师不光是让学生会认识几个汉子就行了,最重要的是让学生明白自己是怎样认识这个汉字的,运用了哪些识字方法,这些识字方法对自己自主识字有什么用处等,这样学生的识字才不会因为没有教师的参与而显得无所适从,经常以深度指导学生识字为目标进行教学,学生们收获到的将会是一片森林。

四、写字指导有深度

低年级写字教学中普遍存在着教师凭借经验对学生进行写字指导的现象,这与学生的学情明显相悖。另外在写字教学中还存在着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单个指导的现象,而忽视了对学生写字规律的点拨指导,不利于学生写字能力的提升。因此,要想让写字教学真正走向深度,教师就要在立足學情的基础上注重对学生识字规律的指导,以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提升学生的写字能力。

如统编本二年级上册《我要的是葫芦》一课要学生掌握的生字有“棵、想、言、治、谢、盯、邻、怪”。在这一课生字的教学中,如果教师只是按照自己的教学经验让学生不要把“盯”字少一横或者多一横,不要把“邻”字的左下角的一点漏掉了等方面进行写字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因为这些只是教师的写字经验,不是学生的学生经验。因此,在这一课生字的写字教学中,教师就要充分观察学生的写字情况,在观察中教师发现学生写字中存在的问题就是间架结构把握不好,不是左边占地方大,就是右边占地方大,有的生字的结构部件学生因为没有地方应是通过一小块地方挤着写,这都是学生在写字中实际生成的学情,因此教师要在充分考虑学生学情的基础上,再结合学生在前面“语文园地一”中“书写提示”中提到的“有的字左边窄,右边宽,有的字左边宽,右边窄”等书写要求,对学生进行指导,让学生先观察,再动笔,这样才能对学生进行深入书写指导,提升学生的书写水平。

由《我要的是葫芦》一文的写字教学可以看出,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写字指导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学生学情,结合已有教学经验以及书写提示中的写字要素进行教学,这样教学,才能真正帮助学生习得写字规律,提升写字能力。

在低年级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学情出发,注重对学生朗读课文、理解内容以及识字写字方面的深层指导,这样才能全面提升低年级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作者单位:江苏苏州市吴中区越溪实验小学 )

责任编辑   宋园弟

猜你喜欢

童诗喜鹊生字
叽叽喳喳的小喜鹊
花喜鹊
关于“口”字的教学分析
童诗对对碰
童诗三百首
斯诗私塾
喜鹊搬救兵
另一种话
生字变身
我家有个屎壳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