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儒家优秀思想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必要性、现实价值与路径

2021-12-22董泽华林希玲

宁波开放大学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儒家思想儒家价值观

董泽华,林希玲

(青岛大学,山东 青岛266071)

一、儒家优秀思想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必要性

儒家优秀思想内涵丰富,其内蕴的伦理道德、哲学思想和行为规范对治国安邦、社会安定和个人道德修养的提升产生了巨大的作用,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和精神血脉。儒家思想以“仁爱”为辖射轴心,追求以人为本,生命至上,具有鲜明的人文主义精神;强调道德修养,修身达人,具有独特的道德观和理想人格;提倡和而不同,求同存异,具有融合异己的包容品质;主张重义轻利,理欲之辨,偏重于生命和政治的终极关怀;崇尚公正清廉,崇廉向善,具有廉洁自律的品格;注重审时度势,通权达变,具有突出的创新会通精神。儒家优秀思想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积淀,其丰富内涵和思想深度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注入了灵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的重要基础,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一定意义上也是对儒家优秀思想的延续与发展。因此,将儒家优秀思想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既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需要,也是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始终立足于华夏大地,永葆旺盛生命力和活力的客观要求。

(一)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源头活水

2014 年10 月15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1]。儒家优秀思想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凝聚着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形成的独特思维模式和文化特征,构成了中华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基于对传统文化精粹进行传承与提炼而形成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说,儒家优秀思想自然而然是核心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源泉之一,其深层内核与价值取向更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与发展的深厚土壤。因此,将儒家优秀思想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其必要性举足轻重,一方面,有助于回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文化渊源,从根脉之上追溯中华文化的民族特征,做到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通过对比两者之间的异同,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于儒家思想中相关内涵的变化,进而深入认识两者之间的关系,有利于把握中华民族性格的塑造和文化血脉的世代传承;另一方面,儒家优秀思想的融入,能够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始终以华夏大地为坚实的立足点,汲取以儒家优秀思想为代表的中华传统文化为生长养分,不忘根本,不抛传统,杜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面对意识形态纷流而改变方向的可能,避免其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出现“空中楼阁”这种脱离“根”的现象。

(二)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精神滋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引导人民不断前进,不断追求美好生活的行动导向,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以民为本,尊重人的主体地位,突出人的主体性,这一点与儒家思想的人本意识一脉相承。无可否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儒家优秀思想尤其是儒家汲汲追求的人本意识的基础上形成的,“以人为本”贯穿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始终,更成为价值观的内核与精髓。比如,国家层面中的“和谐”,不仅寓意着社会秩序的稳定,更蕴含着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统一,强调通过人的主体性和能动性来实现三者之间的和谐;社会层面中的“平等”,强调人人皆是无差别对待,突出对于人格平等和人格独立的尊重;公民层面中的“友善”,强调人与人之间要保持一种融洽的关系,以实现每个人都能生活在和谐友好的环境里。没有儒家“仁”的思想,没有“为仁由己”的体悟,没有“己立”“己达”的意识,就没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终确立。儒家优秀思想深藏着我国古代人民的早期智慧,展现了对于人主体性和独立性的肯定,饱含着古人不断力行的务实倾向和刚健自强的精神品质,是世世代代华夏子孙的坚定信仰和精神支柱。同时,儒家优秀思想也在以其丰富的“仁”的思想资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着丰富的精神滋养,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永葆生机与活力的重要精神资源。

(三)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奠定价值基础

儒家优秀思想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在相通、一脉相承,两者都承担着稳定社会秩序、提供发展导向、培育人才的作用。尽管在现代社会,儒家思想与我们的教育方式、教育环境和教育目的并非完美契合,对于社会的发展也呈现出不完全适应性,但是并不能因此否认儒家思想的价值,以及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意义和贡献。无论是从思想传承这一纵向的角度,抑或内涵延伸这一横向角度来看,我们都不难发现,儒家优秀思想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奠定了早期的目标导向与价值基础,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和公民层面的价值目标都能在其中找到出处,可以说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古代的最早显露和表达。作为国家层面的价值取向,体现在儒家思想中是“治万变,材万物,养万民,兼制天下”、“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的富国裕民思想,“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为邦本思想,“仁义礼”的道德规范,“天人合一”“中庸”的和谐意识;作为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体现在儒家思想中是“为仁由己”的生命自由,“有教无类”的教育平等理念,“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崇正义思想,“德主刑辅”的法治思想;作为公民层面的价值取向,体现在儒家思想中则是忠君爱国的国家意识,“执事敬”“君子创业垂统”的敬业理念,“思诚者,人之道也”的诚信准则和“仁者爱人”的友善观。由此可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借鉴和吸收了儒家思想中符合当代发展的思想与精华,传承了儒学的基本精神;儒家优秀思想中蕴含的有关个人、社会和国家的行为规范与道德准则,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一定的价值基础。

二、儒家优秀思想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现实价值

将儒家优秀思想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可以提升民族文化自信,为建设文化强国提供重要推动力;改善社会风气,为建设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的文明风尚提供信仰指引;传承儒家优秀传统美德,为推动道德建设提供有力资源。

(一)国家层面:提升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2]提升文化自信必须凭借各种文化资源。在诸多文化资源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提升文化自信的基石,而儒家优秀思想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思想精髓与深层内核包含着独具特色的中国智慧和民族精神,向世界展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是提高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提升文化自信的重要文化资源。随着全球化的持续推进与信息技术的革新发展,各国间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越来越多的中国文化产品出现在国际舞台上,特别是儒家的重要典籍,受到了亚洲其他国家的追捧与好评,赢得了西方思想家的广泛赞誉,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和吸引力也不断提高。儒家思想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对展现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彰显中国的文化力量做出了重要贡献,是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文化资源和精神支撑。因此,我们必须充分重视儒家思想在提升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中的独特优势,而将儒家优秀思想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正是充分发挥这种优势的有效途径。这种融入,有助于实现以儒家优秀思想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与时代文化的交融贯通,进而彰显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提高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和吸引力,从而提升文化自信,为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供强大动力。

(二)社会层面:改善社会风气,创建文明社会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日益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大幅提升,但是在感受经济繁荣的同时,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利己主义等不良价值观念也渐渐出现在我们的视野里,对良好社会风气的发展造成了恶劣的影响。经济的蒸蒸日上,要求社会风气也必须跟得上步伐,要缓解这种被利益驱使的境况,必须首先从思想入手,引导人民正视不良价值观并逐渐树立正确的利益观。关于人们面对利益时的态度和选择,在儒家经济思想中有着极为深刻的论述,孔子讲“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论语 里仁》)。孔子承认追求富贵是人正常的欲望,但是必须按照正当的手段和途径获取。以义节利,若每个人都自私自利,不坚守公平正义,就会造成人与人之间的斗争,最终导致社会秩序动乱。面对如今官员腐败,权力寻租以及其他为了追求金钱而不惜背弃公正的恶劣现象,重温儒家优秀思想中关于义与利的深刻论述是极为必要的。“当代中国已经形成了一种营造良好道德境界的人文环境。在这种环境中,传统经典中的某种生活方式或价值规范,可以让当代人用心灵去感受、体会,从而使传统的力量能够在人的心灵深处和现代进行对话,这是当代人获得精神洗礼的一种途径。”[3]因此,将儒家优秀思想中的道德论述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无疑是具有现实意义的,用“义”克制人们游走在道德边缘的私欲,并给予人民正确处理利益和公平正义关系的引导,促使他们遵“义”而行,逐渐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让高尚的道德和价值理想在民众生活中落地生根,形成遵纪守法、义利并重的社会风尚。

(三)公民层面:传承传统美德,推进道德建设

儒家优秀思想中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资源,提供了一套完整的处理个体与社会、国家和他人关系的道德伦理标准,是公民提高自我修养和道德修为的宝贵思想资源。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爱国主义精神;“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的高度责任感;“已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忠恕之道;“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义妻贤”“长幼有序”的正家之道;“克勤于邦,克俭于家”“三年无改于父之道”的家庭美德。除此之外,“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革故鼎新”的锐意创新精神、“廉洁奉公”的清正廉明精神等,这些都是儒家优秀思想中关于道德原则和规范的具体阐释,蕴含着古人修身养性、为人处世的智慧,是推进公民道德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儒家优秀思想经过历史的检验,依然深深根植于中华民族的血液中,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潜移默化地从各个方面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伴随着儒家优秀思想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这种积极影响能被唤醒或进一步强化,即这种传统性与现代性相结合的方式有利于公民从思想上接受或认同,进而将儒家思想中的道德精髓内化并转化为实际行动。既能够推动儒家传统美德的传承与践行,又能够促使公民自觉提升自我修养和道德修养,树立高尚质朴的道德操守,为应对当代的道德风险或道德危机、推动道德建设提供传统文化资源和有效媒介。

三、儒家优秀思想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现路径

儒家优秀思想具有丰富的民族精神和哲学智慧,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素材和优质载体。通过深挖儒家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借助传统文化活动以及赋予传统节日更丰富的内涵,可以行之有效地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与践行。

(一)转化传统文化资源,夯实价值观教育基础

传统文化资源是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发展历程的重要见证与载体,承载着特定的民族记忆、文化内涵和价值指向,是人类文明发展的结晶和人类文化遗产的灿烂瑰宝。转化儒家传统文化资源,实现文化资源的再利用,不仅对于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精粹,深刻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统文化渊源和价值基础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在当今各种思想文化激荡、意识形态输出的时代,更是抵御不良价值观,坚定民族文化自信,稳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基础的必要举措。“要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4]儒家传统文化资源,不仅包括儒家典籍、名人事迹和制度经验等精神资源,儒家建筑、衣冠服饰或儒家家具等有形资源也是先辈智慧和经验的结晶。对于不同类型的传统文化资源,我们应区别对待,科学开发,合理转化,让每一种资源都能发挥出其固有的人文价值和育人功能。对于儒家经典古籍等思想资源,可以通过“全民读书会”或“儒家文化论坛”等形式,以社区或群团为单位进行组织,优化民众陶冶性情、明德修身的价值取向,使读书会或文化论坛成为民众感悟儒学精深、养志怡情的重要场所。其次,对于儒家建筑或衣冠服饰等有形文化资源,可以结合各地的人文特色进行开发。例如,设计印有儒家经典名句的特色服饰或其他产品,同时加入具有本土特色或能够体现时代性的元素。第二,建设以儒家优秀思想为中心的主题公园、博物馆或教育基地,以角色扮演的形式重现各地的儒家名人,同时借助“儒家名人”讲解相关的优秀思想,并适时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使民众在文化氛围浓郁的环境中接受优秀思想的熏陶。这种转化传统文化资源,同时使儒家优秀思想重新焕发新的生机活力的过程,也是促进儒家优秀思想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过程。

(二)依托传统文化活动,搭建价值观教育平台

“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5]儒家优秀思想在价值观教育中的融入也是如此,只有渗透到生活中,具备日常化、被感知的形态,才能为人们所接受。适宜的传统文化活动是促进儒家思想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载体,通过创新传统文化表现方式,举办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传统文化活动,以喜闻乐见的方式推动公民了解、学习、传承儒家优秀思想,使价值观教育过程通俗化、生活化、具体化。例如,可以定期举办以弘扬儒学为主题,儒学知识问答为形式,儒家文化纪念品为参与奖品的线下文化活动,通过新闻和网络等媒体进行赛前预热,提高人民的关注度,激发全民热爱儒学、崇尚儒学,在全社会营造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氛围。除此之外,可以借鉴央视新闻入驻抖音、B 站的做法,发起旨在传播儒家优秀思想的挑战赛。挑战内容以还原儒家经典著作、结合身边事例诠释儒学名言为主,使书中“静”态文化转化为看得见、听得进的“动”态画面,打造传播儒家优秀思想的线上活动。同时,将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融入到文化活动的方方面面,使民众在比赛中以轻松、接地气的方式加深对儒家思想的了解,在主题呼应下潜移默化地接受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丰富传统节日内涵,拓宽价值观教育渠道

传统节日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缩影和主要表现之一,蕴含着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承载着中华儿女的价值追求和美好愿望,是调节社会关系、进行道德教育、寄托精神追求的重要方式。传统节日具有参与性、全民性和周期性等特点,能够使参与者置身于特定的文化环境中,切身体验节日庆典的仪式与氛围,从而在内心产生一种对传统节日所蕴含的优秀价值理念的强烈情感体验和价值认同。因此,可以将庆祝传统节日作为契机,充分挖掘和发挥节庆所蕴含的儒家智慧与儒学魅力,同时将其与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融通,借助节庆的全民性和参与性等特点,在节日活动中寓教于乐,使民众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儒家优秀思想,体味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理念和独特魅力,从而达到丰富传统节日内涵,拓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渠道的双重效果。例如,在庆祝传统节日时,可以开展以“追根溯源”为主题,以书法、古琴或卷轴为展现形式的节日渊源普及活动,通过宣传或讲解传统节日与儒家思想的联系,感受其中蕴含的儒家思想伦理道德和其他优秀价值理念,增强民众对于传统节日内涵的更深理解,并因地制宜地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与内容,以充分发挥传统节日的积极教育意义。除此之外,也可以开展一些节日主题活动,如在欢庆中秋时深入开展“和谐团圆庆中秋”的活动,在重阳开展“温暖千万家”或志愿服务等多种形式的尊老爱亲主题活动。通过全民参与的实践活动,在全社会营造和谐的文化氛围,有利于增强群众的节日体验,促动情感升华,使民众在欢庆节日之余既能满足追求节日的仪式感,彰显传统节日的深刻意义,更能传承儒家优秀思想,拓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渠道。

猜你喜欢

儒家思想儒家价值观
从“推恩”看儒家文明的特色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刘涛《音调未定的儒家——2004年以来关于孔子的论争·序》
郭店楚墓主及其儒家化老子学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从“三吏”“三别”看儒家思想在杜诗中的渗透
论儒家思想在中国传统法律中的体现
儒家思想与学佛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