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思政教育的路径探索

2021-12-19阳红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21年32期
关键词:课程教育计算机基础

阳红

摘要:《大学计算机基础》是面向高校一年级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公共必修基础课。在传统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往往只专注培养学生计算机应用技能和专业知识,而忽视或弱化了课程“思政教育”的教化功能,不利于全面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该文分析了当前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的时代意义与现状,探讨了将“课程思政”融入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路径与对策。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课程教育;课程思政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21)32-0244-02

1引言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1],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这为新时代“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融入思政教育,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如何将宣传与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政教育与传授计算机应用技能与专业知识同向同行、无缝对接、柔性贯通,形成协同效应,培养新一代政治坚定、品德高尚、作风优良、技能精湛的社会主义后继者和开拓人,考验着高校课任教师的教育定力与智慧。

2课程融入思政教育的意义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无论是理论课程还是实验课,都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系统性,但是由于条件、观念与课时所限,计算机基础教学仍然存在是“重技轻教”的现象,重视理论教学和技能传授,轻人文关怀与思政教育,导致思政教育元素缺失或缺位,迫切需要“不言之教,无形而心成”的思政元素融入计算机基础教学,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中充分发掘与课程内容相关联或蕴含的思政教育资源,如人类历史长河中取得的重大成就和涌现出的典型人物,润物细无声地赋予这些看似枯燥的专业知识以精神传承和人文情怀,取得“虚而往,实而归”的思政教育的成效,让正能量充盈学生心灵。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课程一般采取大班授课的形式,内容繁杂、授课面广,甚至跨专业合班授课,学生之间易于交流思想,彼此相倚,互為影响。而且,初入校门的大一学生,大多处于青春的迷茫期、人生观的懵懂期、价值观的萌芽期,虽对生活新奇,对未来憧憬,但目标不明确、自我约束力不足。特别是,在外部世界纷繁多变、各种思潮相互激荡、各种社会现象鱼龙混杂的当下,大学生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容易受到复杂外部环境的冲击和影响。因此,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让学生掌握计算机技能与计算机思维的同时,领悟立身做人之理,涵养爱国护家之情、担当砥砺奋斗之责,“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2]意义非凡。

3课程内容思政元素提取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力军与主渠道。但是,大学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有能力、有办法通过深入挖掘课程中所蕴含的德育价值和思政元素[3],将爱国敬业、诚信担当、遵规守纪、团结协作、追求卓越、创新开拓勇等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计算机基础教学有机结合、同向同行,形成课程间的协同效应,破解思想政治理论课“单兵作战”和“孤岛化”困境。

3.1讲历史激发爱国

从原始时代石头计数、刻痕计数到罗马数字和阿拉伯数字的出现,从算筹计算到机械计算机、电子计算机时代,各个时段均涌现出大量的科学家。其中,我国数学家祖冲之使用算筹精确到圆周率第七位,直到一千多年后才有人计算出后七位,可以说我国的数学发展是走在前列的。但是,随着清政府腐败无能,我国科技发展逐渐落后于西方国家。通过讲授计算历史,让学生认识到中华民族文化五千年源远流长,曾为人类文明做出了卓越贡献,坚定学生文化自信,激发学生爱国主义精神。

3.2讲人物引导“追星”

当代大学生“追星”,实际上是一种自我塑造的过程,即以偶像为目标,汲取力量。但是,学生中一些不成熟的追星现象,导致了某些偏激化的事件和消极后果。因此,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要对大学生“追星”现象进行有益的引导——追的应该是对国家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巨星”而不是“明星”。中国计算机发展是在底子薄,起步晚的情况下开始的,从一穷二白到原子弹、氢弹的试爆成功,这个过程涌现无数伟大科学家邓稼先、于敏等,他们不求名不求利,例如中国“氢弹之父”于敏院士远远不如当代明星,网红有名,这些科学家才是我们应该追的星,我们应该把这些科学家当作榜样,树立目标,为祖国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如此,大学生们才能通过理智追星明辨是非、坚定理想、努力刻苦、塑造自我。

3.3讲部件教会合作

集体主义是深入中华民族血脉的价值观,主张的是个人从属于社会,个人利益服从集团、民族、阶级和国家利益。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存储器、运算器和控制器等计算机五大部件虽然功能各异,但是它们可以在控制器统一控制下,整体协同地完成一项项复杂的指令,其依赖的团队合作和共同奉献的精神,即集体主义精神。从这个知识点引出个人就像是社会、国家的组成部分,个人从属于社会,个人利益应当服从集团、民族和国家利益的,从而唤醒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善于担当、敢于担当。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的坚韧、顽强,彰显出“团结一心,同舟共济”的集体主义精神。当代大学生应该抵制西方资本主义敌对势力的“个人主义”“自由主义”思想渗透,在生活点点滴滴中践行“集体主义精神”,利用自身优势投身到位社会服务大潮中。

3.4讲芯片引导树大志

CPU是计算机最核心的部件,但是我国芯片技术一直受制于人,2018年美国制裁中兴2019年美国制裁华为,中兴在美国制裁面前没有还手之力,最终付出惨重代价才得以解除禁令,而华为选择正面硬杠,因为华为有自主研发的海思麒麟,性能足以媲美高通顶级的芯片,未来科技之争一定是芯片之争,中美芯片之争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当代大学生处于历史关键时刻,每位大学生都要努力学习本领,为祖国在未来科技仗取得胜利贡献一分力量。

3.5讲系统教会担当

受多元化社会影响,当代大学生出现了一些不踏实,急于求成,焦躁不安的浮躁心理,这种浮躁心理对大学生的学习就业成才都有不可估量的消极影响,必须引起足够重视。万丈高楼平地起,没有一蹴而就的成功,一个功能完整的计算机包括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功能强大的计算机是因为有一个扎实的基础即操作系统。操作系统是管理计算机硬件与软件资源的计算机程序,是计算机软件的基础,所有软件都需要在操作系统支持下才能运行。大学生想获得成功必须有一个扎实的基础,学会自信、自强、自理、自立,找准自己的奋斗目标,在争取权利的同时要承担责任,在享受成功喜悦的时候要做好失败的痛苦,要调动情绪,设定目标,集中精力学习,避免弄虚作假,使大学生活变得充实而有意义,避免盲目浮躁。

3.6讲安全培养敬畏

通过讲解在信息活动中不良行为以及这些行为带来的一些不良影响,引导学生在信息活动中注意信息安全法律法规,自觉遵守网络道德规范与法律法规规范,认识信息安全的重要性,理解自身良好的行为规范对信息社会的影响,培养当代大学生成为信息社会守法公民的先锋。

4混合教学模式加强思政教育

作为一名高校教师,要坚决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各门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同向和同行” [5]的号召,认真履行高等学校教师的职责,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教学全过程,既做传授文化知识的传承师傅,更做学生锤炼人品的精神导师,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养合格人才。强制性、教条性、机械性地进行说教,忽视教育对象的客观实际情况,只能是无的放矢、事倍功半。

课程思政要用心用情,要改变学生将思政课列入“副科”、课堂打瞌睡的现状,改变老师课堂刻板、无趣的说教式的传授方式。在讲授《计算机基础》课程过程中,应该深度挖掘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政元素,融合不同的教学模式,将案例教学法、微课、翻转课堂等不同的教学方法润物细无声地在学生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渗透思政教育,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将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与集体主义、奉献担当、开辟创新等思政元素有机融合,让学生不仅能掌握计算机应用基本能力等“硬知识”,同时培养学生爱国敬业、诚实守信、遵规守纪、廉洁自律、担当创新等“软本领”。

4.1 项目教学法促进思政教育

顾名思义,项目教学法,是一个以现实应用为导向、以教师启发为主导、以学生研学为主体、以具体项目为载体的教学活动,主要目的是把计算机理论与实际应用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是大学计算机基础中常用的教学方法。在学习电子表格软件处理数据过程中,在选择素材过程中,由学生收集反映中国快速发展的数据,例如中国近几年的GDP数据,人均收入等,收集数据后再进行统计,例如计算排名,画折线图等,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感受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对中国未来的发展充满自信。

4.2组织社团实践

课后组织有兴趣的同学成立计算机社团,社团精神文化建设定位为理论学习型和志愿服务型,社团工作以传播计算机知识,免费维修计算机,组织计算机竞赛为主,新时代的大学生展示自己发展自我的意愿更加强烈,在社团的平台中大学生能够更加主动地参与思政教学互动,依托社团文化的塑造,大学生在各类实践活动之中实现思想引导、文化熏陶和价值凝聚,将枯燥和单一的思政教学转化成为大学生更乐于吸取和接受的思政实践,使大学生能够在社会实践中积极增长才干、开阔视野、砥砺品质,进一步增强高校思政教育的实效性[4]。

5 結语

大学计算机基础中融入思政教育是创新是挑战,是新时代背景下对每个老师提出的新要求。在课程建设过程中,要牢记思政课程的初心,不忘思政课程的使命,不断探索、归纳、挖掘、提炼与升华课程思政元素,将思政内容全过程融入计算机基础课程中。还要注重教学方法的灵活实施,找到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的绝佳契合时机,使课堂变得更有感染力和吸引力,实现德育与智育协同育人的效应,最终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实现立德树人,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育人目标。

参考文献:

[1] 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9.

[2] 常树全. 基于“互联网+”的混合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教育教学论坛,2020(39):210-211.

[3] 深入挖掘课程中所蕴含的德育价值和思政元素[J].经济师,2021(2):160-160,162.

[4] 康永贵. 高校思政教育人力资源整合研究[J].现代营销 (信息版),2019(5):134.

[5] 郭晨. 新时期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思考[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8,33(2):75-78.

【通联编辑:王力】

猜你喜欢

课程教育计算机基础
在小学课程教育中有效提高学习效率的策略浅析
如何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
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法教育
云计算环境下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研究的思索
计算机基础课程差异化教学研究
文科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实践
公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研究
基于QQ群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践与应用
探究立体化教学模式在《计算机基础》课程中的应用
传统文化视域下大学生文明素养教育创新模式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