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学前教育专业钢琴集体课创新模式实践

2021-12-15林怡俐

科教导刊 2021年31期
关键词:创新研究教学模式

林怡俐

摘 要 随着我国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幼教教师的各项技能提高也势在必行,从而对高校学前教育专业钢琴集体课的教师教学水平也提出更高的标准。本文根据笔者在课堂上的实践探索,结合日常听课观察所得,针对高校学前教育专业钢琴集体课的创新模式制定真正与学前教育职业需求相适应,与学生个人发展需求相适应的教学策略,真正打造以学生为主体的钢琴集体课程平台,使其在合作模式中体验音乐的魅力与旋律的价值,以此切实推动本专业学生音乐素养的提高。

关键词 钢琴集体课;教学模式;创新研究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2021.31.028

Practice and Exploration of Innovative Mode of Piano Collective Course for

Preschool Education Major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LIN Yili

(Fujian Polytechnic Normal University, Putian, Fujian 350300)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China's education level, it is imperative to improve the skills of preschool teachers, so as to put forward higher standards for the teaching level of piano collective courses of preschool education major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Based on the author's practice and exploration in the classroom, combined with the observation of daily lectures, aiming at the innovative mode of piano collective course of preschool education major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is paper formulates teaching strategies that really adapt to the professional needs of preschool education and the personal development needs of students, so as to truly build a piano collective course platform with students as the main body, Make them experience the charm of music and the value of melody in the cooperation mode, so as to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improvement of students' music literacy.

Keywords piano collective course; teaching mode; innovation research

1 關于集体课

钢琴集体课是在传统钢琴课程的基础上对其进行的衍生性设计,它将传统单一的小群体课程改变为了整合式的群体演奏课程。这种模式在西方发达国家很早之前就已得到了较为广泛的普及,许多的大、中、小学校里都有一定程度上开展。尤其是数码钢琴的出现,为钢琴集体课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和技术支持。钢琴集体课的模式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才逐渐传入我国,随后在各级各类学校逐步推广。许多高校把它作为前沿性的重点研究课题,并投入了较大的人力、物力,同时也取得了教育领域的经验与成果。由于我国传统的教育理念与教育思想较根深蒂固,同时,教学设备和教学方式上比较落后,使得现阶段的教学改革仍需要进一步的完善。

2 开展钢琴集体课的必要性

高校学前教育钢琴集体课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必修课,对于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学习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会根据教学情况的反馈以及学生的学习进度,由浅入深的进行教学活动的开展,并在教学之中不断地加强学生对于手指基本功和儿歌即兴伴奏的训练。通过这种教学模式的开展,不仅可以大面积覆盖专业学生的学习,同时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学生的钢琴基础弹奏技巧。集体课的教学模式还能够在演奏中将所听到的乐曲进行等级程度的划分,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

3 钢琴集体课现状

3.1 难以充分把握学生差异性的教学

现阶段高校学前教育专业钢琴集体课教学存在难以把握住学生差异性的问题。在实际教学活动的开展中,每一个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自身的学习基础都存在很大的不同,所以导致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进度和认知也会有所不同,这种情况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钢琴集体课的良性发展和传播。即使是在同一个班级的学生在学习上也会有所差别,这就出现了教学困境。一个教师在教学时过分的依赖学生个体的发展状况进行教学,照顾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进度,按照学生个体情况布置具有针对性的作业,就会出现学生之间差距不断加大的情况,最后甚至影响集体课的教学进度。例如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出现骄傲的心理,同时也会促使他们更加努力学习,学习成绩持续提升;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则容易产生自卑的心理,极有可能出现厌学情绪,从而抵触钢琴课程学习,恶性循环。整个班集体两极分化严重,不利于集体教学。

另外,由于学生之间在钢琴课程中表现出的学习差异性较大,导致教师在课堂评价与反馈环节中难以兼顾全体同学。这是因为课堂教学时间十分有限,为了使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可以切实完成音乐技能的教学,教师必须以缩减评价环节的方式,使学生在抽查模式下得到相对局限的评价。这种评价难以惠及班级存在差异性的全体成员,不利于部分学生解决自己的技能认知问题以及引导学生针对问题的改善型训练,极大的降低了课堂反馈环节的实效性。遗憾的是钢琴课上最有效的方式还是实践教学。另一方面,每一首乐曲对于每一个人都会有产生不同的理解与感受,而集体课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则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这一点,过分强调简单的技巧能力的加强,并没有完全地考虑到不同学生自我个性化的发展,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以及现阶段教育体制改革推行的素质教育的发展。

3.2 传统课程规划不合理

钢琴演奏绝对不止于手指运动,而是一种集手、脑、眼、耳,甚至是思想情感为一体的肢体演奏。高校学前教育的学生,很大一部分是通过高考升学,也就意味着在义务教育阶段缺乏相应的音乐基础。在以往的学习阶段中学生虽接触过一定的音乐教育课程,但是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往往缺乏理论性的音乐教学内容,仅仅注重学生对旋律的学习以及演唱技能的提高。这使得学生的音乐活动缺乏基础的和声理论等乐理知识的支撑,不符合其未来学前教育职业中教育实践的开展需求。在这样的前提下,入学之初马上开展钢琴教学,相当一部分同学需要时间来接受,甚至有“一听就会,一弹就废”或者是“眼睛会了手还不会”的情况。识谱慢、节奏辨别不准确、指法易错等问题更是层出不穷。这不仅给教师教学带来了新的挑战,也让学生容易产生挫败感。

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钢琴课与专业音乐学院的钢琴课相比较,生源属性不同、学习定位不同。学前教育专业的钢琴课,应该更大程度贴合幼儿园教学实际,在掌握简易钢琴演奏方法的同时,以幼儿歌曲做相应的练习,才能使学生学以致用,针对性更强。但在实际的教学活动的开展中,钢琴集体课程教材在较长时间内不进行更新换代,甚至出现教材专业错位的问题。有的教材是专业音乐院校使用的入门教材,有的还一直沿用过去的教学教材内容进行课程知识的讲授,使学生无法充分的学习和掌握最先进的课程知识,无法时刻的了解和学习到最前沿的钢琴技巧和钢琴理念,对于儿歌的演奏、儿歌的风格无法把握,甚至在走上工作岗位前,要重来一遍儿歌演奏的学习,这明显有悖于学以致用的宗旨。

4 高校学前专业钢琴集体课创新模式的实践探索

4.1 坚持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

为了更好的实现钢琴集体课在教学模式上的创新,需要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因为在钢琴集体课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作用非常重要,教学活动的目的也是为了实现学生增加专业知识的掌握和技巧的运用,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不断地激发学生对于钢琴的学习积极性。因此,教师应该在钢琴集体课教学中不断地将学生的主体作用發挥出来,实现让学生主动、自觉地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去。钢琴集体课的教师应当与学生进行充分交流、沟通,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出现一些不足或者问题,需要教师站在同等的地位与学生一起去解决。可让学生在课前对于技巧、曲目进行预习,课上提出问题或分组演奏。

集体课程能够最大化的提高学生的主体性。在集体课程中,学生将在合作模式下形成紧密的交互关系,并通过课堂中的合作协同与交流讨论的方式完成课堂教学任务,以此不断精进个人的钢琴技能。在这一模式的课程中,学生将以阶段式划分的方式独立完成分配到的各个阶段任务,进而在小组的整合模式下实现整段乐曲的演奏目标。在完整演绎的旋律中,学生将在集体协同中获得更强的成绩,从而优化钢琴学习体验。另一方面,教师还可利用集体课回课的环节强化学生的钢琴学习兴趣。集体性回课有别传统个人回课形式,能够极大的强化回课环节的互动性。在交叉、合作回课等多元化回课模式下,学生将真正在集体用乐曲进行交互的过程中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并在协同中优化回课演奏的效果,最终真正提高钢琴演奏的魅力价值,吸引学生的钢琴学习兴趣,切实为其未来主动参与到钢琴演奏环节中打下重要的基础。

4.2 注重多元化的教学方式

在高校学前教育专业钢琴集体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多元化教学,根据不同学生的学情和特点,具体进行分析教学,从而合理的进行钢琴教学内容的安排。由于学生本身的音乐素养各不相同,并且其学习过程中的印象因素也存在着较多区别,所以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学生的钢琴学习个性有着较大的差异。基于此,教师应该依据学生实际的钢琴学习个性对学生进行统筹安排,形成分层结构的学习小组,从而有针对性的对学生的问题进行小组范围的讲解纠正,以此以较高的效率提高学生的钢琴技能。对于基础好的学生使其在专业技术上进行学习,而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采用不断对其进行基础知识方面的教学的办法。对于不同能力、不同水平的学生,也应当灵活制订要求。编配分组应该是流动的,当基础较差的学生通过补缺补漏迎头赶上的时候,可以进入成绩较好的分组,这也是一种激发学生良性竞争和学习积极性的方法。这就使得个人教学和分组教学的方法充分的在集体教学中分别发挥出优势与功能。

其次,教师还可以结合学生钢琴学习阶段、技能掌握程度的不同,以具体的钢琴教学内容为基础对教学方式进行个性化的设计。通过在独奏环节适当的引导学生灵活进行合奏等方式,以具有个性化的教学方式真正强化学生的钢琴学习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此促进其旋律赏析能力等音乐素养的提高。例如每次上课前抽出三分钟,让学生轮流展示自己准备的曲目,教师需要及时进行点评,甚至可以将同学准备的曲目进行现场编配或者改编,作为课堂的导入内容,也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等工具不断丰富教学的形式与教学内容,比如教师可以将其他地区或教师的优秀教学视频在课堂进行播放,使学生能够同时学习到不同的演奏方式,打开另一种学习路径,或者通过自媒体播放优美的、经典的钢琴曲,使学生在其中不断得到音乐的熏陶,提升自身对于音乐的感知度。

4.3 加强实训教学

为了更好的实现钢琴集体课的效果,需要不断加强学生的实训教学。首先,可以不断加强学生弹唱结合的能力,不仅因为专业特殊需求,也因为钢琴集体课是一种开放式的教学模式,所以加强实训教学最好的方式就是在教学中不断融入弹唱结合的教学训练,实现学生对于钢琴演奏的活学活用,从而达到锻炼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目的。学校可以定期举行习奏会、期中音乐会等,让学生把平时练习的曲目进行展示,也看到互相之间的差距。同时,教师还可以不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种形式的社会竞赛,在比赛中发现自身的优点与不足,从而实现自身的进一步提高。

4.4 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钢琴集体课的创新需要不断提升钢琴集体课课程教师的专业素养与综合素质,并且钢琴课程的发展以及教学模式与教学理念的创新也需要不断加强与完善师资队伍来得以实现。首先要不断加强钢琴集体课专业教师的培训,从钢琴课程的基本理论知识,到钢琴演奏的实践能力,再到钢琴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全面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创新能力,积极鼓励校内教师走出校园,积极的与校外的专业人才以及其他院校的优秀教师进行学术上和教学创新能力上的交流,实现彼此之间的学习与提高。其次就是需要院校积极引进优秀的钢琴专业人才,同时也要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教师入职的标准,将教师的创造创新思维能力和集体授课的实践教学能力的考核作为教师的重点考核标准,实现教师授课能力的上升,提升院校整体的教师水平。最后,院校要不断将社会上优秀的、专业性强的专家和学者邀请到学校举办讲座,使学生和教师通过他们的讲座和宣讲,进一步提升自身在艺术领域的创造能力以及思维能力,同时也可以邀请这些专家学者在校任教,从而进一步壮大院校在钢琴集体课的师资队伍。

5 结语

高校学前教育的钢琴集体课与传统的钢琴课程相比较,其能够充分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有效运用现代化的教學方式与教学辅助系统,实现了对传统的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完善,并通过不断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与创新能力,真正打造符合学生未来学前教育实践需求、个人发展需求的钢琴课程体系,以此最大化的促进学生学习素养提高。因此,不断加强钢琴集体课的创新模式的实践探索对于提升学前教育钢琴集体课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系2019年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社科类)“高校学前教育专业钢琴集体课创新模式的实践探索”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JAS19228)

参考文献

[1] 李艺璇.数码钢琴集体课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7(9).

[2] 李杰.创新高校数码钢琴集体课教学模式探究[J].参花:下半月,2019,000(010):90-90.

[3] 徐琦.数码钢琴集体课教学模式创新的分析[J].北极光,2018,No.252(10):109-110.

猜你喜欢

创新研究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创新线上英语教学模式的思考
高中英语“读写学思”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生产性信息通信技术创新研究
基于新形势的高校教育管理的现状及创新研究
新形势下交通运输行业干部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研究
现阶段高职英语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