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铃薯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及推广

2021-12-15杨丽杰甘肃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陇南市分校武都区工作站甘肃陇南746000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21年3期
关键词:切块种薯蚜虫

●杨丽杰(甘肃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陇南市分校武都区工作站 甘肃 陇南 746000)

马铃薯在众多农作物生产中占首要地位[1]。在马铃薯整个生产周期内,病虫害是制约马铃薯生产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做好马铃薯的病虫害防控技术尤为重要。

1 马铃薯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1.1 种薯处理

1.1.1 选择优良品种马铃薯品种多样化,其抗病能力也大不相同。在栽培过程中,需在充分了解当地气候环境,因地制宜,选择与当地相匹配的抗病品种。在一些受病毒病威胁严重的地区,应首选马铃薯脱毒品种。在一些病虫害高发的地区,要做好无病留种田的建设工作,并与种植区域保持合理的距离,保证单打单收。

1.1.2 合理切块选择健康种薯,去除病薯和腐烂薯。一般情况下,选择完整小薯种植,可以避免切块时病菌侵入,是播种首选;较大的种薯,在马铃薯播种的前3d 进行切块,每个切块重量约40g,并有2~3 个健壮芽眼[2]。

1.1.3 种薯消毒受病虫害威胁较大的种植区域,播种前用甲霜灵粉剂拌种处理,预防马铃薯病害的发生。另外,将马铃薯放入硫酸铜溶液中浸泡10min,可有效预防马铃薯黑胫病的发生;对蚜虫高发地区,可选用适量的吡虫啉进行拌种预防;地下虫害严重区域,可利用适量的辛硫磷乳油兑水拌种预防。

1.2 栽培管理

1.2.1 适时播种播种时应结合当地的自然环境和种植制度确定合理的播种时间。播种前期做好选地与整地工作,还应避免和茄果类农作物连作。除此之外,要确定合理的种植密度,及时清除田间杂草,减少细菌滋生[3]。当马铃薯进入现蕾期后,要避免发生植株徒长,保证田间通透性,合理控制土地湿度,减少病虫害产生。

1.2.2 高垄栽培采用高垄栽培方式可以有效控制田间积水现象,合理调控田间温度,降低马铃薯发病率。

1.3 人工捕捉害虫

利用害虫假死特性,在成虫期敲打马铃薯植株,使害虫脱落,收集脱落的虫体集中处理。当害虫进入产卵高峰期时,加强人工捕捉害虫强度,控制害虫数量。

1.4 物理防治

1.4.1 杀虫灯当害虫进入成虫期,在田间挂置一定数量的杀虫灯。杀虫灯具有覆盖面积大、捕杀数量多等优点,不仅可以捕杀地面的瓢虫,还可以杀死蚜虫。

1.4.2 挂黄板当蚜虫进入成虫期,在马铃薯田间挂置黄色粘板,利用蚜虫的趋黄性将其诱杀,减少蚜虫对马铃薯的为害。

1.5 化学防治

虽然利用栽培管理和物理防治手段产生的危害较小,但是对于大规模病虫害控制效果较差,而采用科学合理的化学防治手段,可有效达到病虫害的防治要求。马铃薯害虫主要包括蚜虫、瓢虫、晚疫病等,如遇到蚜虫,采用吡虫啉进行防治;瓢虫选用菊脂类杀虫剂喷雾。在治疗马铃薯的晚疫病时,可选用代森锰锌霜脲喷雾防治,每隔7d 喷施1 次,连续喷雾两次。马铃薯的病毒病采用病毒A 粉剂,可收到明显的治疗效果[4]。

2 防控技术推广措施

2.1 成立马铃薯病虫害绿色防控项目小组

明确马铃薯的主要病害和虫害,将绿色防控列纳为重点防治工作。逐级成立马铃薯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推广小组,由相关部门给予资金支持,落实各方面的工作任务,保障防控技术的实施,使马铃薯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得到有效推广。

2.2 加强病虫害监测,做好预报工作

为了更好地掌握各个地区马铃薯的生长情况,应在其相关地区设置病虫害的监测网点,并由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实时监测工作[5]。同时,还应掌握连作田的马铃薯病虫害发病史,做好马铃薯大田的调查工作,并全面分析调查结果。此外,根据气象部门提供的气象资料,准确预测马铃薯病虫害发生发展的总体趋势,使防控技术得以推广。

2.3 强化技术指导

技术人员在马铃薯产业中占主导地位,技术人员应从农户到田间,重点讲解马铃薯的病虫害特点,根据不同病虫害制定不同的防控工作,同时相关指导人员还应普及病虫害的科学防治手段,对各个地区的防治情况进行全面分析,力求病虫害防治达到理想效果。

3 小结

病虫害是造成马铃薯减产的主要因素,而马铃薯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推广,可提高马铃薯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促进马铃薯产业的和谐发展。

猜你喜欢

切块种薯蚜虫
马铃薯种薯退化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蚜虫婆婆
出生十天就当“外婆”的蚜虫
比萨切块
出生十天就当“外婆”的蚜虫
马铃薯种薯催芽切块技术
随园食单——黄芽菜炒鸡
爱吃蚜虫的“花大姐”
马铃薯脱毒种薯的应用及发展思考
南北差异大到你想象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