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茶产业推动脱贫攻坚
——以湖北省恩施州咸丰县为例

2021-12-12姚天航

福建茶叶 2021年7期
关键词:茶叶攻坚销售

姚天航

(中南民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

咸丰县地处武陵山脉与巫山西南端的交会之处,鄂西南边陲,位于神秘的北纬30度附近,平均海拔800米左右,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以山地地形为主,境内森林覆盖率达82%,雨水充足,多雾,生态优良,有着“世界硒都”“天然氧吧”等美誉。独特的气候条件和地形使得境内有红茶、绿茶、乌龙茶、白叶茶等众多特色茶叶品种。咸丰茶叶不仅品质优良,而且茶叶内含有硒等多种对身体有益的稀有微量元素。独特的地形、气候条件以及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咸丰县成为全国首个“有机农业(茶叶)示范基地县”。

咸丰县作为鄂西南边陲的少数民族聚居地,是国家级贫困县,一直被国家、省、州看作重点扶贫对象。2017年,中央提出东西部对口帮扶、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确定由浙江省杭州市对口帮扶恩施州,余杭区定点帮扶咸丰县。咸丰县依据自身条件推出“茶产业+扶贫”模式,在促进自身茶产业、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在助力本地的脱贫攻坚,因此做强本地区的茶产业迫在眉睫。

1 咸丰县发展茶产业的优势

1.1 茶叶品质高

咸丰县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分明,雾多寡照,雨水充分,低山无霜期大于220天,适合茶叶生长,并且土壤中含有大量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茶叶长势好,品质高,富有地区特色。咸丰县可以利用茶叶品质高的优势,为做出高档茶叶提供了原料保障。

1.2 旅游人数众多

咸丰县是集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特别红色文化景观于一体的旅游胜地,不仅有号称“鄂西林海”“天然氧吧”的坪坝营原始森林,还有世界文化遗产——唐崖土司城遗址,更有着纪念“忠堡大捷”战役(“忠堡大捷”发生在1935年6月,由贺龙任总指挥,红二、六军团在此一举歼灭国民党四十一师师部、一二一旅和特务营,活捉纵队司令兼四十一师师长张振汉。该战役是湘鄂苏区成立以来对敌人打击较大的一次战斗,写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史。)的忠堡大捷纪念公园。咸丰县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每年旅游人数众多,全年旅游接待人数677.0万人次,旅游收入达到61.73亿元,为茶产业提供络绎不绝的客源。

1.3 东西部协作契机

2017年,浙江杭州市余杭区定点帮扶咸丰县,在这东西部协作帮扶的大潮中,余杭累计安排帮扶资金1.2亿元,立项补助74个建设项目,覆盖80多个村,给咸丰县留下了近1亿元的村级固定资产,为全县兴村富民夯实了基础。这也是咸丰县茶产业发展的一个契机,余杭的帮扶给茶产业带来了资金、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方法。

1.4 国家帮扶优势

咸丰县为国家级贫困县,一直以来都受到国家的重视与大力支持,茶产业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其发展不仅有巨大的政策优势,更有国家资金的大力扶持。

2 咸丰县发展茶产业存在的问题

2.1 销售理念落后,销售渠道单一

根据实地走访和查找资料可以发现,咸丰县销售茶叶的渠道较其他地区还是比较单一的,虽然在近几年随着电商的兴起销售渠道有所扩大,但是很多农户的茶叶销售还是通过集市贸易和依靠收茶商进行,间接导致茶产业给农户带来的经济效益减少,不利于茶产业的发展。

2.2 产业链精加工能力不足

咸丰县茶叶加工能力滞后,茶叶大多都是以新茶、初制茶、散装茶为主,产品单一。这类茶叶销售季节性较强,其价格也比较低廉,这就导致好的茶叶以便宜的价格卖出,农户所得的收益远远低于茶叶经过精加工后的收益。

2.3 缺乏品牌意识

市面上我们所熟知的名茶,比如“龙井”“铁观音”“大红袍”等等,都有着极强的品牌效应,品牌效应也为这些名茶带来了极大的经济价值,品牌相当于一个茶产业的灵魂,缺少灵魂的茶叶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其附加值,进而导致茶叶价格低廉。

2.4 专业人员短缺

茶产业具有农、工、商的性质,对人才的需求更大,它不仅需要技术人才,还需要管理人才、销售人才等等。咸丰县近几年的茶产业发展迅速,特别是精准扶贫政策实施以来,可以说是一个质的飞跃,这就使得茶产业对人才需求量更大。专业人才稀缺,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本地茶产业的发展。

2.5 宣传力度不够

为什么“西湖龙井”“安溪铁观音”等名茶被我们所熟知?因为其茶不仅品牌出名,而且主要生产地也非常出名,这就得益于其强大的宣传力度和策略。为什么咸丰的茶叶品质上乘,但是其知名度却远远不足?经过调查发现,许多企业对自己茶叶的宣传力度不足,宣传渠道单一,导致茶叶知名度不高。茶叶没有知名度就会给销售带来困难,会减少茶叶的销量,品质再高的茶叶没有销量,也是泛泛而谈,没有真正的效益。

3 咸丰县发展茶产业在脱贫攻坚中的贡献

3.1 茶产业与大部分贫困地区地域同构

2019年,咸丰县茶叶面积达到23.7万亩,茶产业与咸丰县存在十分紧密的地域同构的关系,在茶产业的助力下,咸丰县已实现脱贫摘帽,茶叶成就的茶产业已经成为脱贫攻坚的重要决胜战场。

3.2 提升了创业水平和就业门路

茶产业的不断发展,催生出许多茶产业生产基地,茶产业基地需要大量的劳动人员、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等,也给了当地许多人创业的机会。茶产业的发展给当地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对当地的脱贫攻坚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3.3 促进了生态文明建设和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茶叶生产基地的建立,不仅是当地发展经济的重要途径之一,而且也加快了当地的生态文明建设。咸丰县大量茶叶种植地的出现,一方面让当地的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另一方面,茶园的建设开创了“乡村+茶园”的新型旅游模式,为咸丰县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途径,更好地推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3.4 增加了当地贫困户的收入

茶产业的发展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增加了当地农民的收入。目前,咸丰县的茶叶面积达到23.7万亩,覆盖贫困户2.8万户,贫困人口8万余人,亩均茶叶收入6700余元,带动贫困人口增收超过2亿元。茶产业还可以让茶农持续增收,这种脱贫致富效果是稳定的,更是十分显著的。

3.5 茶产业是先富带后富,共同富裕模式的典范

咸丰县是国家有名的深度贫困县,随着茶产业的兴起和政府的大力支持,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种植茶叶,越来越多的茶农开辟“茶山”,效益大涨的同时,也向其他贫困地区提供了丰富的种茶、如何发展茶产业发展等经验。

4 咸丰县发展茶产业的建议

4.1 更新销售理念,扩大茶叶销售渠道

当今世界是一个互联网飞速发展的时代,“互联网+”和电商的出现,给传统行业注入了新的发展活力。充分抓住“互联网+茶叶”“电商”销售的机遇,开通线上线下多种销售渠道,促进茶叶销量的增长。伴随恩施富硒茶在全国的走红,我们正在迈入“全民茶叶”时代,茶叶也受到更多人群的青睐。通过研发不同类型的茶叶,让茶叶适合各个年龄段的人群,进一步扩大消费群体。

4.2 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

咸丰县茶产业由于精加工能力不足,导致许多优质茶叶低价销售。咸丰县可以充分抓住余杭定点帮扶的优势条件,通过实地考察、实地学习等方式,把余杭先进的茶叶加工技术“引进来”,然后让精加工的茶叶“走出去”。

4.3 树立品牌意识

咸丰县茶叶品质虽高,但形成的品牌茶很少,从而导致其茶叶销售的利润下降。咸丰县可以充分发挥其茶叶品质优良的优势条件,加大对茶叶品牌的建设,比如,“奇泉”牌老鹰红茶、“圣浩茶叶”“唐崖白茶”“咸丰富硒茶”等等,让广大茶农享受品牌带来的效益。

4.4 招贤纳士,吸引各路人才进入茶产业

咸丰县的茶产业要实现持续稳定的发展,吸引人才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一方面,政府要加大对管理人才、销售人才、专业技术人才的引进,出台各项措施,为引进人才、留住人才提供制度保障;另一方面,当地各部门应该更加重视“本土人才”的培养,在“引进来”的同时还要注重本地人才的发展。

4.5 加大对茶叶品牌的宣传

一个茶叶品牌要想“火”起来,一定离不开对其品牌的宣传。咸丰县的茶企业应该充分吸收“西湖龙井”“安溪铁观音”等品牌的宣传方法,采取广告宣传、创意宣传、融媒体宣传等多种宣传方式,提高其品牌价值。

4.6 “科技兴茶”,搭乘“科技的顺风车”

要想发展好茶产业,科技的作用不可忽视,科技是茶产业发展中不可缺少的因素,推广先进种植理念,实行专业化种植势在必行。

茶产业的发展是咸丰县脱贫攻坚走向胜利的一个缩影,以茶叶脱贫致富,将茶产业作为咸丰的特色产业,不仅是咸丰县在脱贫攻坚道路上的成功尝试,还是咸丰县发展经济的重要途径,更是咸丰县走向进一步的繁荣富强的重要推力。

猜你喜欢

茶叶攻坚销售
《茶叶通讯》简介
藏族对茶叶情有独钟
既要继续攻坚 也要防止返贫
脱贫攻坚应及时清理“淤堵点”
香喷喷的茶叶
给人带来快乐的袜子,一年销售1亿美金
便携式茶叶
销售数字
品牌销售排行
品牌销售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