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园林植物中引种驯化方向的分析

2021-12-10孙青竹

农业与技术 2021年10期
关键词:园林植物园林景观园林绿化

孙青竹

(长春市园林规划研究院,吉林 长春 130000)

在过去的城市发展中,人们更加关注的是经济层面的发展,随着社会发展,如今居民不单单停留在吃饱穿暖的层面,人们的审美层次也越来越高,精神层次要求也越来越高。生态环境是人们生存的大环境,而城市园林作为城市建设的公共资源,也成为人们的重点关注对象,不仅仅停留在“绿”,更要达到“美”的状态,要追求更高艺术感的园林设计。所以园林景观的艺术感增加和绿色立体建设工作迫在眉睫。中国地大物博,植物种类繁多,资源十分丰富,自古以来素有“园林之母”的美誉。但目前我国园林植物品种保有量相对平稳,多年来一直都需要不断从国外引进新品种和新物种,来增加我国园林植物的层次丰富度。其实,在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中存在的绝大部分问题都可以通过引种驯化轻松解决,所以人们需要找到适宜的试验植物新品种,并且将其成功引入到特定的环境中,成功表达其生长性状。

1 引种驯化的可行性分析

园林建设是城市生活中一类很重要的公共空间,是城市整体建设中的提升生活质量最有机的组成部分。从景观设计到人工栽培,在园林植物未来发展前景走向来看,世界各国近年都比较注重以引种驯化为主的新品种引进工作。如今,各国上成功进行引种驯化工作,并得以广泛种植并应用到园林建设中的外来植物数不胜数。足以见得引种驯化工作是增加城市园林景观丰富度方法应用中不可多得的好方法,也是新型园林的发展驱动力。

试验植物品种作为需要被进行引种驯化工作的植物,不一定有着栽培简单、适应性强、成活率高等特点,所以其能否在引种地区成功成活就要看人们是否能将植物细胞中原有的抗逆基因激化出来,并且使其可以完美地表达。一般来说,普通品种的试验植物,虽然其抗逆性可能不强,但是同科属中肯定会有相应的抗逆性尤为突出的品种。这就意味着在这个试验植物的体内,可能会含有符合要求的极高抗逆性的抗逆基因,只是因为其之前的生存环境温和,适宜生长,所以没能激发出植物体内潜在的抗逆潜能,并且没有进行相应生活习性的性状表达。

近年来,随着国家城市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对园林城市的建设要求也相应有所增加,城市公共绿化与原有的设计方式已经不再满足于现代的城市居民新的观赏需求,这就使得园林景观像艺术品一样需要增加艺术美感的高度,需要相应增加园林植物的丰富度。现代城市居民生活环境中的园林绿化,已经不单纯满足于20世纪90年代观花观果的园林植物基本要求,而是对植物造型是否多变、养殖方法是否简单、颜色层次丰富度是否多变等有了更高的要求。这就使得现代园林绿化的设计中,迫切的需要一些具有更高观赏价值的绿化园林品种。人们应当遵循因地制宜原则,基于城市的实际情况,科学规划城市园林绿化方案,贯彻落实绿化中环保等相配套的政策,提高现代城市园林规划的设计水平,在城市园林规划设计中最大量化地做到丰富景观层次和量度。

在中国的很多城市,如内蒙、新疆等地都是地理环境气候相对比较恶劣严苛的,但是这些地区都有很多能安全越冬、可以抗寒抗旱、抵御当地恶劣环境的优良园林植物品种。这些乡土树种中有很多都是极具艺术感的观花、观叶、观果或观干的园林植物品种,甚至很多当地的本土植物已经成为北方不少城市园林景观中的重点引种驯化的应用品种。如,岭南传统植物文化知识是岭南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但是正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在迅速流失[1]。

2 引种驯化的未来发展走向

引种驯化的应用范围较广,而且没有生态破坏,符合国家生态建设的政策要求,加之随着国民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在过去经济粗放发展时代带来的生态环境破坏的历史遗留问题如今已经日益突出,并以愈演愈烈的速度进一步影响着园林城市建设。随着城市园林绿化步伐不断加快,在特定的气候条件下成功引种驯化其它地区乡土树种,就能为现代园林事业发展的前景开拓做基石。不管是林木引种还是地被植物,都是增加森林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和对树木基因资源进行易地保存的重要手段[2]。

将试验品种进行引种驯化工作,旨在通过植物本身对适应特定的气候和环境条件的生存要求,再通过工作人员对其逐步进行人工驯化活动后,最终筛选出适宜特定气候、可以露地越冬的耐寒试验植物种类,并且从中筛选出表现有优良独特性状的植株品种。虽然,植物都是个体在独自生长,但是在历史进化的长河中经历的每一步、每一次的环境变化都会在植物的基因型和表现型上打下深刻的烙印并传递给后代,这就是环境变化可以激发基因型,改变适应性甚至可以改变基因型的有力证据。对于植物而言,每种植物都有着其生长的环境和气候需求,所以在高纬度地区生长的植物不一定能够在低纬度地区进行生长,同样低纬度地区的植物也不一定能够在高纬度生长[3]。

引种驯化作为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新植物品种引进手段的重要组成部分,园林上的引种应用是特定品种在其遗传性的适应范围内进行的横向迁移,每一个生物体的特定基因只有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才能得以正确的表达,不同的环境条件可以刺激不同的表现型基因表达。德国慕尼黑大学林学家麦依尔教授曾经在1909年的《自然历史基础上的林木培育》中提到,在木本植物中引种成功的最大可能性在于树种原产地和新栽培地有气候条件相似的地方。通过分析世界上的现有园林植物的分布区域和密度显示,大部分的植物并非是在其生长历史的分布区范围内。而且植物对现有生态环境的适应状态和表达性状,也不能代表其适应性的全部,也就是说植物细胞内的基因并没有得到全部的表达。植物引种驯化及其广泛栽培深刻改变了世界农业生产的格局,对促进人类社会文明进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无论在西方殖民地发展史还是在我国明清发展史中,每一种重要栽培植物的成功引种和驯化,都对历史进程产生了不可估量的作用[4]。生物体的基因只有在特定的适宜环境条件下才能得以正确表达,植物的易地栽培就是使特定植物品种在具有潜在适应基因的条件下,能够成功种植并且表达出人们所需要的生长形态和习性,适宜的环境条件可以激活一些基因表达,就是引种驯化可行性分析的理论依据。

引种驯化工作是栽培植物的起源与演化的基础工作,也是当今世界各地园林人员在工作应用中最常见的手段。引种驯化工作的成功推进,可以丰富并改变品种的层次丰富度结构,并以此提高人们生活环境的质量,这对试验植物和特定环境来说,是最绿色且贴合保护环境政策,成本较低,且快速有效的途径和手段。

近几年,国内各大城市园林方向的新品种丰富度开发都致力于引种驯化的工作范畴上,通过人工栽培、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等相关方法,使野生植物或者外来(外地或外国)的植物能适应栽植地的自然环境气候和栽种条件,甚至可以通过驯化乡土树种,通过特定环境的刺激,表达出一些之前隐匿起来的良好特性的基因表达型,从而成为可以大量生产,并且具有较高观赏性的可以用作本地园林研究的特定植物。基于此,人们要通过其同科属的其它表现良好的试验植物品种的已知适应环境范围,使得生物体内基因的表现型与环境条件相互抗衡或制约。而后可以使试验植物得到有效作用,达到人们预期目的,最终让试验植物品种的基因型在被引种驯化的特定地区有适应性的良好生长反应表现。

3 引种驯化需要注意的方向

人们希望通过人工干预、环境刺激和技术手段的相互作用,使得试验品种在基地可以不加人工干预和保护,只需要正常养护就能露地越冬并正常生长,尽量表达出园林方向所需要的观花、观果、观叶或观干且花期、果期长等优良的园林特性,表现性状高端,并且根据引种成功的标准进行科学评价,从而达到丰富特定地区园林植物优良品种研究方向空白的目的和意义。

人们需要注意栽植地情况的详细概述,分析是否具有试验品种同科属可以正常生长的相同环境因素,如相同经度或者纬度、是否属于同样的气候带、是否为相同的极端最低温度、全年无霜期相差多少、年降水量分布是否一致。甚至是栽植地土壤是否相同、可否进行抽水灌溉、土壤的排水状态是否良好、平均日照时数相近等细节进行对比处理。正常年份,光、热、水分等基础条件是否可以满足作物生长需要。

需要从想进行引种驯化的品种和同科属植物的生长习性了解开始入手,从引进植株的初始株高、冠幅、胸径大小、物候期和成活率等数值开始记录,观察每个阶段的数值变化,甚至是不同处理下的开花始期、盛花期等植物所表达出来的性状是否不同,以及干物质积累、含水量、厚度及色素含量的测定,通过详尽的分组分环境的对比试验后就可以得出相应的结论,在一段时间内引种驯化的试验品种更倾向于哪一种环境处理。各项指标的分析统计提供了高效、精确、可靠的技术手段,也为合理性规划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在进行引种驯化时的养护技术要点部分,园林绿化的日常管护修剪和病虫害防治都是重中之重,也要考虑园林绿化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从整地开始,修剪,剪除弱枝、病枝及枯枝,为防止使芽生长成过密的枝,应选留植株外侧上方的健壮芽等细节处理;栽植部分和移植,从时间的选取到土地的选择,都要和试验植物的原生环境或者同科属的植物生长环境进行横向或纵向的对比对照;灌溉部分,对有耐寒性要求的进行冬季休眠处理等;施肥和病虫害防治也是可以参考原生环境和特定环境的现有植物生长需要的,通过一系列试验后最终得出结论。也要了解需要引种的城市环境,通过横向对比其虫害等自然灾害,以及其基础地理信息为数据基础,结合生态园林城市评估的关键要求,统计各项园林城市指标的实际完成情况,并据此为城市的规划建设提出合理化建议。

通过试验植物品种表达其独特的生理抗寒抗逆性,以及其独有的园林景观绿化效果,可以有范围地预测试验品种在特定地点环境刺激下的表现型,包括其未来是否拥有巨大的绿化市场和发展空间;此品种是否适合异地栽培,是可观花、观叶、观果甚至是观干的新型品种之一,可以扩大其引种驯化繁殖栽培,通过进一步的推广应用,使其优点可以充分表达,并且通过人工干预进行全方面的利用。

植物引种驯化既是植物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也是园林绿化的重要手段之一[5]。随着时代的进步,地球村的概念越来越明显。园林方向的丰富度增加,不只有依靠外来植物的引进,才能形成新型的品种丰富、形态优美的新时代园林景观。园林人员在引种驯化工作中充分重视原有乡土物种耐性增强的同时,也要注重野生植物、外来植物和本地植物的协调比例和生长关系。

需要明确进行引种驯化的目的,重中之重就是制定完善的引种计划,因地制宜地引入优秀园林植物,这可以在大范围中使苗木特定试验植物品种的方向取得令人振奋的成绩。科学地开展引种驯化工作的本意在通过外来植物品种本身适应特定气候和环境条件的生存要求,再通过工作人员对其逐步进行人工干预的驯化活动后,选择出适宜特定气候、可以露地越冬、抗逆性强且表现优良的植株品种,不仅能够提高城市园林的色彩,增加新型园林的丰富度,而且能够提升园林绿地的景观多样性,而后进行成果转化,并通过大量推广应用工作,最终通过园林人员的努力增加特定地区的园林公园、街路绿地物种丰富度。这充分体现引种驯化植物在净化城市区域生态环境以及美化城市园林景观提升丰富度层面上的重要实践意义。希望在全体园林人员辛勤努力下,可以让园林资源品种更加丰富多彩。

猜你喜欢

园林植物园林景观园林绿化
论园林绿化种植与养护管理
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园林植物与应用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生态环境建设与园林景观结合初探
浅谈园林植物配置
浅析竹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
论生态美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传承与创新
论豆科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房地产开发中园林景观工程建设成本管理与控制
花境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