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标准农田建设经验及改进建议策略探讨

2021-12-10许光虎

农业与技术 2021年10期
关键词:高标准农田农业

许光虎

(甘肃省张掖市甘兰水利水电建筑设计院,甘肃 张掖 734000)

经济社会发展速度不断提高,也促进了城镇化发展,城乡差距逐渐增加,进而促进农村发展,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因此,我国应重视农业农村发展,加快建设高标准农田,完善农田种植工作,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改善传统的土地生产模式,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为了满足现实工作需求,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需要突破农业现有状况,利用各种新型的农业生产技术和农业生产设施,建设高标准农田,提高农业生产总体水平,改善农业生产中的影响因素,突出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实现农业生产提质增效,提高农民生产收入,为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1 概述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特点

1.1 管理难度大

建设高标准农田的过程中,需要利用各领域专业知识,工作面积也比较大,直接影响农民的收入。因此,增加了高标准农田管理难度,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协调处理各方面因素。另外,一些单位盲目追求工作进度,利用多点施工模式,增加了工作中的不可控因素,使高标准农田建设管理难度增加[1]。

1.2 影响因素多

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工作环境是户外,地理条件和地貌条件都会制约高标准农田建设,同时还会受到交通情况和村民需求等方面的影响。在野外施工过程中,工程进度和工程质量存在较多的影响因素,因此,在高标准农田建设阶段,工作人员需协调各方因素,高质量完成工作任务,同时保障工作进度。

1.3 综合性强

建设高标准农田,可以提高农田质量,涉及到土地平整、灌溉排水以及农田防护等工作内容,所以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涉及到较多的专业领域,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复杂性。为了满足工程建设的要求,相关单位要根据工作要求合理安排专业工作人员,有效解决工作中的问题[2]。

1.4 权属调整难度大

在实际建设之前,工作人员需要做好准备工作,合理平整处理土地。在实际工作中,如果遇到较差的土地,不利于操作机械设备,工作人员需要利用人工处理土地,提高土地的平整度,为后续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我国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因此土地具有破碎化特征,在建设高标准农田之前,工作人员要回收土地权属,实施统一的土地平整,合理布置排灌设施和田间道路等,完成施工工作后再调整分配土地权属。在建设阶段将会占据一些土地,破坏农作物,引发农民的不满情绪,导致农民不愿意积极配合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3]。

2 高标准农田建设阶段存在的问题

2.1 缺乏合适的地域

在农业生产阶段尚未充分利用高科技,因此我国农业生产还没有彻底实现现代化和机械化,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建设高标准农田,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民收入水平,保障粮食生产的安全性。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我国在工业发展阶段也要注重粮食生产工作,进一步提高粮食生产能力。需要依靠农业生产发展粮食生产,稳步提升粮食生产能力,保障粮食生产的自给自足,同时保障粮食质量和安全性。针对当前我国农业发展情况,耕地资源相对缺乏,一些地区的地质条件比较恶劣,增加了农业生产难度,此外,我国农业生产缺乏科学技术,弱化了农业生产基础。很多农民选择到城市务工,荒废了大量良田,这些因素都不利于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我国整体地势具有西高东低的特征,同时具有丰富的地质地貌,很多农田土地具有较大的坡度。如果土地不够平坦,将会影响到机械化应用,导致农业生产效率降低;因为坡度的影响,在农田灌溉阶段可能会发生水土流失等问题,导致农业生产成本增加,农业粮食生产量降低。

2.2 建设高标准农田后很难高效利用

当前很多农村大量利用改造技术,但是落实相关建造技术,在短期内很难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需要注重建成之后的养护和管理工作,而设施维护是一项长期性工作,如果没有贯彻执行维护管理工作,不利于发挥出农田生产设施的功能。有些地区缺乏设施维护管理机制,在建成农田设施后没有及时开展养护维修工作,导致一些设施被破坏,或者发生农田侵占等问题,而且行政部门没有充足的维护和维修经费,导致设施被破坏之后未能及时修复,进一步损坏了设施,不利于发挥出高标准农田的功效性[4]。

2.3 没有充分解决地块细碎化问题

在高标准农田建设过程中,需要合理规整田块,为农业机械化推广奠定基础。在田块规整阶段,需要重新整合和规划现有的农田。因为地理因素和历史因素的影响,耕地呈现细碎化特征,导致农户不同等级耕地处于不同的地区,增加了耕种作业的难度,不利于开展机械规划工作。建设高标准农田需要处理农田碎块化影响,重新规划布局农田,同时需要修建田间道路,布置农田基础设施,会占用农田面积。在调整耕地权属的过程中,涉及到农民利益,因此增加了工作阻力。农户只会定期维护承包地,不够重视公共区域设施和田间道路,逐渐衰退了公共设施功能,不利于充分发挥出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效益。

3 高标准农田建设改进建议策略

3.1 落实规划设计工作

在高标准农田建设过程中,需要落实工程规划设计工作,为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提供技术基础。有效安排规划设计工期,做好设计前期准备工作。严格审查方案评审程序,在评审之前,专家需要开展实地考察,设计出科学的规划方案。完善考核制度,加大力度评估设计方案。全面掌握项目区域的生产条件,了解当地水源和交通情况,保障规划工作的科学性。多次比选工程设施位置和规格等方案,提高项目规划工作的科学性[5]。

3.2 做好选址规划工作

在高标准农田建设过程中,需要保障粮食安全性,所有的工作都要围绕这一工作目标。在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阶段,针对生产条件良好的地区,可以根据实际生产需求配置农业种植机械设备,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工作人员需要科学地分析农业生产区域的自然环境和地理情况等,确定该区域适合种植的农作物种类和种植方式,保障农业生产质量,结合地域特征合理安排规划。

3.3 完善高标准农田建设指导制度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不仅需要保障耕地数量,同时需要保障农业生产用地的质量,提高农业生产的生态环保性,这些情况关系到农业生产发展。在农业生产过程中,需要重视生态环保工作,实现生态化建设。为了提高农用土地养护水平,建设农业生产基础设施,相关工作人员需要科学的调查研究,结合农业生产实际情况,提出科学的改造计划[6]。在项目规划阶段,需要结合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标准,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力和农民收入水平,并且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同时需要利用项目建设,促进产业融合发展。

3.4 提高群众参与度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关系到群众切身利益,因此在勘察设计阶段,工作人员需要听取群众心声,在方案规划阶段要有意识地保护群众利益。在征求群众意见的过程中,可以引导群众参与到方案讨论阶段,及时沟通不合理情况,推动项目建设可持续发展。

3.5 优化选择高标准农田项目区

建设高标准农田,选址工作是非常重要的,要注意集约利用土地流转地区。当前一些农村宅基地退出,需要重新集中利用多余的闲置土地,并且融合到高标准农田建设范围内落实土地流转支持策略,有利于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要求龙头企业参与到土地流转当中,实现规模化经营发展。在高标准农田选址阶段,需要综合宏观产业布局,土地流转情况较好的地区可以给予政策倾斜。通过建设高标准农田,落实现代化经营理念,保障高标准农田建设效益,实现现代化经营理念[7]。

3.6 完善高标准农田利用制度

当前地方政府非常重视农村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尤其重视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并且投入较多的财政资金建设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前期投入较大,在工程项目使用后期却忽视了后续维护和保养工作,而且是在户外利用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增加了自然因素的影响,从而引发各种问题,如果没有及时开展维修养护工作,将会损坏基础设施,影响到设施的基本功能发挥。因此,管理部门需要承担养护维修的责任,加强监督管理农业基础设施养护修理工作,相关责任人要及时修理和解决设施发生的小故障,避免进一步扩大故障问题。

3.7 因地制宜建设投资

为了促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发展,需要根据实际建设情况合理安排农田建设资金。通过分析项目投入需求,做到因地制宜。合理补助高标准农田建设,合理配置财政资金。针对条件较差的耕地,需要提高投资标准,满足高标准农田建设需求。基础条件较差的耕地具有更大的建设难度,需要开展土地平整和田间道路修建等工作,因此需要动态调整投资标准。结合成本估算落实差异新投资,综合考虑立地条件和土地利用方向等,为迁移土地整理空间。

3.8 结合用户理念和规划设计

开展高标准农田规划设计,需要在宏观角度开展高标准农田选址和布局,同时需要结合项目微观经营,针对农村未来发展,充分对接规划设计和建设后的经营,实现土地整治的以人为本。在高标准农田建设阶段,需要鼓励农业企业参与进来。在实际建设阶段,需要鼓励企业编制规划和建设方案,提出针对性的建议[8]。

4 高标准农田建设管理策略

4.1 提高综合管理能力

建设高标准农田,需要加强对高标准农田的管理。相关管理部门需要加强建设自身队伍,积极引进优秀的技术人才。同时,需要加强系统性培训管理人员,使管理人员的素质水平不断提高。相关部门需要详细划分农田整治工作,根据人才的专业特征,合理配置具体的工作岗位,使管理队伍的专业性和综合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从而科学合理地管理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

4.2 加强管理工程进度

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管理工作,存在较多的外界影响因素,因此会影响到高标准农田建设管理进度。为了顺利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工作人员需加大宣传力度,帮助更多的农民了解高标准农田建设的价值。在建设过程中,要根据当地的地形地貌和交通情况等,避免损失农民利益,保障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科学性,顺利完成工程项目[9]。

4.3 强化安全管理

在高标准农田建设过程中,需要加强安全管理工作。在建设之前需要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调查项目区域的路基情况和宽度情况等,及时预防可能发生的问题,有序开展后续工作。工作人员要注意安全管理工程设备设施,及时关闭设备开关,避免发生漏电事故。在施工现场设置警示标语,同时在施工地周围设置警戒线和警示标语,避免引发安全事故。承建单位需要做到安全用电,加强安全设施培训,促使更多的工作人员掌握用电常识内容。承建单位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需要准备好安全防护用具,同时要定期检查安全防护用具和设备。

5 结束语

高标准农田建设过程中需要结合实际情况,保障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科学性,提高高标准农田建设质量,充分发挥出高标准农田的价值,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性,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高标准农田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山西省2020年建成高标准农田16.89万公顷(253.34万亩)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坚持高标准严要求 确保按时保质完工
高标准高质量转入“三年行动”
“两委”换届发动攻坚——确保啃掉“硬骨头”、实现“高标准”
农田创意秀
农田搞养殖需办哪些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