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努力构建具有新时代特征的课程体系和评价体系

2021-12-09吴晓云

云南教育·视界(综合) 2021年10期
关键词:立德课程体系评价

吴晓云

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召开后,中国教育正发生着深刻的历史性变革。从2019年开始,中办、国办相继出台了深化新时代思政教育、劳动教育、美育、体育的一系列重磅文件,特别是《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的出台,标志着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培养体系和评价体系开始真正落地。

从2019年开始,云波小学深悟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五育并举并重、五育融合提升”的教学理念,构建了具有新时代特征、云波小学特色的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体系,其核心是课程体系和评价体系。

一、构建特色课程体系

云波小学是一所由城中村小学发展起来的“云南省现代教育示范学校”,现有学生1 963名,38个教学班,在职在编教师83人。学校核心价值观是“云波里,锦鲤跃”,以培养“立德、勇行、勤学、爱美的自信少年”为育人目标。

为培养立德、勇行、勤学、爱美的自信少年,云波小学整合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创新实践类的校本课程,开发出了由“立德”“勇行”“勤学”“爱美”四个板块构成,具有新时代特征,体现“五育并举并重、五育融合提升”的“云波特色课程体系”。

“立德”课程以立德树人为目标,在强调学科育人主阵地地位的同时,整体规划德育课程的内容目标,涵盖了语文、道德与法治、文明礼仪、亲近经典、经典诵读、少先队活动等德育载体和实施途径,使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和少先队活动、主题班会、社会实践活动等有机融合。

“勇行”课程以劳动教育和社会实践为核心,鼓励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关注社会,树立为他人和社会服务的责任感,增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认知和行为的统一。在整个课程设计中,尤其注重劳动教育和社会实践“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

“勤学”课程以“把握学科核心知识,发展学生关键能力”为目标,主要涉及语文、数学、英语、科学和植物王国、生态教育、科技创新、语言艺术等文化课知识的传授。整个课程设计,注重文化课程和其他课程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和整体提高。

“爱美”课程以“培养学生人文精神和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为目标,主要包括音乐、美术、体育、舞蹈、书法等领域。整个课程设计,注重体育和艺术对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培养学生深层次的综合素养。

云波小学通过“立德”“勇行”“勤学”“爱美”四大板块,把几十项具体的教学内容整合成四个相对独立又互相融合、互相提升的特色育人课程体系。让“德”“行”“学”“美”的培养目标落地生根,又让各项具体的教学活动有明确的目标。做到既见树木,又见森林,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二、构建特色评价体系

在《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中,强调全社会都要参与教育评价制度的改革。从2019年开始,云波小学在围绕“云波里、锦鲤跃”的办学价值观,结合“立德”“勇行”“勤学”“爱美”特色課程体系,充分发挥教育评价指挥棒的功能,云南也做了积极尝试。

创新推出了以“云鲤存折”为载体的学生综合发展评估体系。从传统意义上来讲,“存折”是财富的代表,而在云波小学,“云鲤存折”则是记载学生“立德”“勇行”“勤学”“爱美”的手册,记录着学生的成长点滴,能够对学生在学校综合表现给予积极、即时评价。从学生入学的那一刻起,他们就开始接触“云鲤存折”,并在逐步的使用中了解它的作用与功能。基于云波小学家校联系本的使用,学校把每日一评、每月一评、每学期一评融为一体,全方位、全过程记录孩子们的“德、勇、勤、美”方面的学习,并获得相应积分和梦想币。总体评价,“云鲤存折”的使用,实现了课程体系和办学目标相融合,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能够帮助每一条来到云波的小锦鲤播种梦想,并通过锲而不舍的追逐,早日实现鱼跃龙门的梦想。

建立了特色课程建设的长效评价机制。为使“云波里、锦鲤跃”个性发展课程的实施不偏离预定轨道,学校建立了课程发展的长效评价机制,从根本上杜绝了课程实施的随意性。一是建立全面课程评价体系,通过设定评价表,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过程进行全方位评价;二是建立多元评价主体,在评价的过程中,任课教师、家长、学生均是评价者,并且各占比33%。在课程的学习中,教师不是唯一的评价者,学生的积极参与、家长的肯定,成为课程实施更有效的助力手段。

三、 特色课程实施的经验

建设好“云波里、锦鲤跃”特色课程体系,是落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更是让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巨大福祉。但在实施的过程中,困难也不小。其中,师资力量不足是最大的短板。

(一)借鸡生蛋,从无到有

受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和家长重视程度等方面的影响,作为由城中村小学发展起来的一所学校,学校开展音乐教学困难很大。但自2018年引进葫芦丝特色课程,仅仅经过一年的学习,学校学生就多次参加葫芦丝展演,并获4个金奖、1个银奖,有21名同学通过了专业考级,最好成绩为六级。尤其令人欣喜的是,2019年新中国七十华诞,学校录制了千人葫芦丝吹奏为祖国庆生,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2020年1月,学校千人演奏的大型葫芦丝节目《映山红》,入选教育部第三届《传承的力量》并在相关中央媒体进行展示。

那么,学校是如何做到的呢?很简单,就是“借鸡生蛋,从无到有”。面对特色课程师资匮乏的矛盾,学校把眼光投向了校外,请到了国家一级演员、“中国葫芦丝王子”、非遗传承人——李春华老师,闯出了一条借助社会教育力量促进学校个性发展课程建设的合作之路。

(二)以点带面,循序渐进

在美育上,近几年云波小学葫芦丝课程一炮打响;在体育上,云波小学啦啦操连续三年获昆明市一等奖,连续两年获全国啦啦操联赛昆明分站赛一等奖,并荣获全国星级啦啦操俱乐部称号;在德育上,云波小学连获“区级雏鹰大队”称号,并先后获得全国小公民思想道德建设活动先进学校、云南省青少年素质教育实验基地、红领巾示范学校等荣誉称号;在科教上,云波小学获得“昆明市科普教育示范学校”的荣誉称号及其他3项集体奖,并获得300人次的科技类个人奖项。

从一枝独秀到满园春色,云波小学的另一个经验就是以点带面,循序渐进。在坚持“德”“行”“学”“美”四大板块均衡发展的前提下,按照“一年打造一亮点”的思路,每年选定一个主题,集中力量打造一门精品课程,让一部分课程先“靓”起来。

猜你喜欢

立德课程体系评价
Stories about labor education家校劳动,立德树人
三维视角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谈初中化学教育的立德树人
“艺养教育”凝练与艺美课程体系建设
巧化课堂意外 践行立德树人
例谈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立德教育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