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减”后,昆明中小学的新变化

2021-12-09

云南教育·视界(综合) 2021年10期
关键词:昆明市师范大学放学

【编者按】 2021年5月2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意见》明确了“双减”工作的总体目标,在校内方面,是使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作业布置更加科学合理,学校课后服务基本满足学生需要,学生学习更好回归校园。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简称“双减”政策)。

今年秋季学期,我省中小学校全面落实“双减”政策部署要求。两个月来,全省各地中小学校紧紧围绕“双减”目标,严格遵循教育规律,推陈出新,采取有力措施落实“双减”政策。本期我们聚焦云南中小学的“双减”实施及进展,和大家一同走进学校课堂、走进教师的教学,去感受全省各地中小学教育教学、课后服务、学生学习生活发生的新变化。

2021年秋季学期是中小学全面落实“双减”政策部署要求的第一个学期,昆明市的中小学和以往有什么不同呢?

“减”了什么,“增”了什么?

推进课后服务是支撑实现“双减”工作目标的重要举措。教育部要求,新学期学校要实现课后服务全覆盖,推行课后服务“5+2”模式,既要为学有困难的学生答疑辅导、指导完成作业,又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艺、体育、劳动、阅读、兴趣小组及社团活动,拓展学生学习空间,努力满足学生不同学习需求,切实增强课后服务的吸引力和有效性。

据了解,昆明市各中小学的课后服务均分为两个时段,根据学校的不同情况,采取“一校一策”,学生自愿参与的方式开展。

云南师范大学附属润城学校小学部课后服务从下午4点到6点,实行“1+X”模式;云南师范大学附属昆明湖小学课后服务是下午4点到5点30分,分为特色兴趣班和托管辅导;明通小学的课后服务为下午3点35分到5点35分,分为两节课,每节课40分钟,课间休息15分钟;文林小学的课后服务从下午3点40持续到5点30分。

云南师范大学附属润城学校小学部课后服务时间的第一时段,各个年级均安排作业辅导,也就是“1”,由学科老师跟班辅导,对于一些有难度的作业,老师当堂讲解,为学生解疑;学生有不懂的题目也可以请教老师,老师会给予耐心解答;作业完成后,老师给予课外阅读时间,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对于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学校还有专门的辅导帮扶制度。从开学以来的实行情况看,绝大多数学生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作业。

第二时段开设体育、美术、民乐、舞蹈、思维训练、科技创新、课外阅读、书法等不同的“X”种类活动。写完作业后,学生们在专业教师带领下参加自己喜爱的活动。

“孩子们报名参加活动的兴趣很高,我们按照自由选课,学校统筹、控制班额的方式开展活动。比如足球兴趣班,报名的孩子比较多,我们就同时开设多个班,供喜欢足球的孩子培养兴趣爱好,供有特长的孩子更好地发展技能。足球兴趣班由学校的足球专业教师上课,课程内容有体能训练和技能训练。”云南师范大学附属润城学校小学部相关负责人说。

对孩子、对家庭都是一种“减负”

采访中,一些家长认为,学校延长了放学时间,学生得以更好地回归校园,走进运动场,参加兴趣班,家长变得从容了,孩子们的课后生活更丰富了。

新学期,在不少学校门口,放学后接学生的年轻父母也逐渐多了起来。

“原来放学的时间比较早,单位还没有到下班的时间,只能让家里的老人来接孩子放学。遇到老人有事的时候,我还要请假过来。现在好了,孩子放学时间推迟了两个小时左右,刚好我下班后可以来接孩子,老人则在家有充裕的时间做饭。”一位学生家长说。

王女士的儿子今年上四年级,以前放学后孩子就在学校旁边的辅导班写作业。“现在,不用花上辅导班的钱了,孩子在学校里就能完成作业,又有老师教、有老師辅导,写完作业还可以参加兴趣班,和同学一起学习。我们既省心又放心,对孩子,对家庭来说都是一种‘减负。”王女士说。

“到目前为止,学生自愿参加课后服务人数比率很高,接近95%。家长的反馈也比较好。现在孩子们放学背的书包不重了,回家没有作业了,阅读时间、睡眠时间也充分了,和父母的交流互动时间也多了。”云南师范大学附属润城学校小学部相关负责人说。

减的是学生负担 增的是教学质量

在减轻学生作业负担的同时,学校更加重视课堂教学质量和课程改革质量,推动日常教学回归学校、回归课堂,提高课堂教学对学生的吸引力,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云南师范大学实验中学严格要求各学科教师按照课程标准实施教学,不得随意增减课时、提高教学难度、加快教学进度。同时,学校鼓励和要求老师改进和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全面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注重启发式、互动式、探究式教学,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

昆明市实验中学以“科研引领课改,科研与教研融合,教研服务于质量”的理念,以“课”为中心,重点立足“课堂”,加大对“三种课型”(新授课、复习课、试卷讲评课)的研究与实践,提升教研活动的品质,突出体现以“研”促“教”的实效性。

“我们立足‘课堂教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适时调整教学方式和方法,依据学科特点、课程进度创新性地设计作业。拿英语课为例,课后作业围绕课堂讲解的知识点,以手绘海报、写回信、写贺卡、录制小视频、对话仿写、征文比赛等形式布置作业,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参与教学的积极性。”昆明市实验中学校长杨昆华说。

据了解,“双减”政策实施以来,昆明市的中小学校都制定了《课后服务工作实施方案》《课后服务工作优化实施细则》《作业管理优化实施细则》等举措,确保“减负”落实到位。一些学校还编写了新的《教学质量评价标准(试行)》《课堂教学建议(试行)》等,力求在“减负”的同时做到“增效”。

(来源:人民网 木胜玉/文)

猜你喜欢

昆明市师范大学放学
放学
童眼看兵器
作品鉴赏
彩版作品(1)
Balance of Trade Between China and India
放学歌
华南师范大学学生作品
华南师范大学学生作品
放学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