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及时空分异演化研究

2021-12-09马淑婷郑秀霞

绿色科技 2021年22期
关键词:全局省份曲线

马淑婷,盖 美,郑秀霞

(1.辽宁师范大学 地理科学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9;2.辽宁师范大学 海洋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辽宁 大连 116029;3.辽宁师范大学附属职业中专,辽宁 大连 116029)

1 引言

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关乎国计民生,2017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超出21世纪初4倍有余,年均增长率4%,粮食总产量实现连年递增,2017年达66160.7万t,创历史新高,但农业快速发展也伴随一系列资源、环境问题,正处于转变发展模式,调整产业结构,寻找新的发展动力关键期。在2017年党的“十九大”提出“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前提下[1],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为解决这一系列问题提供了新路径,显然,在今后的一段时间内,农业高质量发展都应该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

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提出时间较短,学者的研究一般集中于农业现代化建设:①对农业现代化内涵的探讨[2];②国外农业现代化发展模式与特征的比较及农村转型范例借鉴[7];③关于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8]的协同关系,针对“三化”“四化”的机理探讨、定量分析[9];④基于不同空间尺度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测算[10,11];⑤绿色农业[12,13]等方面。尚未出现从农业系统角度出发研究基于全国宏观尺度,分析农业高质量发展时空演化的文章。

鉴于此,①在深刻理解高质量发展的内涵的基础上,首先对农业高质量发展进行定义,并从创新发展、对外开放、绿色发展、人民生活、经济发展5个维度构建指标体系;②引入莫兰指数分析时空分异演化状况,旨在为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2 研究理论与指标体系

2.1 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

农业高质量发展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指导思想和评价标准[14],推动科技创新,产业结构协调,以绿色贯穿农业高质量发展始终,不断扩大农业开放力度,提升国际市场竞争力和国际合作,实现农民收益最大化,是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和根本目的所在。在“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新形势下,①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推动产业的结构优化和转型升级,对于作为传统产业的农业冲击巨大,高新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运用对农业科研创新、专业人才素质等提出了更高要求,科技创新成为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第一驱动力;②农业对外开放,不仅能够扩宽农业发展道路,传播先进生产经验,也是农业走向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③农业产值提升伴随着环境污染、资源浪费、耕地破坏和占用,农业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农业绿色发展刻不容缓;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目标是人民生活幸福指数的提升、社会福利保障的完善、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⑤农业经济活力是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为农业科技创新、人民生活、绿色发展提供资金支持;随着经济发展质量的提升,环境污染曲线先由低变高再由高变低,这符合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说[13~15],本文从农业经济结构、经济质量、经济效率3个方面探讨了提升农业经济活力。农业高质量发展框架如图1所示。

图1 农业高质量发展框架

2.2 农业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构建

本文在全面理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的基础上,根据《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15],建立农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图2)。原始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环境统计年鉴》《中国农业年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 以及各省份统计年鉴和2008~2017年各省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部分指标数据在原始数据基础上综合处理得出。

图2 农业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

3 研究方法

3.1 熵权TOPSIS法

熵权TOPSIS法实质是对传统TOPSIS评价法的改进,使用TOPSIS法权重的确定是重要环节,而采用信息熵法可有效消除主观因素的影响。主要计算步骤详见参考文献[16]。

3.2 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

全局空间自相关值描述区域单元某种属性值的整体分布情况,反映区域内相似属性的平均集聚程度[17]。其计算公式为:

(1)

式(1)中:I为全局莫兰指数,取值范围为(-1,1),n表示研究区域内的研究单元的总数;wij表示空间权重矩阵的元素值。

4 结果分析

4.1 农业高质量发展时间演化分析

引入熵权TOPSIS模型,经过计算得到2008~2017年中国农业高质量发展综合得分及排序(表1)。十年间中国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总体稳步提升,均值由0.295升至0.583,年均增长率为3.96%。2008~2011年间,得分逐年递增,但处于十年间低值区,说明早期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较低;2011年以后得分迅速提升,2015年出现最高值0.594,主要得益于“十二五”期间,国家和地方高度重视农业科技创新,使得科研机构、高素质科研人才规模迅速壮大、素质有效提升;2016~2017年,综合得分出现小幅下降。主要原因在于农业GDP增长速度放缓,产业结构调整,各省的发展质量更加稳定。

运用 Eviews10.0软件,对农业高质量发展进行核密度估计,选取具有代表性的首末年份及中间年份的农业高质量发展得分,绘制出与之对应的核密度曲线(图3),图3中横轴表示农业高质量发展得分,纵轴表示核密度。时间动态演变特征:2008~2017年间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密度曲线呈整体向右移动,

表1 中国农业高质量发展综合得分及排序

核密度曲线所对应的农业高质量发展得分在逐步上升,相应地高质量发展低得分省区核密度下降,2008~2013年间、2013~2017年间核密度曲线右移的趋势大体相同,说明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总体稳步提高。波峰随着时间的推移,波峰高度逐年下降,表明整体发展水平提升,速度变缓,趋于稳定。形状上:核密度曲线呈现出单峰型,正态分布,2008~2013年分布曲线较为陡峭,2013~2017年分布曲线渐趋平缓,曲线左右两侧尾部面积相差不大,可知农业高质量发展状况处于低、高水平的省份数量较少,占比大体相同,大部分省份处于中等水平,这表明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较为收敛,各省份发展比较协调,得分未出现明显差异,说明各省在现有经济技术、资源等条件下,农业发展朝着稳定有序高质量的方向前进,虽然发展速度各异,但未出现多个省份在低水平上集中的双峰、多峰模式。

图3 中国农业高质量发展核密度分布

4.2 农业高质量发展空间分异演化分析

本文选取2008年、2013年、2017年的评价结果(表2),采用自然断裂法,将其划分为高中低3个水平。

表2 全国31省份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空间分布格局

从表2中可以看出,2008~2017年间低水平省份由14个降至1个;中等水平省份由14个降至9个;高水平省份由0增加到21个。除西藏农业高质量发展得分一直处于低水平以外,其他省份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呈提升状态,从整体得分来看,2008~2017年,我国31省农业高质量发展高、中、低水平省区基本与我国东、中、西部三大分区分布一致,呈现出东部>中部>西部的态势。

为进一步研究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演化情况,引入全局Moran’s I指数,结果显示:全局Moran’s I指数均大于0,统计量Z值均大于0,且P值均小于0.05,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说明中国各省份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存在正的空间自相关性,具有一定的空间集聚效应。2008~2017年全局Moran’ s I指数曲线随着时间上升,表明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空间集聚特征不断上升,集聚效应不断加强(图4)。①2010年,全局Moran’s I指数得分最低(0.174),由于2010年我国个别省份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与周围省份相比,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变化,如:黑、贵、青、疆分别增长了79%、26.8%、14.2%、43.8%,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观测值的整体集聚程度,出现明显的区域失衡现象。②2011~2017年,全局Moran’s I指数得分快速提升,在2014年出现小幅下降,总体区域稳步提升,说明随着高质量发展理念的提出,使得农业高质量发展得到重视,但由于各地区对新政策和新形势的反应速度和能力的区别,造成各省份间差异较大,如:西藏、甘肃等西部地区追赶效应不太明显。

图4 全局自相关变化趋势

5 结论

(1)整体来看,2008~2017年中国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总体呈现出上升态势,全国农业高质量发展得分均值由0.295升至0.583,年均增长率为3.96%。

(2)空间分布上,农业发展质量分为高中低三类不同水平,基本呈现东部>中部>西部的分布格局,高水平省份数量增长较快,各省区之间存在一定的空间集聚效应,全局莫兰指数呈波动上升趋势,在区域上的集聚效应不断加强。

猜你喜欢

全局省份曲线
基于改进空间通道信息的全局烟雾注意网络
未来访谈:出版的第二增长曲线在哪里?
领导者的全局观
幸福曲线
落子山东,意在全局
16省份上半年GDP超万亿元
22个省
梦寐以求的S曲线
统筹全局的艺术
曲线的华丽赞美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