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茶学专业英语》课堂教学方式探讨

2021-12-07刘琳琳杨天元邓威威

茶业通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专业英语专业知识情景

刘琳琳,杨天元,邓威威

《茶学专业英语》课堂教学方式探讨

刘琳琳,杨天元,邓威威

(安徽农业大学 安徽省合肥市 230036)

《茶学专业英语》是一门以茶学专业知识为基础,以英语应用能力为目标,致力于培养“精茶学,善英文”国际化茶学人才的课程。如何使茶学专业知识与英语应用有机趣味的融合,抓住学生课堂注意力,使教学效果最佳化,是《茶学专业英语》课程一直探索的问题。本文在《茶学专业英语》传统课堂教学方式的基础上,探讨情景教学与翻转课堂教学方法,以期增加课堂趣味性,激发学习主动性,综合提升学生的专业知识、英语运用与团队合作能力,助力高层次茶学专业人才培养,为其他兄弟院校的茶学专业教学提供参考。

茶学专业英语;情景教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茶学专业于20世纪30年代,始创于复旦大学,是融合了我国民族文化与现代茶产业经济贸易的一门特色专业。经过长期发展与完善,目前我国涉茶专业的高等院校已达70多所,其中专科及以上茶学专业年招生量超过6000余人。在经济与文化交流日益全球化的形势下,茶学专业不仅担负着培养“精茶学、善英文”新型国际化茶学人才的使命,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宣传亦起到积极推动作用。《茶学专业英语》,结合茶学专业知识与英语应用,不仅是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复合型高素质茶学人才的主要课程,也已成为助力中国茶叶对外传播的有效手段。

1 《茶学专业英语》课程教学现状

近年来,《茶学专业英语》课程日趋受到重视,不仅多所高等教育院校开设了该课程,且从课程体系、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及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一定的改革和探讨。2020年6月,以安徽农业大学张正竹、李大祥教授主编的《茶学专业英语》正式出版[1],结束了茶学专业英文课程无正式出版教材的时代。该教材全面涵盖了茶与“一带一路”倡议、茶的历史、茶文化、茶树栽培与育种、茶叶生物化学、茶叶加工与机械、茶叶质量评价、茶的健康功效、茶叶市场营销与贸易、及茶叶科技论文写作等方面,对茶学专业英语课程在广大茶学兄弟院校的开设与推广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茶学专业英语》课程的发展仍存在诸多难题。首先,茶学学科对《茶学专业英语》课程的重视度尚待进一步提升[2]。目前虽然多所高校设置了茶学专业,但把《茶学专业英语》作为专业课程的院校寥寥可数,主要有安徽农业大学、浙江大学、湖南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与西南大学,且部分以选修课的形式开设,开课时间有待调整。以安徽农业大学为例,《茶学专业英语》课程虽被设置为茶学专业必修课程,但开课时间设定在大四上学期,正值学生面临考研、考公务员与择业等关键时机,也影响了本门课程的教学效果,课程结束后部分学生建议将此门课程提前。其次,《茶学专业英语》课程师资力量不足。许多院校《茶学专业英语》课程教学聘用英文专业教师担任,本身不精通茶学专业知识,导致将茶学专业知识与英语应用融会贯通有一定难度,容易出现“茶专业知识”与“英语”貌合神离的现象。最后,《茶学专业英语》授课方法有待改善。目前,《茶学专业英语》课程大部分依然采用“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授课方式。据开课前对学生不完全调查统计,近30%的学生认为公共课已经开展了大学英文课程,且也学习过茶学专业课程,没有再学习《茶学专业英语》课程的必要性。在学生对此门课程主观上已经产生不科学认知的前提下,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授课方式,很难调动学生兴趣与积极性,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 《茶学专业英语》课堂教学方法探讨

吸引学生重视《茶学专业英语》课程,将学生的注意力从手机、备考与择业等转移到课堂中来,是《茶学专业英语》课程面临的一大问题。针对如何增加课堂教学趣味性,如何调动学生课堂积极性,本文对《茶学专业英语》课程教学方法进行探讨,重点讨论情景教学与翻转课堂两种教学方法的可行性,以期达到有效增加课堂趣味性、调动学生积极性、提升教学效果的目标,并为其他茶学兄弟院校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2.1 情景教学,增加课程趣味性

情景教学,源自20世纪60年代的英国课堂,后因教学效果显著在世界各国流行推广。所谓情景教学,就是根据授课内容与学生需求创造相应的教学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的融入场景,实现心境共鸣,辅助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较为清晰深刻的认知,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茶学专业英语》是一门适宜开展情景教学的课程,尤其是茶文化、茶树栽培与育种及茶叶审评等单元内容,结合情景教学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茶学专业英语》单元3——茶文化(Unit 3 Tea Culture)教学中,授课教师可与茶道课程交叉融合,通过预备不同国别茶道器具、茶道分组演示、多媒体背景及音乐辅助等方式,为学生营造不同国度的饮茶习俗场景,让学生感知中国茶艺、日本茶道、英式下午茶、印度及俄罗斯等茶文化的内涵差异,在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中学习专业英语词汇,并加强师生、学生间交流互动,鼓励学生开口,达到训练学生听力、口语与操作能力的综合效果。针对单元4——茶树栽培与育种(Unit 4 Tea Cultivation and Breeding)的教学,可提前预备茶树标本或活体茶苗为学生讲解茶树不同组织部位的英文注释,也可带领学生到教学单位配套的茶树资源圃(如果具备),现场讲解不同茶树品种的特征性状,在加深学生对专业英语学习的同时,深化学生对茶学专业知识的理解。茶叶审评单元(Unit 7 Tea Quality Evaluation)的教学,则可以预备审评器具,参照实物介绍审评用具的英文名称;同时,预备绿、红、黄、白、黑及乌龙茶六大茶类茶样,安排学生分组演示审评六类茶样,在评审过程教师英文讲解不同茶类审评的重点、难点及审评操作英文表达方法。

在《茶学专业英语》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授课教师科学合理的运用情景教学,通过实物、模拟、角色扮演及多媒体材料等辅助创制科学有效的教学场景,能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辅助学生对茶学专业知识、茶学专业英语产生清晰明确的感知,不仅能够事半功倍提升学生对茶学专业知识与英语知识的理解,还有助于学生提升专业英语实际运用能力[3]。此外,情景模拟教学法还有助于师生、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与团队沟通合作能力。当然,情景教学法对授课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一是,要求授课教师不仅要精通英语运用,更要精通茶学专业知识,包括茶艺、茶叶审评及茶树栽培生理等,才能将茶学专业知识与英语应用更好的融合,满足提升学生茶学知识与英语应用能力的双向要求;二是,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课前分组、器具预备及多媒体素材收集筛选,课堂讲解、答疑与学生积极性的调动,课后及时完善与总结,理想的情景教学效果需要授课教师付出大量时间与精力。

2.2 翻转课堂,提升学生主动性

翻转课堂,译自英语“Flipped/Inverted Classroom”,又名“颠倒课堂”,21世界初始创于美国,是一种重新调整课堂内外时间、将学习决定权从授课教师转移给学生的新兴教学方式。2000年,美国教育学者Maureen Lage,Michael Treglia与Glenn Platt在迈阿密大学开设《经济学入门》课程时[4],开创性的试用了一种“翻转式”的教学模式,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随后,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被正式提出,并得到世界教育界广泛关注,被《环球时报》评选为影响课堂教学的重大变革。与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不同,翻转课堂要求学生们在课前自主学习,授课教师不占用课堂时间讲授知识,课堂则用来有针对性地看视频、讲座、讨论及答疑等活动。相对于传统的“先教后学”与“老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翻转课堂属于“先学后教”且“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因材施教、针对性地促进学生获得更深层次的理解与认知。

以上述单元3——茶文化(Unit 3 Tea Culture)为例,可以采用翻转课堂与情景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课前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课上充分利用教师的引导作用,课后进一步拓展巩固,能综合提高学生资料查阅、PPT制作、英语表达及团队沟通合作等多方面能力。(1)课前分组筹备:根据学生的专业知识与英文水平,将学生合理分组,每组选取一个国度预备茶艺展示。选择有代表性的饮茶文化,如中国茶艺、日本茶道、英式下午茶、印度与俄罗斯饮茶风俗习惯。也可选择世界主要产茶国或主要茶叶消费国,展示其独特的饮茶风俗习惯,如斯里兰卡、南非、土耳其等。教师至少提前一周,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将相关学习资料、视频、文献等上传至班级学习群,供学生自学、答疑、组内谈论使用。同时,组内学生自行分工进行资料收集、PPT制作、英文演讲及茶道演示等组内工作。(2)课堂演讲展示:在授课教师的辅助下,每个小组对所展示茶文化进行10-15分钟的PPT英文汇报演讲,可同时辅助以茶艺表演。汇报结束后,教师与同学自由提问、答疑与探讨。(3)课后拓展完善:课后要求学生进行知识总结,针对课堂展示中出现的问题、重点知识、讨论内容进行梳理、总结及差缺补漏,对课堂上未能解决的问题进行完善。每组课堂PPT演讲、提问与答疑、课后总结报告可作为平时作业记入期末成绩。这种翻转课堂与情景教学相结合,进行分组合作、查阅文献、英语演讲、茶艺展示与讨论答疑的教学方式,既培养了学生课前信息检索、PPT制作等自主学习能力,也锻炼学生的英文表达与演讲技巧,加强了团队合作与师生交流,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内化与应用,同时增加了课堂趣味性。

然而,翻转课堂教学方式的引入《茶学专业英语》课程也存在一定的困难[5]。第一,现阶段《茶学专业英语》尚难以全面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可根据课程内容与难易程度,适当采取翻转课堂与传统讲解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方法。以单元5——茶叶生化(Unit 5 Tea Biochemistry)为例,此教学单元涉及诸多生物化学专业英语词汇及生物合成代谢途径,如儿茶素、茶氨酸、多酚氧化酶及糖基转移酶等,仅靠学生们(尤其是茶文化与贸易方向多为文科生源)在课前自主学习难以取得最佳效果。针对此单元的教学,可采取传统“面对面”讲解与翻转课堂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在课前自主学习,课堂教师讲解引导学生快速集中系统地获取重点、难点知识,有效结合学生的主体学习与教师的主导作用,使教学效果最佳化。第二,翻转课堂的教学效果尚缺乏一套科学合理的量化评估机制。翻转课堂教学方式赋予了学生更大主动权,但想要真正达到因材施教、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仍存在挑战,容易出现部分学生“平时随大流,考试不合格”的现象,需要一套科学完善的课程考核评估机制。第三,翻转课堂对授课教师职业素质、专业知识及引导能力等方面有更高层次的要求。课前自主学习,课堂讨论答疑,表面上授课教师的角色弱化了,实则不然。课前材料准备,课堂引导解惑,课后拓展巩固,不仅要求授课教师投入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对授课教师的专业知识、职业素养及课堂应变、引导与掌控能力都有更严格的要求。

3 结语

随着经济发展与文化交流日趋国际化,培养出具有国际视野 “精茶学,善英文”的高层次茶学人才,不仅对茶学专业高校提出了更高的人才培养目标,也对《茶学专业英语》课程的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能使茶学专业知识与英语学习有机趣味的融合,在教授茶学专业知识的同时,提升学生的英文口语表达与书面应用能力,是《茶学专业英语》课程一直探索的问题。本文针对安徽农业大学《茶学专业英语》课程,在传统课堂教学方式的基础上,探索情景教学与翻转课堂教学方法,以期增加课堂趣味性,提升学生学习主动性,达到综合提升学生专业知识、口语表达与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目标。茶学专业高校通过对《茶学专业英语》课堂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的探索、改革与完善,不仅可以助力茶学专业人才培养,对其他高等院校茶学专业的教学也具有积极的参考意义。

[1] 张正竹,李大祥.茶学专业英语[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20:1-228.

[2] 邓威威,李大祥,夏业鲍,江昌俊.《茶学专业英语》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3(02):41-43.

[3] 韩丽娜.情景式教学法在茶学专业学生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福建茶叶,2017,39(11):207-208.

[4] Maureen J. Lage,Glenn J. Platt,Michael Treglia. Inverting the Classroom: A Gateway to Creating an Inclusive Learning Environment[J]. The Journal of Economic Education,2000,31(1):

[5] 刘硕谦,田娜,陈凌等.基于翻转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下《茶学专业英语》教学改革研究[J].茶叶通讯,2019,190(04):139-143.

S571.1

A

1006-5768(2021)03-141-004

投稿邮箱:cytb@ahau.edu.cn

(责任编辑:徐千懿)

猜你喜欢

专业英语专业知识情景
情景交际
机电专业英语“课程思政”融入教学示例研究
城市轨道交通员工专业英语素养构建探讨
植保专业英语的特点、翻译及思维教育
石化企业情景构建的应用
浅析电子商务专业英语快速掌握方式
楼梯间 要小心
凭你现有的专业知识,如果穿越回古代能做什么?
把美留在心里
如何判断你的老板是个“精神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