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保持赛区生态系统完整性

2021-12-07冯为为,陈向国

节能与环保 2021年7期
关键词:核心区延庆可持续性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可持续发展,努力打造场馆与海坨山完美相融的自然之景,延庆赛区从建设之初就采取了最大限度保护生态的措施。北京冬奥组委组织了北京冬奥会工程建设指挥部办公室及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园林绿化局、水务局等单位,针对延庆赛区具体情况,创新研究制定了《北京冬奥会延庆赛区核心区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环境保护措施责任矩阵表》,把环保措施细化分解为54项具体任务,并对各项环境保护措施做了总体设计,为打造生态环境可持续性的冬奥赛区明确了工作方向。

保护本土植物多样性

“可持续性”中的生态环境保护,从工程建设的角度来理解,就是物种多样性问题,而物种多样性又是生态的核心,保护本土植物多样性,保持原生生态系统的完整性,是实现“可持续性”的重要手段。充分利用赛区自有生态资源,让“山林场馆、生态冬奥”的理念落地生根,延庆赛区自动“第一锹土”,到建设每一处场馆,“绿色办奥”的理念贯穿始终,生态修复和可持续性计划与赛区整体工程一体推进。在植被与景观恢复、地灾与水土保持、水文与水环境3个专家团队的指导下,施工方形成了科学的生态修复方案及复杂地块“一场一策”的修复决策。

延庆区政府在2015年之前,就组织对延庆赛区的生态环境做了全面的本底调查,将所有动植物都进行了摸排,形成了一份详细的生态报告——《冬奥会延庆赛区生态环境本底调查报告》。这是我国在山区里搞规划设计和建设比较罕见的一个案例,生态环境本底调查后,确保了赛区规划设计等后续的工作顺利进行。如,建设高山滑雪赛道伐树时发现需要保护的花草等植物,就是依据延庆赛区的生态环境本底调查报告,伐树时才能被关注到,才能上报园林管理部门采取合适的措施将其保护。例如,延庆赛区的山上有一种叫二叶舌唇兰的重点野生保护植物,是兰花的一种,无法换地移栽,只能长在那片儿山里;还有一种叫水毛茛的水草,也是重点野生保护植物,长得与金鱼草相似,开的花特别漂亮。于是赛区规划设计与建设时,专门为这些重点保护的野生植物设立了就地保护基地。

此外,为保持原生生态系统的完整,延庆赛区在工程施工中还坚持“避让”第一原则,对于无法避让的且不能就地保护的植物,采取了生态环境相似的近地保护或者远距离迁地保护等。占地面积约300亩的北京冬奥会延庆赛区迁地保护基地,汇集了从延庆赛区核心区迁移下山的30余种2万多株树木,成活率超过90%。

赛区绿化景观和生态修复采用本土植物

一个地区有了外来物种,会在当地的自然或人造生态系统中形成自我再生能力,给当地生态系统造成损害或影响。延庆赛区在落实生态环境可持续性方面,也将应对外来物种入侵作为一项保护措施。《冬奥会延庆赛区生态环境本底调查报告》再次在延庆赛区可持续性设计中得到了应用。报告涵盖的植物品种非常丰富,其中仅草类就有400多种。同时,报告将赛区内各种植物的习性、高矮、花色等都做了详细标注,延庆赛区绿化景观很容易在里面找到需要的植物。工程建设完成后赛区里所有的绿化景观所采用的植物都是报告里提到的当地本土植物。绿的、紫的、红的、黄的……本土植物搭配而成的赛区绿化景观不仅效果完美,还为有效防止外来物种入侵、保持当地原生生态系统的完整性提供了坚实保障。

为了最大程度保护赛区周边生态环境,赛区里的绿化景观除了栽种本土植物让赛区生态系统不受侵害外,赛区里的一些原生树木还作为最主要的景观被原地保留。如,在冬奥村“四合院”内,核桃楸树、大果榆、暴马丁香等300余株原有树木原地保护,人居其中,可观茂树美枝,闻清风之声。

采用亚高山草甸剥离技术、表土剥离技术、边坡生态修复技术等先进技术,对北京冬奥会延庆赛区核心区进行生态修复,在赛区栽植乔木7万株、灌木31万株,其中沿线位置栽植乔木23000株、常绿乔木6000株。2021年6月底,赛区核心区及周围地区200余万平方米的生态修复工作,全部完成。

猜你喜欢

核心区延庆可持续性
竹子已在亚洲使用数千年。如今,它将有助于解决建筑业的可持续性问题
高质高效完成冬奥会延庆赛区工程建设保障任务
延庆“文旅力量”护航冬奥盛会
水泥生产中环境可持续性研究进展
卡尔普推出由Chill SenseTM纤维制成的结合散热和可持续性的创新床垫面料
北京冬奧会延庆赛区环境保护管理概述
世界地球日50年来悬而未决的问题:如何构建一个更具可持续性的世界
【第八十九辑】8 9延庆话『机密』是明白
某地经济开发区核心区公路改造新理念的应用
某地经济开发区核心区公路改造新理念的应用